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第一天元旦节,晨光初破晓,天边泛起一抹温柔的蓝,预示着新的一年将在这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气息中拉开序幕。对于我这个热爱自然、喜欢锻炼身体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以一场登山之旅来迎接新的一年更加合适了。
旗山,这座位于我们居住的城市——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城市以西的翠绿屏障,早已成为了我每年元旦不可或缺的朝圣地。它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个承载着无数人新年愿望与梦想的地方,每一次攀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自我的挑战。
旗山,最高海拔2146米,虽不算巍峨挺拔,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与健身爱好者。从城市西环路向西延伸,一条蜿蜒的石台阶小径悄然铺展向山顶延伸。这条石台阶全长大约2.2公里,坡度25度到40度左右,虽然不算很长,既考验着攀登者的毅力,又不失为一种享受。
沿途,精心设计建造的多个亭台楼阁,它们不仅是登山者休憩的绝佳场所,更是融入自然、感受宁静的绝佳视角。每当停下脚步,小憩片刻,耳边是鸟鸣虫唱,鼻尖萦绕着空气与树叶的清新,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似乎都随风而去,只留下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旗山的风景,四季各异,而冬季的它,更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山林间,树林常青,偶尔几株樱花点缀其间,与周围的绿意形成鲜明对比,美得令人心醉。在这样的山林中登山,每一步都踏在了自然的韵律之上,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山巅之上的北面,西文笔塔巍然屹立,它是旗山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俯瞰临沧城全景的最佳位置。站在塔顶,极目远眺,整个临沧城和周边的村庄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东面的城市高楼大厦、西面的美丽乡村在这里尽收眼底,和谐共存,让人不禁感叹于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乡村的美丽。
然而,2025年的元旦,对我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由于前一天的琐事,我遗憾地错过了一年一度的旗山登山赛。这场赛事,自举办以来,便成为了临沧人民迎接新年的传统项目,它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鼓励着每一个人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新的一年。尽管如此,我并未因此放弃登山的计划,相反,我更加坚定了以自己的方式,在元旦这天攀登旗山,以此来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旦清晨,当我踏上那条熟悉的石台阶小径时,发现已经有不少男女老少在前方或快或慢地前行着。他们中,有稚嫩孩童在父母的鼓励下勇敢前行,有年迈老人以稳健的步伐诠释着生命的顽强,更有许多年轻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脸上洋溢着对新年的期待与憧憬。在攀登的途中,与几位登山者交流,其中几位年仅5岁左右的小孩,虽然步履蹒跚,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屈不挠的坚定,有的小孩还不停地向他们的父母喊“加油”;而也有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则以他们那不输年轻人的活力,展示了何为“老当益壮”。
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看到登山的人们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我也如此,而且腿脚开始传来阵阵酸痛。但正如途中那块写着“没人疼?就来爬山吧!爬完全身都疼!”的牌子所言,登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磨砺,一种挑战。对于那些不常锻炼身体的人来说,第二天醒来,或许会感到更加明显的肌肉酸痛,但这份痛,却也是成长的代价,是坚持与毅力的见证。
终于,当我站在旗山之巅,回望来时路,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与喜悦。昨天的登山赛痕迹依旧可见,那面签名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记录着每一位参与者的汗水与荣耀。许多人围在签名墙前,议论着昨天的登山赛盛况,特别是那位用时仅20分钟便登顶的年轻人,他的速度与毅力,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佳话。一位昨天也参加登山赛的年轻女士,说她昨天参与登山赛用了40分钟。这也让我感叹,这样的成绩也是很不错的了。
已年过花甲之年的我,今天用了1小时15分钟的时间登到了山顶,比10多年前45分钟登到山顶相比,用时增加了许多。再次证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却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但我深知,每一次攀登,都是对自我的一次超越,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
站在新年的起点,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旗山不仅给了我一次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教会了我,无论年龄几何,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新的一年,从登山开始,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不论遇到什么困扰,都会继续前行,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攀登新的高峰,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