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让人惊喜的电影,电影《危险记忆》, 从片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跟记忆有关的作品,商业元素浓厚,实际上,该片是以扫黑作为题材。也就是说,作为一部以扫黑为背景的电影,其中涉及到失忆、阴谋、暗杀,伴随大量追车和枪战,甚至可以说,在内地电影中,这样模式的动作片不胜枚举,但结合扫黑元素和官场的背景,我们几乎没有见过这样的类型,随着《危险记忆》在8月6日的公映,这部电影成功开辟了华语电影从未涉及到的领域。
电影改编阙庆安的著名小说《走向深渊的秘书》,小说主人公袁行舟自小孤苦伶仃,才华横溢、清高孤傲,饱尝炎凉、敏感自尊,他发奋工作,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却屡屡受挫;他时来运转,当上领导秘书后平步青云,却在权欲膨胀中迷失本性,争锋相斗;他长袖善舞,深谙秘书之道,却在金钱、美色诱惑下滑入堕落的深渊。
而电影在此基础上,编剧在保留主题深度的前提下,对原著的叙事方式进行了修改。主角袁行舟开场在一次煞有介事的车祸中,侥幸生还,但他的记忆尽失,已经忘了他所经历的一切,而他所掌握的高层犯罪证据线索被藏在一个U盘之中,但随着记忆的失去,他已经忘记了U盘所在。可见,原著写得是一个基层精英的孤星血泪,一个青年才俊的灵魂拷问,而电影更像是原著的续集,围绕着寻找记忆,以及保护证人与杀人灭口等多线索张力之下,构成一部颇具商业气息的动作大片。
平心而论,如今华语犯罪电影不胜枚举,《危险记忆》虽然也属于其中,但因为题材的缘故,这类电影有个亚类型叫做“政治惊悚片”。这样的作品,以暗里藏刀的角力和阴谋事件为主,同时兼顾犯罪电影的魅力,一直成为类型片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类作品不算多,但各个有名,比如好莱坞电影《刺杀肯尼迪》《塘鹅暗杀令》、英国电影《影子写手》,韩国电影《南山的部长们》等作品,在我国,当年刘德华也拍过《黑金》等作品。但在内地电影中,这一领域始终是空白,直到五一档《扫黑·决战》的出现,以及这部《危险记忆》的出现,填补了华语电影该领域的空白。
不可否认,很多观众一直青睐技术类的影片,比如特效大片等,对电影的叙事技巧的关注远远胜过对内容本身。但故事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讲,尤其是这类带有强烈悬疑色彩的惊悚电影。本片的故事可谓非常典型的“戏剧空间感”作品,即多条线索交织下的故事张力营造。
首先该片虽然有着大量枪战和追车动作场面,但该片并非大开大合的动作片。以李滨饰演的警察为主视角,他与袁行舟是发小,二者的关系让他成为负责这起案件的第一人选,他一方面保护袁行舟不被犯罪势力灭口,同时叶子追寻着现有的蛛丝马迹,牵出当地的一整条“腐败犯罪链”。另一方面,甘婷婷饰演的女主角是袁行舟的女友,但她的真实身份,是大大boss安插在袁行舟身边的卧底,就是为了监视他。所以,甘婷婷的身份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次趁着袁行舟的失忆,她回到男友身边,任务是套出U盘的下落。
可见,导演为了营造扫黑组遇到的阻力,导演放弃了传统的悬念营造,电影前20分钟就对对多方势力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塑造,比如主线线索出现后,一场场暗杀灭口、徇私枉法的案件呈现就在观众面前,但随着故事发展的线索中断,新的悬念出现。随后故事又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处在上帝视角的观众了解了甘婷婷的身份,对她的动机也产生怀疑——她究竟是为了敌人卖命,还是假戏真做,真的爱上袁行舟了呢?
简单来说,这部电影其实突破了希区柯克的传统悬念观,即“悬念”与“揭秘”紧密相接,而是开场就把主线故事的几位主要角色全盘托出,因果关系、究竟是谁主导的事件,观众几乎一目了然。但在调查中,没想到又牵扯出其他事件,有涉及到其他领域和多个行业,让一个简单的案件呈现出复杂的样貌,背后盘根交错的势力和人物关系,所涉及的部门、牵扯的人员越来越多,一场场命悬一线的暗杀与打斗,让人看得手心出汗。
这就是动作惊悚片的魅力所在,抽丝剥茧、以静制动。警察与失忆证人在小空间中的调查,角色所处内部空间和光天化日之下危机潜伏的外部空间,在镜头下形成鲜明对比,犀利的剪辑放大了紧张感,进一步增强了影片的可信度,结尾的反转,每位角色的动机豁然开朗,更让人更加感慨人性的善恶之辩。《危险记忆》深耕选题,在叙事中把犯罪、人性、信仰等主题揉合在一起,也探索内地犯罪电影影片的题材边界。而电影的结局,让我们在直击“打伞破网”的同时,看到“扫黑除恶”的战果,和它犹如长夜明灯般带来的“正道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