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弗里德曼,这位《纽约时报》的知名专栏作家,凭借犀利目光与深刻洞见,常年剖析全球经济、政治与科技走向。过往,他看待中国崛起心情复杂,虽认可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基地与庞大市场的地位,却一度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领域难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匹敌。然而,近期的中国之行彻底颠覆了他的固有认知,促使其重新审视中国企业。
1. 心态逆转:弗里德曼的震撼转变
五年前,弗里德曼曾严肃警告中国网友别轻易唱衰美国,言辞间满是警示意味。但两个月前访华归来,他却面带忧色,急切提醒美国人:“趁你们熟睡之际,中国企业已在高科技领域实现飞跃!”
其间,他实地走访诸多中国企业,新能源与高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令他咋舌。以小米为例,往昔不过是廉价手机制造商,短短五年竟跨界成为汽车业巨头,其电动汽车销量力压福特旗下任一电动车型,老牌车企福特在电动领域的研发已然滞后。
2. 新能源崛起:中国民企的进击之路
弗里德曼留意到,中国新能源领域的成功绝非小米一家之功,比亚迪、吉利、蔚来、理想等一众民营车企蓬勃兴起,剑指国际市场。在东南亚,它们斩获颇丰,仅两年便占据三分之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引得日韩车企倍感压力,甚至被迫合并应对。
对此,弗里德曼并未诟病中国车企低价策略,反倒不满美国同行作为。福特、通用等面对冲击,只是一味提高关税,疏于技术革新、质量提升与价格优化,陷入 “被动防守” 困境。中国车企崛起,既靠前沿技术,也离不开强大产业链赋能,如宁德时代提供的先进电池技术,为国产电动汽车全球竞争注入强心剂。
3. 制造新篇:速度与创新的融合
与中国企业交流后,弗里德曼惊叹于中国制造业的独特优势。相较美国企业,中国民企的制造速度与创新能力堪称一绝。例如,它们能在数月内将既有技术、产品快速迭代,贴合市场需求推出新品,美国企业却因环保组织、工会等掣肘,新品问世常需数年。
参观 “黑灯工厂” 时,无人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的高效模式更令他印象深刻。场内几近无人操作,凭借自动化设备与智能系统高效运转,成本锐减、效率飙升,还消除人工不确定性,相较之下,美国企业明显落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愈发凸显。
4. 疫情契机:资金、研发双轮驱动
疫情期间中国民营企业的蜕变,同样震撼了弗里德曼。
一方面,银行对工业贷款从2019年830亿美元激增至2023年6700亿美元,激增近七倍,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注入澎湃动力;
另一方面,2023年民企研发投入达1633亿美元,数年增长四倍,汽车、机器人、清洁能源、芯片等关键领域进步惊人,让美国同行望尘莫及。
5. 关税博弈:美国策略的失效
弗里德曼指出,特朗普政府妄图以加征关税遏制中国企业崛起,成效却不尽人意。中国企业凭借灵活生产、庞大市场,迅速调整策略,借他国港口、市场持续向美出口。全球化浪潮下,美国难以对全球加征关税,此政策威力渐失。
6. 弯道超越:中国企业的奋进征程
在弗里德曼眼中,中国企业崛起是长期沉淀与政策扶持的结晶。从低成本制造迈向高科技创新,民企凭技术攻坚、灵活生产、重金投入,跻身全球产业链前沿,疫情更是助推其弯道超车。如今,中国已非单纯低成本制造地,更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他告诫美国企业,莫轻视中国崛起,唯创新奋进,方可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
7.结语
弗里德曼的态度转变,映照出他对中国经济、企业发展的深度反思。从自信满满到慌张惊叹,他亲睹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见证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整合的卓越成就。
当下中国,既是制造强国,更是高端制造、科技创新先锋。弗里德曼也借此警示美国,正视中国挑战,以创新求变应对。
参考资料:
1、观察者网.《<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美国还没醒时,中国已在所有高科技制造业取得巨大飞跃》2024.12.18
2、观察者网.《<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如果我是特朗普,就再搞“尼克松访华”行动》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