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的时候,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开始选妃子,唐怡莹本来是被大家看作是当皇后的最佳人选。她家里很有地位,长得漂亮还有才华,和溥仪从小就认识,关系特别好。可没想到,溥仪的姑姑瑾妃却突然站出来说:“她不适合做皇后!”这么一来,唐怡莹的皇后梦就泡汤了,她心里特别不满。但奇怪的是,过了好些年之后,唐怡莹反而说感谢瑾妃当年没让她当上皇后,这到底是为啥呢?
1904年,唐怡莹在满洲镶红旗他他拉家族里呱呱坠地,本来叫怡莹,后来才改了姓唐。她们家族在光绪那会儿,有两个女子进了宫当妃子,一个是珍妃,被慈禧害得投了井,另一个是珍妃的姐姐瑾妃,因为爱吃猪蹄挺出名。唐怡莹从没见过珍妃,因为她去世得早,但她跟瑾妃这个姑姑挺亲,从小就被接到宫里养,跟溥仪一块长大。唐怡莹机灵得很,瑾妃特别疼她。
唐怡莹本来很有机会成为皇后,但瑾妃站出来反对,其实是为了保护她。瑾妃在宫里待了很久,很清楚宫里的复杂情况。她明白,做皇帝的妃子,看起来挺风光,但实际上心里头并不好受。
瑾妃不想让侄女走上老路。关键的是,她觉得唐怡莹这个人太爱玩乐,性格不够沉稳,担当不起皇后那“端庄大方、品德高尚”的形象。所以,她就提议让唐怡莹嫁给溥仪的弟弟溥杰。
尽管从尊贵的皇后身份变成皇弟妹,落差挺大,但唐怡莹还是默认了这个变动。1924年,20岁的唐怡莹和17岁的溥杰结了婚。不过,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性格上两人合不来,一个性格开朗又强势,另一个却沉默寡言;一个有远大抱负,另一个则死板又传统。慢慢地,他们开始互相看不顺眼,感情也岌岌可危了。
就像瑾妃心里想的那样,唐怡莹从来不是那种会乖乖听话的人。她的心,早就飞到了王府外面的世界。到了1926年,唐怡莹碰上了当时特别火的人物张学良。张学良在北洋政府里可是个新起之秀,唐怡莹自然也想跟这位有权有势的军二代拉上关系。
认识的第二天,唐怡莹就请张学良到家里来玩。张学良挺吃惊,因为唐怡莹拿出一大本厚厚的记事本,里面全都是关于他的新闻报道和照片。看到唐怡莹那崇拜又深情的眼神,张学良这个情场高手心里头真是暖洋洋的。那天晚上,溥杰不在,他们俩就在一起了。
张学良后来聊起往事,说他那时候确实心动过,差一点儿就把唐怡莹娶进门了。但这段感情太复杂,爱恨交加。到他老年时,一提到唐怡莹,他就忍不住发脾气:“那家伙,聪明得要命,可也坏得透顶!”可能是因为爱得太深变成了恨,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这段感情一直是张学良心里的一道坎,过不去。
唐怡莹和张学良的那点事儿,对她的婚姻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张学良曾跟溥杰聊起过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溥杰听了却不当回事,直接说:“没事,就算她不找你,也会去找其他人的!”溥杰太了解唐怡莹了,知道她的性子就是这样。
张学良沉迷于温柔乡,和赵四小姐感情深厚,而唐怡莹则洒脱地转身,去另寻大树乘凉。没多久,她就搭上了浙江军阀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有了卢筱嘉做靠山,唐怡莹大胆地用卡车运走了好多宫里的宝贝。她毫不掩饰地站出来反对伪满政府,大声说道:“我宁可当华夏的孤魂野鬼,也不做伪帝的皇亲国戚。”
唐怡莹和溥杰虽然还是夫妻,但婚姻早就没了实质。他们一直没去办离婚手续。后来,关东军想让溥杰娶个日本老婆,生个有日本血脉的孩子。溥杰说自己还没离婚呢,关东军可不管这些,直接去找唐怡莹,硬逼着她离了婚,啥也没给她带走。之后,溥杰就娶了日本姑娘嵯峨浩。
离婚后,唐怡莹重新拿起了少女时期学过的宫廷工笔画技艺。1947年那会儿,她在中国画苑顺利办了个个人画展,没过多久,她就搬到了香港生活。她的画特别有名,其中有一幅叫做《晴峦玉楼》的,在纽约拍卖时,预计能卖到4000到6000美元呢。时间一晃,到了1993年,89岁的唐怡莹老人离世了,她留下遗嘱,把所有的画作都捐给了中国文化大学。
唐怡莹这辈子,帅哥围绕,财富满满,事业有成,啥都不缺,可就是老被人议论。大家说她行为放荡,性格火辣,跟那个时代合不来。有人还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民国头号潇洒女”,但她真的潇洒得过分了吗?
她这辈子,感觉就像一直在找自己,追自由。她不愿做别人的小跟班,只想按自己的想法过日子。她做的那些决定,虽然让很多人议论纷纷,但也看出在那个乱糟糟的年代,她作为一个女的,有多坚强和多勇敢。不管别人咋说她,唐怡莹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