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熬死了三个儿子,可她却活的有滋有味,儿子说我早晚死她手里

苏小彩说事 2025-02-07 15:37:24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从小,我一直难以理解奶奶的为人。我们一家人居住在一个破旧的四合院里,爷爷早年去世,奶奶独自抚养着三个儿子长大。

父亲是家中的长子,而舅舅和叔叔则分别排行老二和老三。奶奶对我们三兄弟的管教极为严格,连一点儿小错都不容许。

"记住,你们必须要好好读书,长大后一定要有出息,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奶奶时常这样教导我们。

可是,奶奶自己却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除了偶尔做做家务,她大部分时间都在院子里种花、喝茶、下棋。有时候,她也会和邻居们聊天,毫无忧虑地度过每一天。

"奶奶,我们做完活了。"我们三兄弟会跑到奶奶跟前汇报。

"嗯,那就去忙你们自己的事吧。"奶奶总是漠然地应答。

三兄弟长大后,各自的命运迥然不同。父亲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之后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算是实现了奶奶的期望。舅舅中学毕业就辍学了,在家附近开了一家小杂货铺谋生。而叔叔就更不幸了,初中都没有完成就出去当了民工。

但奶奶对儿子们的命运却并不太care。即便父亲如愿以偿考上大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奶奶也从未对他表示过一丝一毫的赞赏。

"妈,我如你所愿,考上了大学,现在也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父亲曾兴高采烈地对奶奶说。

"嗯,知道了。"奶奶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

舅舅开了小店,奶奶也从未关心过。叔叔当了民工,奶奶同样没有多说什么。她仍旧自顾自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对儿子们的命运丝毫不放在心上。

三兄弟对奶奶的行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心里也逐渐升起了怨恨。

"奶奶对我们这么冷淡,实在太令人伤心了。"叔叔常常抱怨,"我们小时候家境那么贫寒,她却要求我们那么严格,从小就这么辛苦劳作。现在我们长大了,她却对我们的命运视而不见,自己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这也太不公平了!"

父亲和舅舅也常常向我诉苦。他们觉得奶奶对他们的成就一点也不在意,反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无奈。

有一天,父亲又开始了对奶奶的抱怨。

"我考上大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奶奶却从未夸奖过我。我辛苦供养她吃住,她却对我爱答不理。我真是拳打脚踢才把她拉扯大的,她怎么就如此不上心呢?"父亲愤愤不平地说。

舅舅也加入了抱怨的队伍:"我中途辍学开了小店,勉强维持着生计,奶奶却从未问过一声。她自己整天无所事事,我们这些儿子却在辛苦赚钱养家,她却丝毫没有任何表示。我真是恨透了这个做娘的!"

叔叔更是悲从中来:"我运气最差,初中就辍学出去当了民工。虽然挣钱不多,但也尽量供养奶奶吃住。可她对我这个孝顺的儿子根本不在乎,我真是伤透了心。我是她亲生的,她怎么就这么看不起我呢?"

三兄弟你一言我一语,话锋越来越重,愤怒也渐渐升级。就在这时,奶奶从屋里走了出来,正好听到了三个儿子的谩骂。

奶奶听到儿子们的埋怨,并没有生气,而是很平静地说:"你们还年轻,将来的路还很长。我这把老骨头活不了多久了,到时候你们就会明白的。"

说完,她转身进了屋,依旧过着她悠闲自在的生活。

三兄弟被奶奶的话狠狠地呛了一下。他们本以为奶奶会生他们的气,没想到奶奶如此云淡风轻。奶奶的话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们的心坎上。

"奶奶这话什么意思?难道她还有什么隐情?"父亲若有所思地说。

我们三兄弟沉默了,面面相觑,脑海里都在思索奶奶话里的深意。

后来,父亲从一个老邻居那里了解到,原来奶奶年轻的时候遭遇了很多艰难。爷爷早逝,奶奶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儿子,靠纺织度日。那时条件实在太苦了,奶奶连给儿子们买新衣服的钱都没有。

"你奶奶可怜啊,那会儿日子太苦了。"老邻居无奈地说,"为了给你们三兄弟一口热饭吃,她在纺织厂连续加班加点。有一次,她在厂里连续工作72个小时才下班,累得像个死人。"

原来,儿子们渴望奶奶能经常陪伴在身边,奶奶却只能把儿子们托付给邻居,自己则白天去纺织厂拼命赚钱维持家计。

我们三兄弟这才明白,原来奶奶年轻时过得是何等艰难。她靠纺织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温饱,但内心却是多么地痛苦。她是如此贫困,连给儿子们买新衣服的钱都没有。她每天操劳赚钱回来,看到儿子们期盼的眼神,内心一定会痛苦万分。

"可怜的奶奶,她年轻时过的是那样的苦日子。"父亲痛心疾首地说,"我们怎么就没有体谅她呢?她现在过着悠闲的生活,不正是应得的吗?"

