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还是员工?这4种情况算劳动关系!

赵律师在南昌 2025-03-27 17:14:10
场景难题:跟着师父学技术,算不算公司员工?

小陈应聘到某中医馆学习推拿,与老板以“师徒”相称,每天工作8小时为顾客服务,每月通过社交平台领取固定报酬。半年后因薪资纠纷,小陈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却被拒绝:“你是学徒,不是员工!”——传统行业中,“师徒”关系常被模糊处理,普通人易陷入身份认定困境:是学艺还是打工?权益受损如何证明?

法律分析:认定劳动关系的4大核心标准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劳动关系成立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真实案例对比

案例1(认定劳动关系):

厦门黄某案:虽以“师徒”相称,但黄某每日汇报服务次数、参与分店管理、收取备注“工资”的转账,法院认定存在劳动关系。案例2(不认定劳动关系):

某汽修学徒案:学徒仅观摩学习,无固定工作时间,报酬为少量补贴,法院认定属培训关系。

法律依据:

核心条款: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

管理证据:考勤记录、工作指令(如聊天记录);

报酬证据:转账记录、工资条。

✅解决方案:3步证明“师徒”实为劳动关系1️⃣收集关键证据

必备材料清单:

工作指令:工作群聊天记录、邮件通知(如每日任务安排);

考勤记录:打卡记录、排班表(纸质或电子版);

报酬凭证:转账记录(备注“工资”)、工资条;

业务关联:服务顾客的记录、公司宣传资料(证明工作属公司业务)。

2️⃣区分“学艺”与“劳动”

劳动关系特征:

固定工作时间、接受严格管理;

劳动成果直接为公司创造收益;

报酬与工作量挂钩(如底薪+提成)。

师徒关系特征:

灵活学习时间,无强制考勤;

以观摩、练习为主,不直接服务客户;

报酬为象征性补贴(如交通费、餐补)。

3️⃣维权途径

⏰ 时效与流程:

协商:与公司沟通补签合同、补缴社保;

投诉: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提交证据;

仲裁: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工资、补偿等权益。

❓延伸问答

Q:没有书面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A:可提供工服、工牌、排班表、工作群聊天记录、客户评价等间接证据。

Q:工资通过现金或私人转账,算有效证据吗?

A:算!需结合其他证据(如转账备注、公司账目记录)形成证据链。

Q:学徒期被要求免费干活,合法吗?

A:不合法!若存在实际劳动,应支付报酬(参考最低工资标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