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拐》,从片名上就可以看出,电影是聚焦时下比较热门的社会话题——打拐。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将于7月16日上映的《天下无拐》可以算作是纪实电影,但本片最终给人的感觉有点类似犯罪动作片的模式。
刘德华的《失孤》的原型——被拐24年的儿子终于找到的新闻,上了热搜,也再度将大众目光拉到“打拐”之上。 以“拐卖”为题材的的影视剧数量不少,比如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等等,都是以寻找失踪的孩子为线索。而表现“打拐”题材的作品,相对就非常少了。由于缺乏市场先验,所以要驾驭好这个题材,需要做太多的功课,也需要大量案例对比。比如从犯罪集团的拐骗手法,到公安干警侦缉过程,除了对故事逻辑上的掌控之外,还需要有现实依据的案件写照和人性刻画,这对编剧和导演来说是的巨大考验。
而这部《天下无拐》对比下来其实可以发现,在导演张鑫的掌控下,进行夸大而不夸张的艺术加工,最终呈现的效果,就是那种打算写实的反映真实案件细节并且还遵循着商业娱乐效果的混合体。
电影分为两条主线,一条就是小女孩妞妞被犯罪集团成员拐走为起点,引得父母撕心裂肺悲痛欲绝,无不让人动容;另一条线索公安干警千里追凶,伴随着紧张激烈的情节铺设,最终解救被拐儿童。这两条线索为互为补充,一面是血脉至亲的揪心,一面是热血男人的无畏,二者为电影带来极强的叙事张力,可见编导对这类题材还是有着非常娴熟的驾驭度。
说白了,《天下无拐》本质上与《湄公河行动》这样的作品类似,只不过一个涉及到禁毒,一个涉及到打拐。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警匪题材,但《天下无拐》特殊之处就在于,电影并没有专注于卧底或是警匪对立,而是分化出上述两个方向的线索。
影片起始简单直接,生动呈现出孩子被拐的过程。人潮汹涌的游乐场,天真女孩妞妞快乐玩耍,一男一女两个犯罪团伙成员开始“调虎离山”式的配合作案……其中男犯罪嫌疑人将妞妞的包包抢走,当母亲追赶的时候,女嫌疑人就迅速将其孩子骗走,随后在一个没有监控的地方换了一辆车后扬长而去。整个过程电光火石,犯罪分子熟练的技巧直接给观众传递出“他们是惯犯”的信息量,也让人对身边隐藏的罪恶心有余悸。
而随后故事也将被拐孩子父母的绝望与伤心,诠释得丰富到位,失去孩子的父母,在深深的自责当中,踏上了漫漫的寻女之路,漫无目的的寻找,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看得人非常揪心,突出表现孩子被拐给家庭带来的沉重一击。直到万念俱灰的他们,在警察面前令人心碎的下跪,令人潸然泪下,更让银幕前的我们对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咬牙切齿。
在如此的情绪渲染下,以吕良伟饰演的高警官为首的公安干警对犯罪集团的抓与捕,双方斗法的过程一波三折,几千里的追踪,涉及到追车、枪战、解救人质等动作场面,也有你来我往演技的对飙,吕良伟与郑昊饰演的人贩子头目蒋三之间的对手戏火星四射,一往无前的战斗,把类型片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了正义必胜的自然法则。
可见,这两线索,各自统一于亲情与动作两大类型片的格式之下,每一条单独拿出来都可以扩展成为一部大电影,而《天下无拐》将这些内容融入到一部作品中,为的就是让该片拥有非常大的信息量。从犯罪分子的日常细节,乃至于警方从获悉情报引发对方上钩等等情节,电影在有限的时间里情节很满,而且展现了大量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是该片将写实与商业动作成功融合的一面。
比如原本犯罪分子本意是打击报复刑警队长高峰,在错失绑走他儿子的过程中顺带拐走了妞妞,这样矛盾的设置,抉择的表达,都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立体。刑警队长既是打拐一线的刑警,也是一位父亲,同样也面临着普通老百姓所面临的问题,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同样也让人感同身受,增加了故事的可视性,也让打拐变得更加跌宕起伏。也让两条线索之间充满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达到观众情绪上欲扬先抑。
终究而言,《天下无拐》作为一部取材于现实题材的作品,打破传统社会性纪实题材的模式,将《亲爱的》的故事题材,放置在了《湄公河行动》的模式之下,可见电影在类型的挖掘上深度有余,每个人物的动机、发展、结局都十分明了,算得上是类型片中的一部优秀作品。除此之外,其在内容题材上的选择,对视听语言的解构,都对行业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正如本片所呈现的那样,国内其实是有着很多精彩的素材的,把他们运用出来,对作品进行类型化的包装,其精彩程度也不亚于好莱坞电影,而且写实部分对观众有着警示作用,也有助于正能量的发挥,《天下无拐》就验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