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育”种子,让中国农民断粮路!外国种子商到底使了什么阴招?

巧遇不舍 2024-01-15 17:38:03

我国几千年的优秀种子孕育了粮食,也让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得以传承。然而到了现在,这些丰富的本土老种子却在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种子的商业化,以及被国外种子商全面垄断的现状。

农民们因为种子的“绝育”,而不得不每年都买种子,依赖国外的种子公司。难道农民们不能自留种吗?我们要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种子?

粮食安全也要种子安全!

有句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谁能控制了粮食,谁就真的控制了人类。

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可以基本可以达到常年在95%以上,储备了充足的粮食应对未来可能的意外,我国的粮食的价格和日常的供给也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只有粮食的自给率高也不意味着我们的粮食问题就彻底安全了,我们在粮食问题上有一方面依旧需要改进,那就是我们的粮食种子的自给率不够。

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多达7万吨以上的种子。农民的种子被“绝育”,农民的手中没有属于自己的种子,导致种子卡脖子的问题依然存在。

我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农业发展,曾经是有着丰富的本土种子的,这些种子在历史的变迁中和农民们的生活融合,更是滋润和哺育着当地的百姓。但是到了现在,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丰富的本土种子们却在这些年消失不见了。

为什么呢?

我们最初培育种子的方式是在丰收之后,人工将那些饱满又高产的种子挑选出来,留待下一季节作物的种植。即使是在饥荒年代,留下的育种也是不允许吃掉的,因为这些种子是明年的粮食。古人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延续了几千年的种植。

但是现在,我国的农民们已经不再是自己人工的留种,而是直接从市场中购买种子,同时购买的种子也是不能留种的“绝育”品类。农业的商业化让种子也商业化,开始追求作物的速度和产量,农民们开始购买种子,而国外的种子公司几乎是垄断了我们的育种。

我们面临的种子问题

在现在的农业领域,要想不断获得产量更高品相更佳的粮食,就得有丰富的基因库培育市场所需要的新品种,但是因为我们自己种子的基因库不够丰富,我们无法及时培育新的种子,而不得不依赖于国外的种子公司,这让我们的种子依旧面临着一定的卡脖子现象。

现在的种子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育种,而是杂合的种子。现在的种子虽然第一年种植的时候收获会非常好,但是如果我们继续用这些种子的育种种植明年的土地,就会导致产量很低,也就是说,杂合的种子不能再种植,否则到了第二年它的杂交的缺点就会被凸显出来。

特别是西兰花、菠菜、胡萝卜、茄子等蔬菜对国外种子的依赖度非常高,可以说一旦国外的种子公司断供给我们这些种子,那么我们将可能无法吃到这些蔬菜。

比如我们的西兰花,就因为自己的品种不够高,亩产量不高,只能向国外购买西兰花种子。还比如被誉为蔬菜之乡的我国山东寿光,每年也要花费几亿购买种子,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购买国外的种子。

外国种子公司为何能垄断?

从2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各地出现了农业的工业化现象,这种趋势被推行到各个地区,也开始蔓延到我国。随着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种植和生产追求机械化和高效化成为了大家的目标。

为了避免粮食危机,大家都在努力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在追求产量和种植速度的刺激下,我们粮食的种子也变得商业化,开始追寻新的品种,我国的很多优秀的本土品种不得不退位给杂交的种子,开始种植那些“绝育”品种。

为什么种子会变成只能种一季的“绝育”种子?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化,越来越多的大型农业公司开始出现,这些跨国大型公司兼并了那些小门小户,就连种子也开始被一些企业所垄断。

那些已经资本化的种子企业为了保护自己拥有的种子的知识产权,也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便企图控制农业的命脉,种子。

这些种子公司依靠着自己研发的“绝育”种子技术垄断种子的市场,同时他们又申请产权专利的保护,让农民们只能每年购买自己的杂交种子。而农民们不得不接受企业的定价和种子的来源,依赖这些种子企业,并在竞争中处于了劣势的地位。

