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渭北革命史诗,展现关学精神底色。2025年3月22日,康凯鹏长篇小说《破晓》作品研讨会在富平县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富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富平黄帝铸鼎文化研究院承办,并得到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富平县作家协会、阎良区作家协会协办,同时得到陕西大秦学士服饰、富平人文化传媒、富平县天健生物科技等多家公司的友情支持。

座谈会上,富平县文联副主席陈艳妮和西安市作协副秘书长、阎良作协主席冉学东分别致辞。《破晓》作者康凯鹏就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创作历程,以及《破晓》的取材、构思等情况。著名文化学者、西安市文史研究馆员商子雍、西安科技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韩鲁华,西北大学教授、西安市作协主席穆涛,以及西安市作协副主席袁国燕、杨莹,陕西金融作协副主席白来勤,资深媒体人张念贻,知名作家李问圃、吴宏博、默莲、曹林燕、李亚平、朱亚妮、王璐等,来自富平、阎良的作家参加本次座谈会。
小说《破晓》以富平红色热土为背景,通过槐园堡杨家和金城堡孟家两条主线,讲述国民军师长杨恒昌从避战到投身革命、外甥思明求学教书最终投身革命的跌宕故事,塑造了梅萍、张世发等革命者的热血群像。出版后很快引起热议,被誉为是一部历史真实与艺术创新的双重突破的优秀作品。
西安科技大学教授韩鲁华说:作品以“离乡、归乡、在乡”的叙事逻辑,将家族命运与国家历史交织,通过地域风情与革命叙事展现大时代洪流,用故事推进的方式让人物走向革命的付出和国家的发展。”
著名学者、西安市文史研究馆员商子雍说:“这部小说在虚实之间重构家乡历史,是对家乡历史的再现,是一部好读、耐读的文学新作。同时也提出文学创作所具备的‘时须言志,笔下不可有欺天诳语;文能化人,书中应常存济世良心’的定力和‘我读书,我思考,我写作,我快乐’的创作心态,小说作者都做到了。”
西安市作协主席穆涛说:“作者创作这部小说沉得住气,也写出了文学的味道,写出了独有的‘地域性差异’,写出了本土独具的民风民情和民规民望。整部作品摒弃为故事而故事的窠臼,始终能让人物驱动情节发展。”
袁国燕说:“作者将关学理念和革命文化合为一体,西安市作协副主席袁国燕认为:这部作品将关学理念与革命精神有机融合,用为‘英雄立言、为土地立言’的追求塑造出书中人物的家国情怀。并用老道的文笔、尖锐的矛盾、具象的细节和华美的厚重画卷,创作出一部不可多得的厚重之作。”
杨莹、白来勤、张念贻等学者也从语言张力、民间意识等角度肯定作品;李问圃、曹林燕等作家则聚焦细节刻画与精神传承。座谈会一致认为,《破晓》以细腻笔触再现渭北地下交通站、红色物资护送等历史场景,既是文学佳作,更是对革命岁月的深情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破晓》与作者另一作品《贾岛传》近日入选国家级版权交易保护联盟链存证,这不仅保障了作者的合法权益,还促进了作品的传播和商业化,同时激发了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活力。目前该书已在当当、京东等平台热销,并获得多家省级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