湖南隆回县为什么古代不出人才,近代却能出湘军和民国大人物?

家族文化 2024-07-01 05:32:38

隆回县是湖南邵阳下面的一个县,县内有2800多平方千米,人口有99万多。

是一个说大不大的县,在古代科举考试中,隆回县有22人考取进士,44人中了举人。

一说6人考中进士,但根据现代地方志记载有22人。隆回以前属于宝庆府也是邵阳管辖,经查清光绪邵阳县志,只见魏源、谭骧等人中进士的名录,其余进士有可能为恩赐。

关于进士人数我们不必过多细究,在古代湖南隆回县不出人才是事实,因为记载最早的一位进士是晏斯盛,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中荣登进士。

为什么隆回县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出人才,却近代和现代出人才呢?还出了不少大人物。

首先,我们了解下隆回县的历史。隆回是民国时期,从邵阳县分出。隆回虽然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活动了,但在古代邵阳地区,隋朝以前都是人烟稀少的地方。

境内主要居住着瑶族、苗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属于武陵五溪蛮聚居区域。汉族大批移民较晚,境内姓氏基本是宋元明清时期迁居而来。以明代迁居居多,多来自江西,跟“江西填湖南”有关。是中原文化深入较晚的地方。

隆回建县较晚,在民国以前隆回本属邵阳县,从中分出了8乡1镇建立的隆回县,显然县治不在境内,属于文化相对落后的乡下。

所以在清代以前,近1000年,境内没有出一位进士。仅康熙年间出了一位进士名叫晏斯盛,是清康熙六十年(1721)中的榜。

自清乾隆年间开始,境内一些地方乡绅创建了隆中书院,还先后创办了一些义学。义学一般是政府或地方绅士捐资,让一些上不了学的人也能进学堂。

至清同治年间,境内书院发展到了5所。并且境内每隔几里就有一个私塾。相比明代以前,境内教育文化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所以清康熙以后,境内出了周恭先、欧阳熏明、谭骧、袁华学、魏光宇、 魏源、刘守坤、蒋大鹤等21位进士。

其中魏源是清道光甲辰中的榜,谭骧是清嘉庆丁丑中的榜, 邵阳县志均有记载。

进士中以魏源比较显著,是我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是晚清有名的思想家。魏源在隆回县司门前镇出生,恰好司门前镇建了一所隆中书院,说明他的成长也跟当地的教育培养有关。

另外,邵阳离湘乡不远,晚清曾国藩回乡创建湘军的时候,境内有很多人参加。加上在魏源的影响下,县人个个均立志报国。

所以,还涌现出了晚清抗日名将魏光焘、湘军将领邹汉勋等多位人物。

此外,还有辛亥革命元勋谭人凤,民国湖南代表邹代藩,教育家袁吉六等人物。

民国时期,境内义学、书院改为了高等小学堂。还创办了区中心小学,初级中学。1948年,境内小学有385所。初中有5所,在校师生达21000多人。

1919年,随着“五四运动”风潮进入当地,涌现出了很多进步青年和革命人士。

有彭述之、吴步程、范斌发、邹永成、马子谷、孙俍工、范青云、欧阳秋浦、李剑农等多位人物。

解放后,社会稳定,境内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66年,境内有中小学1000多所,其中有18所中学。在校师生超过万余人。

1987年,境内初中、高中达97所,还有8所职业中学和中专学校。仅1977年至1987年,向各大中院校输送有4400多名学生。

解放后,涌现出了不少先进个人,有劳动模范游政民、贺鼎春、廖洪明、陈益生、杨尊贤、王春云等多人。

优秀教师有周银辉、刘翠莲、陈崇德、马建元、廖承绪、奉宋楚、肖初元等人。

至2002年,境内有初中70所,高中7所,完全中学2所。此外,还有不少职业中学和幼儿园。在校学生约有24万余人。

2021年,仅隆回一中参加高考的学生有1412中,上本科分数线的就有1217人。本科上线率达到86%以上。

2015年至2023年10来年间,隆回县有21人被清华、北大重点重大录取。平均每年有1-2人走进清华北大校园。附:隆回县历代进士和举人名录

0 阅读:67

评论列表

尘埃

尘埃

1
2024-08-17 12:17

浏阳一个谭嗣同足矣。你去查一下浏阳能吓死你。你这些人都是清朝的。

家族文化

家族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