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即“竞赛榜单”在国内大学生竞赛活动中扮演着规范和引领的关键角色。这一竞赛榜单,为大学生提供官方“指南”,帮助他们鉴别具备教育价值、质量保障、认可度高的竞赛项目,还帮助大学生在评奖评优、保研考研、实习就业等各个方面提升竞争力,获取加分项。
同时,竞赛结果、竞赛奖项还能展现各大高校学生的竞赛水平、实践能力、团队写作能力、专业基础等,以此对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等一览无余。而作为一所“创新基因”浓厚的高校,湖南工商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上颇有成效,这一点不仅可以从该校“经济湘军基地,企业名家摇篮”的盛誉突显,还能从学子在各类竞赛的成绩中略知一二。
近期,由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决赛举行。其中,湖南工商大学22级微电子与物理学院和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湘江书院鸿班等学生组成的队伍,在四足急速物流赛项斩获冠军。
据悉,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始于1999年,是一项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广泛的全国性机器人竞赛,连续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
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汇聚了包括2位院士、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内的5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旨在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参赛选手提供交流创新成果、探索合作机遇的窗口。
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8所高校的407支队伍,而从参赛高校的层次及数量都可以看出来此次比赛竞争之激烈,尽管如此湖南工商大学的学子还能在脱颖而出在四足急速物流赛项摘得桂冠,更加证明了该校学生的竞赛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也归功于湖工商素日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湖工商提出“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与理科融合发展的办学思路,这一思路与国家的“四新”建设及学科交叉融合的战略完美融合,由此可见该校办学的前瞻性。
另外,该校开设产教融合课程50余门,推动“一交叉两融合”贯通学科专业调整、课程体系重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培养全过程。从根本上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湖工商还先后与华为、京东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数据智能与智慧社会等78个重点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共筑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之后,依托优质的实践平台去实践实习,以此进一步巩固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如今,竞赛之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评奖评优的关键,更是升学深造甚至就业的“加分项”,而湖南工商大学就能为大家提升竞赛水平和创新能力提供优质平台和机会,所以感兴趣的可以重点关注。
关注“志愿百事通”,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