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周总理坐在栏杆上笑得特别开心,跟22个电影演员拍了张合影,其中有个拿着扇子的男人叫陈强,他就是后来喜剧大师陈佩斯的爸爸,这张照片背后藏着一个演员的故事。
陈强从小就喜欢表演,13岁就参加抗日救亡演出,那时候他站在台上表演的样子让观众都拍手叫好,谁也没想到这个爱表演的少年后来会成为让观众又恨又怕的黄世仁。
在战争年代,陈强跟着革命队伍到处演出,他的表演水平越来越高,1938年终于进了鲁迅艺术学院学表演,这一步让他真正走上了专业演员的道路。
1945年的时候,歌舞剧《白毛女》要开拍了,导演让陈强演黄世仁,他一开始特别不愿意,还跟导演说演了坏人可能这辈子都找不到对象。
为了把黄世仁演好,陈强下了很大功夫,他到处打听地主恶霸的故事,把这个角色在心里琢磨了好多遍,最后演出来的效果特别真实。
陈强把黄世仁演得太像了,观众看完戏就把他当成了真的坏人,有次在怀仁演出,观众用苹果把他砸得眼睛都青了。
更吓人的是有一次在部队演出,台下一个士兵情绪特别激动,举起枪就要打他,要不是班长及时发现,陈强可能就出事了。
这种事情发生多了,陈强心里特别难受,其他演员演戏出名都成了大明星,他倒好,成了坏人的代名词,不过好在大部分观众还是分得清戏里戏外。
1962年,陈强和其他21个演员一起被评为优秀文艺工作者,周总理接见他们的时候,特意安慰陈强说辛苦了,陈强却说演坏人也是为人民服务。
陈强后来有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陈布达,小儿子就是后来的喜剧演员陈佩斯,这名字是因为他在布达佩斯学过戏剧。
1979年,陈强带着儿子陈佩斯一起演《》,这成了陈佩斯进入演艺圈的开始,后来父子俩还一起创。
八十年代的时候,陈强和陈佩斯一起演喜剧,这段经历对陈佩斯影响特别大,为他后来成为喜剧大师打下了基础。
到了2000年,陈强还在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里演了角色,2011年又参演了《东方》,一直到2012年去世,他都没有停止表演。
陈强的一生都在演戏,从年轻时的抗日演出,到演黄世仁被观众误解,再到晚年和儿子一起演喜剧,他用表演诠释了不同的人生角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演员不管演什么角色都是在为观众服务,就像陈强说的那样,演坏人也是为人民服务,这种职业精神值得我们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