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天,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外出游玩或是工作时,明明有了尿意,却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找不到厕所、嫌麻烦,就选择了憋着。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一憋,它对身体的危害可不小,尤其是下面这 5 个器官,正在遭受隐形伤害。

膀胱,作为储存尿液的 “容器”,有着自己的容量限度。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膀胱容量平均在 350 - 500 毫升,当尿液达到 200 毫升左右,我们就会感觉到尿意。但如果持续憋尿,膀胱就像一个被不断吹气却不释放气体的气球,当尿液量超过 500 - 600 毫升(女性相对更多),膀胱会过度膨胀。长期如此,膀胱肌肉会因过度拉伸而松弛,失去原有的弹性和收缩能力,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引发尿潴留,导致无法自主排尿。据相关数据显示,长期憋尿人群中,约 20%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不仅如此,憋尿时膀胱黏膜处于充血状态,抵抗力下降。原本尿液可以起到冲刷尿路,抑制细菌滋生的作用,但憋尿使得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细菌便有了可乘之机,大量繁殖,引发膀胱炎。膀胱炎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在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约 30% 是因长期憋尿引发膀胱炎。而且,憋尿还可能导致膀胱结石形成。尿液长时间潴留,其中的钙盐等物质容易沉淀、结晶,逐渐形成结石。
肾脏:无声的受损者肾脏,就像身体的 “过滤器”,24 小时不停工作,将体内代谢废物过滤成尿液排出体外。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持续升高,当这个压力大于输尿管开口压力时,尿液就会逆流回输尿管、肾脏,这一现象被称为尿液反流。反流的尿液不仅会把膀胱内的细菌带到肾脏,还会导致肾脏内压力升高,影响肾脏的正常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久而久之,容易引发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反复发作,会逐渐损害肾脏实质,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发展为肾衰竭。据统计,约 15% 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是由长期憋尿引发,且女性由于尿道短直,更易发生尿液反流,患肾盂肾炎的风险相对更高。
另外,肾脏排泄尿液的过程,也是对尿路的一种自净过程。憋尿打破了这一正常的排泄节奏,肾脏生成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有害物质在肾脏内积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肾脏健康。
尿道:炎症的 “温床”尿道,作为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与膀胱紧密相连。憋尿时,膀胱内的细菌滋生后,容易沿着尿道逆行向上,引发尿道炎。尿道黏膜在细菌的侵袭下,会出现充血、水肿,患者会感到尿道刺痛、灼热,排尿时疼痛加剧,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数据显示,长期憋尿人群中,尿道炎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出约 40%。而且,尿道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会蔓延至整个泌尿系统,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此外,憋尿还会使尿道括约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其正常功能。长期如此,尿道括约肌可能会出现松弛或痉挛,进一步影响排尿功能,导致排尿不畅等问题。
前列腺:男性的 “难言之隐”对于男性而言,长期憋尿对前列腺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包绕着尿道起始部。憋尿时,膀胱内压力升高,会传导至前列腺,使得前列腺腺管内压力升高,影响前列腺液的排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泄不畅,会导致前列腺内的有害物质积聚,容易引发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会阴部坠胀疼痛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性功能和生育能力。有研究表明,50 岁以上男性中,长期憋尿人群患前列腺炎的概率比正常人群高出约 35%。
而且,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憋尿会加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症状。前列腺增生本身就会导致尿道狭窄,尿液排出受阻,憋尿使得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加,进一步加重膀胱和尿道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心血管系统:潜在的危机憋尿不仅会对泌尿系统造成伤害,还会给心血管系统带来潜在风险。当人憋尿时,膀胱逐渐充盈,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状态会促使体内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憋尿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后果。有数据显示,在因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入院的患者中,约 10% 在发病前有憋尿经历。
另外,长时间憋尿后突然排尿,膀胱快速排空,腹腔内压力骤降,会使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排尿性晕厥。
在炎热天气里,身体本就容易因出汗等原因缺水,尿液也会相对浓缩,细菌更容易滋生。此时如果还经常憋尿,对身体的危害更是加倍。所以,大家一定要改掉憋尿的坏习惯,有尿意及时排尿。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不得不憋尿,事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多排尿,冲刷尿路。同时,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每天保证 1500 - 2000 毫升水分摄入,促进尿液排出,维护泌尿系统健康。要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早发现问题,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