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之子许光,葬礼极其朴素,曾立下遗嘱:要将全部积蓄捐给新县

一场军场梦 2023-08-26 15:21:31

引言

2013年,大别山上下着细雨,新县郊外一座小小的灵堂里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多名地方领导和当地百姓,在此共同参加一位刚刚逝世不久的老共产党员——许光同志的葬礼。他逝世前曾立下遗嘱:“将全部积蓄都捐给县里的贫困户。”

红星之子

1929年,红四方面军在大别山地区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当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此时的许世友已经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名连长。

许世友回到了家乡新县,新县当地的地主恶霸一听到许世友的名号,纷纷吓得弃甲倒戈,带着财产和家眷逃到外地去了。

在这一期间,许世友在家乡和妻子朱锡明生下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许世友为他起名“黑伢”。

不料,黑伢两岁的时候,由于国民党军的封锁,贫困大别山地区养不起拥有数万兵力的红四方面军,因此部队必须开拔,进军川陕边界,在那里建立新的根据地。

许世友只好把黑伢交给家乡的妻子和老母,他对家人和乡亲们发誓,总有一天会和同志们一起打回家乡来,解放全中国。

但红军这一别,就是十七年,黑伢年仅两岁,就告别了父亲,跟着母亲和祖母相依为命。

红军走后,大别山又重新被地方豪强占据,他们把对共产党的怨恨发泄在乡亲们身上,比起先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压迫老百姓。

同时,这些人和国民党政府蛇鼠一窝,地主恶霸们为奉行国民党“犁庭扫穴”的政策,想尽各种办法为他们除掉留在大别山当地的共产党人。

这些恶行都被小小的黑伢看在眼里,因此,年仅七岁的黑伢就参加了少先队,和那些共产党员们一起坚守在大别山这一革命老区。

朱锡明等了几年也等不到丈夫回家,逐渐心灰意冷,于是改嫁他人,抛下黑伢和年迈的祖母艰难度日。

但黑伢坚信,父亲没有死,他一定还在中国大地的某个战场上,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和日本人,和国民党作殊死斗争。

“父亲他一定还活着!”这成为黑伢活下去的信念。

一直让他坚持到1948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近大别山,盘踞在这片革命老区的牛鬼蛇神气数将尽,阴霾的天空终于放晴了!

在鄂豫皖军区司令王树声的帮助下,黑伢终于见到了阔别十七年之久的父亲许世友。

父子二人久别重逢,相拥而泣,许世友听黑伢说自己还没有名字,不由得感叹:“当年和部队走得太急,连名字都还没有给儿子起!”

许世友说道:“咱们共产党就像太阳一样,给黑暗的中国送上光辉,你就叫‘许光’或者‘许辉’如何?”

“我就叫‘许光’吧!我要光明磊落,要光宗耀祖,爹,我也要像你一样成为一名红军战士!”许光斩钉截铁地说道。

许世友听了儿子的理想,十分欣慰,但他还是拒绝了儿子想当兵的请求。

他对许光安慰道:“马上全国就解放了,正缺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爹还是希望你去上学读书,争取为国家建设做更大贡献。”

许光答应了,他被送去了解放区的学校读书,别看他是个山沟中走出来的孩子,许光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的钻研着那些他在家乡从未接触过的知识。

许光的班主任李心田是个名气不小的红色作家,他对许光的人生经历很是感动,他在课余期间创作了一篇中篇小说:《闪闪的红星》。

这是一部讲述一位少年立志成为红军战士的故事,片中的主人公名叫潘东子,他的父亲也是一名红军,临行前送给他一颗红五星。

父亲随部队离开家乡后,潘东子在家乡与游击队一同继续战斗,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和父亲一样的红军战士。

不难看出,潘东子这一角色正是以许光作为原型创作的。

像许光这样在红星照耀下长大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传承了父辈的意志,在风雨中炼就了坚钢不可夺其志的精神。

