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通过武汉的水泥航母,能得知中国下一代航母的舰岛长什么样。那么通过位于山东某地的航母训练基地的模拟甲板标线,就能得知中国下一代航母长什么样。
近日德国军事专家鲁普雷希特的X文配图显示。中国第2艘弹射航母的飞行甲板,可能与福建舰的飞行甲板大同小异。但是19舰斜角甲板前段收窄角度有所减小。
鲁普雷希特报道配图
相关图片中能够看出,斜角甲板前段收束角度调整后,斜角甲板长度增加幅度也就是十米上下。这点调整对停机位数量没有丝毫的影响。但是斜角甲板收束角度的降低,让着舰的舰载机有了更多的调度空间,地勤能够更加从容的将舰载机从降落跑道末端拖至停机区,提升舰载机回收效率得以提升。
鲁普雷希特报道配图
除此之外福建舰的模拟甲板没有任何的变动。就连右舷的原吊机位的缺角都没有填补。对于已经服役的福建舰而言,想要增添这么一块布丁需要拆掉多个分段,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因此会修改外飘的不会是福建舰。
而整体不变,细节微调恰是大型水面舰艇系列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基辅到巴库的调整非常多,基洛夫干脆一舰一型,画到蒙圈)。因此福建舰模拟甲板布局的微调,很可能在模拟19舰的甲板,若是模拟20型核航母的话,干脆重画一个不好么?反正跑道是现成的,重画一下,也就费点油漆钱。
并且外飘甲板收窄角度的降低,体现的正是人民海军航母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辽宁舰服役初期,一号、二号起飞位中间的4台弹药升降机并未启用,所以4台弹药升降机边缘并未喷涂警示线,使用数年之后,这些弹药升降机才画上警示线,正式启用。
服役之初的辽宁舰
实际上很多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不被认为是问题,只有航母使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发现某些设计成为了阻碍航母舰载机出动与回收效率进一步提升的瓶颈,直到这时一些问题才会暴露出来,并逐步得到解决。
从中途岛到福特的过程中,美国航母舰面布局,虽大同小异,但也在不断优化与调整。左升降机位置从外飘甲板前部,挪至外飘甲板后部,外飘甲板收窄角度不断的减小。升降机外形不断变化,舰岛位置挪来挪去,斜角甲板与轴线甲板的倾角也在稳步降低。迭代至福特时,美国海军更是在弹药升降机上下功夫,希望通过一站式保障的设计,以进一步提升美国航母的舰载机出动率。
辽宁舰服役之时,航空舰桥还是库兹涅佐夫同款的小舰桥,2018年二保时,切掉了小舰桥,换上了山东舰同款的比较宽敞的航空舰桥。山东舰舰桥的增大也是因为人民海军在辽宁舰的使用过程中发现,航空舰桥小了着实不够用。
此外,辽宁舰服役之时,斜角甲板前端的红旗十防空导弹后方直接就是飞行边缘。而在辽宁舰二保之时,红旗-10后端增设了一块小小的挡焰板,这块挡焰板能够防止导弹发射时的碎屑被喷到飞行甲板上,降低防空作业对航空作业的影响。山东舰首保时也增加了这块挡焰板,福建舰更是增加HQ-10平台与飞行甲板的高差,彻底解决了碎屑、废气对航空作业的影响。
此类的调整,还有舰岛侧面的舷号;由黄虚线变为黄白线的起飞线;由白虚线变为黄白起飞线的降落跑道中线;更换材质的拦阻索、原先没有后期增设的阻拦网、为了提升损管效率而进行分色处理的各种管路;舰桥窗户面积增大;后甲板SA-N-9平台被填平至飞行甲板高度;用于延长拦阻索接头寿命的8块护板……
斜角甲板收窄角度的降低,也是如此。航母之上这些细微之处的修改,正是中国海军在实际使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体现。随着人民海军航母用的越发娴熟,也许下下一艘或者下下下一艘航母上,就会取消航母的停机位标线,歼35就能将屁股伸出飞行甲板了。
19号舰的甲板应该增加10米长度,使右挡焰板和升降机错开。
中国下一代航母的斜角甲板收束角度的调整是否能提升舰载机回收效率?
有没有可能这就是18的?
一个大胆的设想,难道不会是为了给两栖攻击舰设计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