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晚上被称为“宵”,而正月十五作为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所以就被称为“元宵节”。
在明朝时期,元宵节更是与春节、中秋齐名的第三大传统节日,而向来重注好彩头的中国人,也用上千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了很多关于元宵节的注意事项。
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5个属相要躲月”,那今年这5个属相分别是谁?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小正月,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从古至今,它的历史已有约2000多年。
相传,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将正月十五定为燃灯祭祀太一神的节日,所以从汉代制定“太初历”后,正月十五就成为了重大节日。
到了唐朝,元宵节成为了法定之事,并且逐渐普及到了民间,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再经过宋朝的推行,元宵节又加入了许多文艺元素,比如燃灯放焰、喜猜灯谜等民宿活动,所以到了明清时期,元宵节就成了跟春节齐名的传统节日之一。
不过,2025年的元宵节似乎有些特殊。
众所周知,元宵节当晚除了要赏花灯、猜灯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出门赏月。
但自古以来都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这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速度不恒定,导致满月的时间不固定。
而且,农历月份是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划分的,而月亮的盈亏周期与公里月份并不吻合。
再加上,从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间隔约为29.6天,而农历月份则有30天和29天之分,所以当某一个月的十五出现满月之后,下个月的满月就会推迟一到两天。
不过,根据《2025年太阳时差表》推算,在今年的元宵节那天,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之差达到一年中最大的负值,为-14分钟11.47秒。
所以,在2.12元宵节这天,无论你在哪里看到的圆月,都是全年中最晚的一天。
当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无法控制月亮的残缺与否,但仔细了解古人留下的生活经验,却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趋吉避凶。
首先就是要牢记:“做3事、忌4事,5个属相要躲月”,那这5个属相分别是谁?3事、4忌又分别指什么事情?
这第一个要做的事情,自然就是吃元宵。
相信很多人都以为“元宵就是汤圆”,但其实两者根本就不是同一种食物。
元宵通常是“滚”出来的,它是将馅料蘸水后放进糯米粉中摇晃,使馅料表面粘上糯米粉,经过多次反复,直到馅料变成圆球状,就成为了真正的元宵。
而汤圆则是将馅料包入面团当中,所以两者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元宵表面粗糙、汤圆表面光滑。
吃元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民间流行一种名叫“浮元子”的食品,这种食品的形状是圆的,象征着团圆和同意,所以深受百姓们的青睐。
经过上千年的传承,浮元子就变成了现在的元宵,而它的寓意也从家庭上升到了社会层面,代表社会和谐团结。
第二个要做的事情,就是赏花灯。
相传,汉武帝在位时,他的宠臣东方朔为了帮助一个名叫元宵的宫女逃跑,设计让汉武帝下令全民放灯。
所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欣赏五彩斑斓的花灯,从而给宫女制造了逃跑的机会。
到了现如今,赏花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它不仅代表着驱邪避灾的力量,在赏花灯的过程中,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仅如此,花灯的制作过程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只会和创造力,从简单的纸灯到复杂的宫灯、走马灯,那精美绝伦的花灯都展示了民间艺人那高超的技艺。
这第三个要做的事情,就是“躲月”。
俗话说:“正月十五元宵节,5个属相要躲月”,这第一个要躲月的属相就是这年对应的生肖,因为民间有着本命年犯太岁的说法,而2025年是蛇年,所以属蛇的在十五这天要躲月。
至于其他4个要躲月的属相,他们就分别对应了与生肖蛇有着“刑、害、冲、破”关系的属相。
计算的方法非常简单,首先十二生肖分别对应着自己的顺序:子鼠为1、丑牛为2、寅虎为3、卯兔为4、辰龙为5、巳蛇为6、午马为7、未羊为8、申猴为9、酉鸡为10、戌狗为11、亥猪为12。
如果两数相减为2,则为“相刑”,就像蛇是6,6减4等于2,所以属兔的就要躲月。
如果两数相减为1,则为“相害”,那就是6减5等于1,所以与5对应的龙也要躲月。
如果两数间隔为6,那就是“相冲”,所以与12对应的亥猪也要躲月。
最后一个“相破”,则是用本命年生肖加3,得到的数字就是要躲月的属相,那么最后一个属相就是申猴。
这第一件事情就是忌讳家里的米缸、水缸、灯油是空的。
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中,这三样东西代表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米缸不空代表粮食充足、水缸不空代表用水充足、灯油不空则代表光明常在。
这三者的充盈,构成了一个稳定幸福的家庭,所以在元宵节这么重要的节日里,人们都会早早地将这三种容器填满,这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突出了中国人居安思危的生活智慧。
第二件要忌讳的事情,就是剪发和洗头。
自古以来都有“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元宵节这天还没有出正月,所以就不能理发。
还有一种说法是,“头发”的“发”和“发财”的“发”是同一个字,如果这天剪头和洗头的话,将意味着财富流失。
第三件要忌讳的事情就是避免争吵和杀生。
在一个家庭中,争吵是破坏和谐的直接因素,在元宵节需要营造一个喜庆的氛围,如果发生争吵就会为家庭带来不详之气。
至于杀生,它被认为是种不吉利的举动,会破坏元宵节的祥和气氛,甚至会影响新一年的运气。
这最后一个要忌讳的事情就是睡懒觉和闭门不出。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离不开祖祖辈辈的辛勤努力,而早晨作为一天当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应该去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而不是赖在床上。
这样不仅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还很有可能让人错过重要的事情,这显然不利于接下来的发展,与中国人居安思危的智慧背道而驰。
随着时代变迁,虽然现代的只是更加科学、社会的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但作为古人流传下的生活智慧,元宵节的3做、4忌、5躲月同样有着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