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里微 图/何贵民
井陉人大都知道这段民谣:北寨桥,南寨阁,青石岭上大石坡;下了坡两固底,威州川里稻地多。民谣中的青石岭,是指青石岭村,村庄因青石岭而得名,其隶属井陉县北正乡,距石家庄市区约40公里。而青石岭上的“大石坡”,实际上指的是一段长约千米,用青石铺就,建成历史逾2000年的古驿道。正是因为探访这段古驿道,我们一行人与青石岭村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
【青石岭——秦皇古驿道北路要隘】
2006年出版的《井陉县志》有这样一段话:“青石岭为北路要隘,岭东有青石铺成的道路,路侧崖上有北宋时的题刻。”古驿道向西接“东天门”,东接“土门关”。据考证,这里也在韩信“背水一战”的古战场范围内。
古驿道路基宽丈二有余,宽阔、平坦、坡度平缓,路两边砌有路沿石。大块青石铺就的路面上残留有车辙的磨痕和马足的印迹,虽经岁月流转,石板依然光滑。那些千百年来人踩马踏形成的自然磨痕足以证明,这是一条通行车马的“驰道”。大石坡的这段古驿道,每丈许就安排有一条横向防滑石槛,就像现在的减速带。据老乡讲,这是为上坡时停歇和下坡时防滑而专门设计的。年复一年的雨雪风霜,使古驿道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但石槛上的车辙印,似乎在向我们讲述当年秦始皇由此经过时那一番繁华景象。
【村口的关阁】
青石岭村村口矗立着关阁一座。关阁气势雄伟,门洞上方的石匾额上刻有“青石官各(同“阁”)”四个大字。要知道,明代以前直至汉代,这条古驿道是条官道,用个官字很正常。
【隐秘而安详的石头村落】
青石岭村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整个老村几乎没有现代建筑,民居大都为石头建造,房子是石头盖的,街道也是石头铺的。厚实的石墙用巨石砌成,自下而上呈窑洞形状,让人不禁感叹古人建筑工艺的精湛。住在这种房子里,冬暖夏凉,十分舒适。老村里的房屋,全是历史有几百年的石头老屋,最年轻的建筑也有百年高龄,这些房屋几乎全部用大块方石建成。老村子里满是没落的景象,村里的一些古院落大都荒废已久,有的已经坍塌。向小街深处走,曲曲折折,都是向上的缓坡,石头路的缝隙间,长出了青绿杂草。走在青石岭村的街头,我们见到各种石头做的生活用品:石碾、石磨、石槽、拴马桩……
村子里中最吸引我们的,则是相向耸立的戏台和驿站。戏台有着500余年的历史,经过了风吹日晒,戏台的屋顶已经部分坍塌,裸露在外的柱子依旧坚强屹立着。戏台对面,就是驿站改成的“全神庙 ”,赑屃驮着的高大石碑,就是从永福寺移过来的“永福寺重修石碑”。
面对即将没落的村庄,和常年失修的古戏台、古驿道等历史遗迹,去年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近年来,各地都在关注农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但这里仍然是一副原始的模样。这里的人民依然贫困。村干部们积极和村里的退休回乡干部王老爷子等人商量,发起了拯救维修行动,希望通过旅游开发等,带动村民逐渐脱贫致富,面对资金短缺的瓶颈,村里虽经多方筹措,依然是杯水车薪。由于该村的秦皇古驿道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文物,在保护性抢救维修方面面临着制度上的制约,因此,他们急需有关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也希望一些资金雄厚的企业和企业家,到村中考查,联合开发。
【结】
文献记载,上古时期,周穆王姬满(穆天子)乘着八骏西征,就是从青石岭这里出太行,临滹沱,迤逦西行,前往昆仑山,拜见女神西王母,留下了一曲千古传奇。秦始皇嬴政东巡,也是从青石岭这里出山,前往山东蓬莱寻仙,留下了这条“秦皇古道”。
同行诸君入深山,访古道,神思千载,心游万仞,好不快哉!于是得诗四句:
春气缭绕时,兄弟古道行。
秦皇当时意,岁月铸峥嵘。
坡也看不到;字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