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9 日,南京江北新区沿江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所施行的禁渔期专项执法行动,引发了众人的热切关注。在这一行动当中,执法人员卓有成效地遏制了江边的非法垂钓行径。
然而,这一事件也让我们不禁思考:在保护长江流域生态资源的道路上,我们是否只关注到了“一根杆”,却忽略了其他更为严重的非法捕捞手段,如非法下网和非法电鱼?

在这次执法行动中,执法人员于江边察见了两名心怀侥幸的垂钓者。他们虽明知长江禁渔之规定,却趁着天气渐暖,妄图悄然畅享垂钓之趣。执法人员的适时现身,遏止了他们的行径,并依律予以处罚。此一行动,毋庸置疑是对非法垂钓行为的强效打击,亦为长江禁渔工作树立了一则明晰的警示范例。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非法垂钓的查处。相比起一根鱼竿的垂钓,非法下网和非法电鱼对长江生态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和迅速。非法下网,尤其是那些细密的绝户网,无论大鱼小鱼都难以逃脱,严重破坏了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导致水域生态失衡。

而非法电鱼更是一种毁灭性的捕捞方式,电流所到之处,水生生物几乎无一幸免,不仅鱼类遭殃,还会对水域中的微生物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致命打击,破坏整个水域的生态系统。
那么,为什么在执法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容易发现非法垂钓,而对于非法下网和非法电鱼却似乎“发现不了”呢?
一方面,非法垂钓者通常在较为显眼的江边活动,容易被巡查人员发现。而非法下网和非法电鱼者往往选择在更隐蔽的时段和地点进行操作,增加了执法的难度。另一方面,执法资源的有限性也限制了对这些更为隐蔽的非法捕捞行为的全面监控。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和投入。增加执法人员的数量和巡逻频次,扩大巡逻范围,特别是对那些容易被非法下网和电鱼者“青睐”的偏僻角落进行重点巡查。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巡查、水下监测设备等,提高发现非法捕捞行为的能力。
另外,加强宣传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让公众了解非法垂钓的危害和后果,更要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非法下网和非法电鱼对长江生态的毁灭性影响。通过广泛的宣传,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形成全民保护长江生态的良好氛围。

此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对非法下网以及非法电鱼行为的处罚强度,提升违法成本,令那些企图破坏长江生态之人望而却步。
保护长江流域生态资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查处表面上容易发现的非法垂钓行为,更要深挖那些隐藏在暗处、对生态造成更大危害的非法下网和非法电鱼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守护好长江的生态资源,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希望每一位公民都能增强环保意识,自觉遵守长江禁渔规定,共同为长江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不再只盯着“一根杆”,而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守护好我们的长江。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