他们是红星之子,是革命之子,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是全中华民族的希望。

忠孝难两全

解放后,许光立志从军,他考上了大连海军舰艇学院,这是他军旅生涯的第一步。

舰艇学院的训练十分艰苦,不但要学习各种和舰船相关的知识,学习各种武器的操作和保养,远比陆地上作战要复杂得多。

更重要的是,还要拥有极强的海上作战能力,海上生存能力,他们常常要在水里一泡就是一天。

但许光从未喊过苦,喊过累,战友们都惊叹于这个生在中原腹地,从来没接触过大海的海军战士,能有如此坚韧的意志。

由于成绩十分优异,许光从大连舰艇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北海舰队任职。

许光在北海舰队从一名普通军官做起,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各项任务,因此上级对许光极为赏识。

许光从来不和战友们提及他是许世友上将的儿子,他要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向前走,很快他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长,拥有一艘由自己指挥的炮艇。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士兵,许光的前途不可谓不光明,几乎没有人怀疑,许光在未来会超越他的父亲许世友,成为更加优秀的海军将领。

不料,许光这一颗海军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却在1965年主动选择转业回家,在新县做一个普通的地方干部。

这个消息,令整个北海舰队为之震惊,大家都认为:“许光这是自毁前程!”

但许光此举却有着自己的理由,之所以许光会决定转业,是这一年年初,许光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许世友的一句话导致的。

这天离家许久的许光回到家,当晚许光和家人共进晚餐时,许世友突然有话要说。

大家都以为,许世友又要开始夸奖自己儿子如何优秀,如何让他骄傲,这是他几乎每天都挂在嘴边的话题。

没想到,许世友却对许光说:“黑伢,你奶奶岁数大了,我常年在南方工作,没时间回家,你能不能转业回新县照顾她呢?”

许世友说这话时,满怀着愧疚与无奈,他身为军区司令,公务非常繁忙,根本没时间照顾老母。

许世友曾经想过把老母接到身边居住,但是老人年事过高,唐突地转变居住环境,对老人的健康影响非常不好。

而许光的弟弟妹妹们年龄尚小,况且这些孩子都是在大城市中生养的,受不住农村生活的苦,不要说照顾祖母,他们还要祖母来照顾。

思考了很长时间,许世友还是决定问问许光的意见,而且他心想:“如果黑伢不同意,也没关系,毕竟他在部队那么多年,部队那边也需要他。”

没想到许光听了父亲的提议,只是犹豫了一时半刻,便答应下来了,这让许世友也十分不解。

许光说:“我娘走的早,从小就是奶奶照顾我,现在她老了,作为孙子,我必须回去尽这份孝心”

许世友叹了口气说道:“黑伢,你可想好了,回新县工作可比不上北海舰队,那边是什么条件,你其实比我还清楚。”

许世友看得出来,其实许光内心深处并不愿意离开舰队,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许光并未因此拒绝父亲的请求,他很快就向组织上提出转业回家,组织上安排他在新县武装部担任参谋。

自古忠孝两难全,许光最终还是选择了尽自己对祖母的孝道,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尽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忠道。

回到阔别十几年的家乡,许光的人生路,要从头开始走了。

扎根

许光向来是个有上进心的人,在部队是如此,在地方也是如此。

自从转业到新县武装部后,许光仍然一如既往的认真工作,他认为,只要自己能做出成绩,在地方一样能迅速晋升。

但是,在武装部一连干了几年,许光的职务始终没有任何上升,这让他不免有些焦躁。

许光的不满情绪,许世友看在眼里,他很清楚许光为何不满:

许光虽然过过苦日子,但他是个敢打敢拼的年轻人,因此无论到了哪里,他都能很快的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得到人们的赞赏,然后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这十几年来一直如此,这导致许光错误的认为,只要自己做出了些成绩,就必须得到上级的褒奖和提拔。

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想,许世友及时敲打许光,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这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该有的想法。

许光有些不解,他认为自己做的贡献不比其他战友小,应当得到相应的位置,许世友听罢便严厉的对他训斥道:

“你是流过血还是负过伤?你凭什么说你比别人做的贡献大?咱们共产党员就是要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工作,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

这句话骂醒了许光,其实自己一直以来自诩有功劳,和真正的人民功臣比起来,又算的了什么呢?