比如美国从1930年开始就推行了植物专利和植物品种保护的措施,要求任何的个人和企业都不能侵犯自己的专利权,而且要想使用它们的专利种子,就必须付钱购买,这个购买的种子还只能是这一季的,不可以被使用到下一季中。

对这些跨国的种子公司来说,因为它们的种子是杂交的,农民们必须每年重新购买它们的种子。你不买新的种子,就无法确定今年种下的种子,到底会结出什么果。

也许农民想种的是萝卜,但是如果下一季不买新种,杂交种结出的就可能是番茄了。品种的特性无法得到保证,却正合了种子公司的意,这样它们就可以一直卖种子,业务和利益也可以一直维持下去。

那些消失的优秀本土种

事实上,这些种子企业的种子技术,有很多都是来自我国的本土种子技术。

比如我国曾经是大豆的故乡,一度处于世界垄断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随着世界上大豆市场的开放,西方的种子企业们研发出了新的转基因大豆,我国的大豆市场被影响,我国的大豆市场开始由出口转为进口大国,而我国那些优秀的本土种子也逐渐消失。

然而,这些种子企业的新大豆基因来源很可能是我国。早在二十世纪,西方的种子企业们就从我国偷偷窃取了乡村的野生大豆资源。他们把这些本土的种子拿回去进行研究,通过破解里面的高产基因培育新的种子,然后还申请了专利,最后再跟着市场的变化,将种子卖给我国。

我国的种子市场开始被这些跨国的种子占据,但是这些种子无法留种,要么是“绝育”,再种一季就没产量,要么就是和我们本土的种子有重叠,然后人家告我们侵权,要求我们赔偿知识产权费。到头来,我们只能高价购买人家从我们这里得来的“绝育”种子了。

除了大豆,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玉米,也因为跨国种子公司的杂交种,本土的那些优秀的老品种们也消失不见,随着而来的是“绝育”的种子,也当然没有自留种了。

就是这些种子企业的“绝育”种子们流入了我国,一面让我们丢弃原本优秀的本土种子,一面不得不依赖那些“绝育”种子,但是越是依赖这些种子,本土的品种就又丢的越多,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的农业也不得不被掌控在人家种子企业的手中。

我们的农民手中变得没有了自己的种子,就算是人家坐地起价,我们也不得不出高价购买这些育种。而我们就算是想自己留种子,打破对国外的种子公司的依赖,我们也暂时找不到办法,因为我们用的种子就是只能种一季的杂交种,就算是有心想留,也是没办法留种繁殖。

必须保护和利用本土种源

对种子在农业中的重要性,可以用“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这句话精确地概括了,面对我们的种子危机,我国已经注意到了这样的情况,这些年来,随着本土种子的消失和国外种子的进入,我们的农民依赖商业化种子的情况已经让我们警觉。

对我们国家来说,如何保证种子的安全问题必须值得重视,而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了生物育种的农业项目。要想推进我国的育种安全步伐,我们必须重视优秀的本土种质资源。

我国那些历经了充分的本土气候等自然环境才稳定保留下来的本土种子品种就像是一座老祖宗留下的基因宝库一样,它们是我们创造新的育种的珍贵宝藏,只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创新。

所以我们要想打破依赖“绝育”种子的困境,就必须保护和利用好自己本土的种质资源。种子企业的绝育杂交种子们不但让我们失去种植的原本优势,对粮食的安全构成威胁,更是让我们的植物多样性遭受了破坏。

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本土种质资源的保存,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创新,研发出环境适应更强,更有利于农民自主选择种植的好种子。

总的来说,种子作为粮食的芯片,是我们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我国的本土种质资源是农业进步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打破对外国种子公司依赖困境的好方法,我们要利用好这宝贵的资源,才能保证粮食的安全和质量,社会也才能更和谐的发展。

你见过我们的农民有过自留种吗?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打破对国外种子依赖的困境?

0 阅读:10
巧遇不舍

巧遇不舍

别当真,爱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