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幸咖啡因“4部手机点出3种价格”登上热搜。网友实测发现,同一款生椰拿铁在不同账号中显示价格分别为9.9元、10.9元和13.9元,而消费频次最高、积分最多的黑金鹿会员反而面临最高定价,价差高达40%。这一现象引发消费者质疑:是否遭遇“大数据杀熟”?
官方回应:优惠券随机发放,与会员等级无关 瑞幸门店及客服均否认“老用户价格更高”的说法,解释称价格差异源于“系统随机发放优惠券”及不同商圈的门店优惠策略。然而,消费者并不买账。南京朱先生反映,其作为“咖啡自由卡”会员,购买同款饮品比非会员同事贵6元;多名用户也指出,高频账号长期显示更高价格,而新账号或休眠账号却能享受更低折扣。
法律视角:是否触碰大数据杀熟红线? 法律界人士分析,若平台仅随机发放优惠券,属于商业自由;但若通过算法分析用户画像(如消费习惯、支付能力)实施针对性定价,则涉嫌侵犯公平交易权。2024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已明令禁止算法杀熟,但监管落地仍面临举证难题——动态定价常被包装为“优惠活动差异”,消费者需自行收集截图、录音等证据维权。
消费者如何应对? 专家建议多维度防御:
技术层面:定期清理浏览记录,使用不同设备比价,避免平台构建完整用户画像;
制度呼吁:推动算法透明化,要求企业公示定价逻辑并接受第三方审计;
集体行动:通过投诉平台集体发声,倒逼企业整改。
结语 瑞幸的“价格罗生门”折射出算法经济下消费者权益的博弈。当“千人千价”成为常态,平台需在技术红利与公平交易间找到平衡,而消费者也需保持清醒——或许正如网友所言:“买咖啡前先做数学题的时代,清醒的消费者才是最后的赢家。”
陌上~云
实际上有很多 移动公司的优惠活动 也按手机类型
Jack
大数据杀熟不是正常,我两部手机,去买同一个东西,经常用的号13,很少用的号12块5[笑着哭]!又不是现在才知道
用户26xxx70
都这样,你经常点就比较贵,你偶尔点就给你多点优惠
bing荣
不买它家的不就完了,那么麻烦[呲牙笑]
暂时不起网名
买瑞幸咖啡,送哈尔滨冰雕
游历人间
事实就是消费频次越高的,越没有优惠。[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