就好比自己的父亲,他指挥打仗这么多年,甚至可以说,没有许世友上将,革命的胜利恐怕就要受到影响。

这样的英雄人物,尚且从未说过自己有什么功绩可言,自己那点小小的成绩,又算得上什么呢?

如果说之前的许光,人在新县,心还在和他的战舰一起在海上飘着,那么如今,他的心才真正算是扎根在新县,扎根在家乡。

许光没再说什么,除了向父亲借了点钱,买了一辆二八自行车用来驮着祖母进县城用之外,他再也没有向父亲发任何牢骚。

祖母去世后,许世友问他:“还想不想回舰队工作?”

许光却回答说:“现在咱们部队不缺年轻人才,我年龄也不算小了,更适合在地方做些事情。”

大别山虽是革命老区,但是贫穷的问题始终受限于自然条件,极难解决,许光和很多转业军人一起,投身到贫困县的经济建设中。

后来,许光的辛苦终于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认可,他被选举为新县人大常委副主任,主要负责落实当地的基础建设工作。

筑桥铺路,建堤修坝,拉高压电,埋下水道,这些基础设施在数年的时间内一一落实,其中少不了许光的身影。

最危险的一次,是1987年,河南发生重大洪水和泥石流灾害,新县受到严重波及。

许光此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他仍然冲锋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在视察新县一条河堤是否坚固时,许光的车因为大雨路滑,不幸翻车。

好在车速不快,没有人员伤亡,但许光的头撞在座椅上,流了不少血,当场昏迷过去。同事们把他送到医院后,他的头上整整缝了三十针!

许光从昏迷中醒来,见外面还在下雨,等待手脚有了些力气,他抓起雨衣就跑出了病房,回到堤坝上继续指挥抗洪工作。

直到雨停,工人们和前来帮忙的解放军战士加固了堤坝,此时许光才觉得头痛欲裂,再次陷入昏迷。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许光在新县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心血,他再也没有回到北海舰队,他在县人大工作了几十年,直到退休。

献给土地,献给家乡

许光育有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同样继承了他们父亲和祖父的伟大情怀。

虽然许光永远离开了部队,不过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两个成为了军人,也算了却了父亲未能实现的理想。

在孩子们参军的前一天,许光总是这样告诫他们:“你爷爷是个将军,但我从来没把自己当做过高干子弟,你也不能这样想。”

许光身为许世友之子,在生活方面及其简朴,这一点,是和许世友一脉相承的。

后来大家生活条件好了,许光家里却总是很清贫。

据许光的女儿许道江回忆:“父亲总是把家里的钱都送给县里的贫困户,结果我们自己却总是过得像贫困户一样。”每每说道这里,她总是不由得笑起来。

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这样传承着,到了许光这里,未曾断绝,他把精神传承给了下一代人,在他看来,这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

2013年,饱受癌症折磨的许光去世了,他的临终遗嘱非常简单,只谈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嘱托孩子们,不要把追悼会开得过于铺张浪费,影响不好。

第二件事,是告诉孩子们,把自己在银行里的二十万存款拿出来,捐赠给县里,用在福利事业上。

人们听说许主任的遗嘱是如此简单,联想到他多年以来是何等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纷纷洒下了热泪。

许光同志就这样离开了我们,他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土地,献给了家乡。

3 阅读:710
评论列表
  • 2023-08-29 00:37

    这才是真正的“光”芒啊!大家伙有机会可以到新县看看,现在的新县依旧比其他县城落后。

  • 2023-08-28 08:22

    大别山区映山红最多

一场军场梦

简介:谢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