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冒雨驶向郎木寺山上远端的天葬台,心情不免有几分忐忑。
刚刚,我们还在朗木寺看到了“食野之苹”的和善小鹿,此时此刻又要面对许多生灵告别滚滚红尘的天葬台,生命有的时候真的有几分魔幻啊!
据悉,这是甘南地区唯一开放的天葬台,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积淀,甘肃、青海和四川的许多藏民,除传染病以外的正常死亡,大都要在这里天葬。
我们汉族的丧葬文化总体感觉格调比较沉重,但是丧葬活动主要限于亲友们,一般的讲,来吊唁的人除了遗体告别之外也只能看到死者的遗照。
而藏族的天葬,则把人的视角焦点引向了逝者本身。
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即人死后要把尸体运到指定的地点即天葬台,让秃鹫等动物去吞食掉。
藏人推崇天葬,认为拿“皮囊”来喂食秃鹫这些动物,是一种最为尊贵的布施,并且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至高境界一一舍身布施。
他们认为,天葬不仅仅意味着实体肉身的终结,更重要的是还象征着虚空灵魂的一个全新开始,所以并不单纯的可悲。
文化的差异性,使藏族独特的丧葬文化,充满着神秘感。郎木寺天葬台景区对游客开放以后,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一看究竟。
我们在寺院观礼时,天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雨。待驱车赶往天葬台时,雨又大了些,视界不免有些迷离,以至于在后山绕了一段逶迤的弯路。
一路上空寂无人,我们的车感觉在一路上行,心却在往下坠,哗然落下的雨点似乎加剧了忐忑的心境。
驻车天葬台前的空地望去,脚下像个巨大的平台,眼前则是一座峰峦,在接近凸起与平缓接合部的地方,有一处黑黝黝的所在,应该就是“作业点”……
也许是因为雨天的缘故,我们没有闻到血腥味,也没有看清楚骸骨,也更谈不上争先恐后叼食尸体的秃鹫群……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生命的轮回和信仰的力量的幽思冥想,并且怀有一定的敬意。
尽管没有血腥,没有争逐,没有铿锵的声音,没有刀光斧影,但是此刻的静谧仿佛翻江蹈海!
雨中赶到天葬台时,邂逅一车,惊鸿一瞥间,见到有人在打着伞冒雨拍照。
匆忙间,我与一面之缘的旅友打了个含义模糊的招呼,对方不知是因为噤若寒蝉,还是沉浸在天葬的氛围中,竟然没什么反应,匆匆而去……
我在经过老爸辞世等事情后,也算是经历过生死,而且也自诩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此情此景总觉得后背凉嗖嗖的,仿佛被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推动着尽早离开这里。
彩色的经幡在雨中悬垂,大滴的雨点叩击着车窗呯然有声。返回的路上,大家沉默良久,谁也不愿先发出声音。
尽管这是一次“未遂”的观礼,但是相信它与我诸多“既遂”的观礼相比,都毫不逊色。
(图2、3、5、6为视频截图,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