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我想起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一共死了两次,一次是1936年10月19日,一次是他的文章从语文书中删除。
每一个受教育的国人都蒙受过鲁迅的阴影,甚至是噩梦。但无论你有多讨厌他,都不得不承认,鲁迅先生的思想是深刻的,是伟大的。
那么,鲁迅先生的文章从语文书中删除,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人不再需要深刻?
我的答案是:是的。
01.
这个问题的缘起来源于这几年我的思考,也是我自己的切身转变。
昨天我写了一篇关于对大众热衷考公务员的思考文章,为了博取阅读量,转发到朋友圈时,耍了点心机,故意贴上一句话,说年轻人考公务员是社会最大的悲哀。
但其实,我的文章立意完全是反着来的,而有朋友正是冲着这句话来的,结果发现不对,最后评论说,原来以为作者是个愤青,却发现不是。不信的话可以翻翻昨天的文章。(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考公务员?)
我是极其崇拜鲁迅的,看完过他的文集,模仿他的文风写杂文,算是深受其影响。但与其说,我是深受鲁迅的影响,不如说是受整个语文教育的影响。
据我现在回忆,当初的语文教育,大多侧重讲对这个社会的反思、对国人劣根性的批判,是一种负面的指向。后来我也学会了这个调调,喜欢“批判”,说什么“国民劣根性”,被人称之为“愤青”。
“愤青”这次词什么时候变臭的呢,大概也是这个时候。我们发现,经历过这种特色的语文教育,大家学会以一套思想深刻的话术,都会扣上一些大帽子,什么“民族的悲哀”“社会的不幸”“浮躁的社会”比比皆是,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种论调的滥觞。
(但是真正的缘起在哪里呢,实际上要追溯到那个十年)
所谓的“深刻”已经不是深刻,而是演化成一种对社会的抱怨和戾气,演化成一种人云亦云的“肤浅”,它已经令人可恶。
02.
人们不再需要深刻,甚至开始讨厌深刻,除了它已经彻彻底底的变异,还有,是社会发展的阶段变了。
中国人的思维一向都是偏向批判而忽视建设。因此,当鲁迅式批判思想喧喧闹闹盛行了几十年,大家也都腻了。
“深刻”无益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无益于解决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它就会被人丢弃一边。
我们试想,社会的碰瓷现象、破坏共享单车事件、各种黄牛屡屡出现,你不去思考如何用法律去制裁,而是慨叹人心不古,这就是迂腐不堪。
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去批判人性,而是尊重人性、引导人性;我们需要的不是深刻,而是实用。这些在那些身处食物链顶端、身处象牙塔之中的专家眼中的肤浅,正是每个普通人的“深刻”。
这是个物质富足的时代,也是急剧转型的时代。有人说,现在的中国有点像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我是赞同的。回归于“人”最根本的属性,让人成之为人,其他的大帽子都可以扔掉。
03.
胡适先生说,少谈点主义,多说点问题。
国人不再需要“深刻”,不代表反智。不代表你可以不用读书,可以为了财富任意妄为,不代表你完全可以成为物质的奴隶。
中国目前的风气,确实是有些失衡。因为回归到人的本性上来了,欲望就会杂生,搅得整个氛围乌泱泱的像个大工地,而不是所谓的礼仪之邦、文化大国。
所以近两年开始提倡起传统文化,诗歌兴起,大约也是想正一正风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