舅舅和叔叔也羞愧难当,他们从小就对奶奶怀有怨气,却不知她年轻时吃了多少苦头。

这时,奶奶笑了,她拉着舅舅的手,慈祥地说:"傻儿子,你们才是我最大的骄傲呐。你们从小就很懂事,我虽然对你们严格,却也希望你们将来能过上好日子。现在你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了,我就放心了。"

叔叔和父亲也上前,一家人相拥而泣。从此,他们彻底消除了对奶奶的疑虑和怨气,珍惜奶奶晚年的时光。

奶奶的确过着悠闲的生活,可那正是她应得的。她年轻时吃尽了苦头,操劳赚钱拉扯大了三个儿子。现在儿子们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奶奶就放下心头重担,安享晚年了。

我们这些做儿孙的,理应更体谅辛劳一生的父母长辈。他们年轻时操劳赚钱,只为了让我们将来能过上好日子。等到晚年,他们应该过上悠闲的生活,我们更应当孝顺有加,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从那之后,我们对奶奶有了全新的认识。奶奶固然在我们小时候对我们严格要求,甚至显得有些冷淡,但那都是出于她的一番好意。她希望我们将来能过上好日子,不像她年轻时那样艰苦。

"那会儿家里太穷了,我怕你们将来也过不好日子,所以对你们的要求很高。"奶奶常常这样说。

她的确把我们管教得很严格。只要我们有一点懈怠,她就会严厉斥责。有时甚至动辄就是打骂,让我们望而生畏。

"你们要是不用功读书,将来就只能像我这样,靠纺织度日了!"奶奶常常这样训斥我们。

回想起来,奶奶对我们的确是很严格。但正是这种严格的管教,才造就了我们今天的成就。父亲能考上大学,后来找到不错的工作,舅舅能勉强开家小店度日,叔叔虽然命运不佳,但也能自食其力,都多亏了奶奶的严格要求。

"奶奶就是太爱我们了,所以对我们要求那么高。"父亲常常这样感慨。

随着我们长大成人,奶奶的严格也慢慢放松了。她似乎放下了心里的重担,过起了悠闲的生活。有时,她甚至会和我们开些玩笑,调侃我们年轻人的糊涂。

"哈哈,你们年轻人,有啥不懂的尽管问我!"奶奶会这样说着,咯咯直笑。

我们见到奶奶如此轻松愉快的一面,也总算释然了。原来,奶奶之所以对我们那么严格,是出于她的好意。她希望我们将来能过上好日子,不像她年轻时那样艰苦。

现在,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奶奶终于放下心头重担,安享晚年了。她应该过上悠闲的生活,我们更应当体谅和孝顺她。

有一次,父亲高兴地对我说:"儿子,你看奶奶现在过得多惬意啊!她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不用再像从前那样操劳了。我们应该更孝顺她,好好陪伴她晚年。"

我点点头,深有同感。的确,奶奶晚年应该过上悠闲惬意的生活。我们这些孙儿辈,更应当努力工作,好好孝顺奶奶和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奶奶看着我们如此孝顺,常常会说:"你们这些孙儿们真不错,我就是太宠你们了!"

我们都会腼腆一笑,心里暗自高兴。能让奶奶这样夸奖,我们的心里就无比欣慰。

奶奶晚年过得的确很惬意。她每天除了做些家务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院子里种花、喝茶、下棋。偶尔也会和邻居们聊聊天,无忧无虑地过着晚年。

有时候,奶奶会拉着我们一起下棋。尽管她年事已高,但下棋水平却一点没落。常常是我们一个个被她将死将活地虐得体无完肤。

"哈哈,你们这些孙儿还嫩着呢,离我老人家的棋艺可还远着呢!"奶奶总是得意洋洋地说。

有时,奶奶也会拉着我们一起种花。她虽然年纪大了,但对园艺的热爱却一点没减。她会细心地教导我们怎样浇水、施肥、修剪,每一个步骤都做得一丝不苟。

"你们看,这朵月季开得多漂亮啊!就是因为我精心呵护的缘故。"奶奶总是骄傲地对我们说。

我们看着奶奶精心培育出的花朵,心里也充满了欣慰。只要看到奶奶高兴的样子,我们就很知足了。

看着奶奶如此高兴、如此快乐地过着晚年,我们的心里也由衷地感到欣慰。奶奶一生操劳,拉扯大了我们这些孙儿辈,现在她终于可以安享天年了。我们更应该孝顺有加,好好陪伴奶奶度过晚年。

0 阅读:0
苏小彩说事

苏小彩说事

欢迎大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