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提车,下午车企倒闭,这种戏剧性的一幕,真实地在极越汽车上演。公司先是遭遇Tech星球公开催债36万元,随后CEO发布内部信,坦诚公司正面临难关,需立即进入创业2.0时代。
所谓的创业2.0时代,实际上是大规模裁员,留下的人则需自费上班,12月的工资暂无着落。
好景不长,因生产资质问题,集度更名为极越,品牌管理和股权结构同步调整,吉利持股比例升至65%。尽管品牌战略调整被视为重新起航的信号,但销量低迷却为这一尝试蒙上阴影。
2023年10月,极越首款
量产车极越01上市,销量并不理想。9月,极越汽车第二款车极越07上市,月销量在10月达到3107辆的历史新高,但11月又降至2485辆。截至11月,极越累计销量超1.4万辆,在乘用车厂商中几乎垫底。
这场风波中,极越员工的反应尤为引人关注。有的主播在公司倒闭的消息传出后,放飞自我,用官号给自己的小号引流;有的则在线上直播时情绪崩溃,从卖力工作到失业的巨大转变让人唏嘘。
甚至有主播在面对网友的售后问题时,直接建议:“怕倒闭后没地方换配件的话,你就买两辆。”
极越汽车的复活,无疑给这场风波画上了句号。但背后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激烈竞争的当下,如何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边界在哪里?舆论和公众又该如何在类似事件中保持理性和对个人隐私的尊重?
极越汽车的生死逆转,不仅是一个企业个体命运的转折,更是对整个行业道德边界和职场伦理的一次深刻反思。
在舆论的漩涡中,我们应保持冷静,理性看待事件的发展,同时在关注企业动态的同时,不忘保护每一个个体的权益。毕竟,每一个员工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