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周总理得知任辅臣遗孀尚在人世,叮嘱秘书:给她终生高干待遇

小小香 2024-12-11 18:03:09

58年周总理得知任辅臣遗孀尚在人世,叮嘱秘书:给她终生高干待遇

1958年的一个春日,中南海西花厅里飘来阵阵饭香。周恩寿一家正和周总理共进午餐,席间闲聊时提起了一位名叫潘娘的保姆,说她之前在一户姓张的人家做工。

"是张含光家吗?"周总理突然放下了筷子,神情专注地问道。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周总理的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她是任辅臣烈士的遗孀啊!"

任辅臣是谁?为何周总理对这个名字如此动容?而这位默默无闻的张含光,又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

一、少年夫妻 命运多舛

1884年的辽宁铁岭,一个叫任辅臣的孩子呱呱坠地。彼时的铁岭,已经成了沙俄势力渗透的重要据点。任家祖辈以务农为生,到了任辅臣父亲任有德这一代,家里有了十几亩薄田,日子虽不富足,但也能勉强度日。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889年夏天,铁岭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任家的田地被洪水淹没,颗粒无收。任有德带着一家老小搬到县城,靠着卖掉剩余的田产,开了一间小杂货铺。

在父亲的苦心经营下,任家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任辅臣也因此有了读书的机会,考入了当地最好的新式学堂。这所学堂的几位老师都是留日归来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教授新学问,还给学生们讲述世界大势。

1899年,一个改变任辅臣命运的机会来了。沙俄为了修筑中东铁路,在铁岭四处招募员工。15岁的任辅臣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应聘成为了一名书记员。在沙俄当局工作的两年里,他不但学会了俄语,更亲眼目睹了沙俄对中国人民的欺压。

正当任辅臣准备辞去这份工作时,父亲任有德却找到他,说起了一桩早就定下的婚事。原来十年前的一个秋日,任有德在集市上结识了一位手艺精湛的泥塑匠人张福来。两人相谈甚欢,酒酣耳热之际,便给儿女定下了娃娃亲。

"这是封建陋习!"任辅臣当场表示反对。但在长辈们的一再坚持下,他勉强同意先见上一面。

不曾想,这一见竟成了终身。张福来的女儿张含光不但容貌秀丽,更难得的是能读书写字。原来张福来虽是手艺人,却深受维新思潮影响,不但让女儿读书识字,还教会了她制作泥塑。

1901年冬天,在两家人的见证下,任辅臣和张含光举行了婚礼。婚后的张含光不负众望,不但将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还跟着丈夫一起钻研新学问。她成了当地少有的"新式女子",不缠足、爱读书,常常和丈夫探讨时事。

婚后不久,任辅臣考入了沈阳警员教练所。每逢放假回家,两人就在灯下读书、谈天说地。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贫,却充满了希望。然而这对年轻夫妻却不知道,更大的考验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二、革命生涯 并肩作战

从警校毕业后,任辅臣被分配到铁岭警察署工作。表面上,他是一名普通的警察,实际上,这份工作让他有了近距离观察沙俄势力的机会。

1904年的一天,任辅臣在巡逻时遇到了一起令人愤怒的事件。几名俄国士兵正在抢夺一户中国农民的粮食,任辅臣挺身而出阻拦。就在双方扭打之际,一名叫瓦夏的俄国军官出现了。令人意外的是,瓦夏不但制止了手下的无理行为,还主动向农民道歉。

事后,瓦夏找到任辅臣,两人谈了很久。原来瓦夏是一名布尔什维克地下党员。通过瓦夏的介绍,任辅臣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并很快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的秘密组织。

张含光对丈夫的变化看在眼里。每到深夜,家里总会来一些说着生硬中国话的俄国人,他们和任辅臣低声交谈,有时还会留下一些俄文书籍和传单。张含光不但没有阻止丈夫,还主动学起了俄语,帮忙翻译文件。

1909年夏天,沙俄当局破获了一个地下党组织,任辅臣的行踪也暴露了。一天傍晚,当任辅臣在后院的木桶里洗澡时,几名被收买的土匪突然开枪射击。

子弹击中了任辅臣的胸部,右手也被射穿。但他凭借警察的格斗技能,在负伤的情况下还击,打死了一名土匪,其他人仓皇逃窜。张含光闻声赶来,用白布简单包扎后,连夜将丈夫送到了医院。

然而危机并未解除。第二天,张含光发现医院来了几名可疑的俄国人,打听任辅臣的病房。情急之下,张含光找来针线,连夜赶制了一件白大褂。第二天一早,她穿上白大褂,假扮护士混入医院,趁着换班的空档,用床单将丈夫背了出来。

两人躲到了瓦夏安排的地下党安全屋。在那里,张含光一边照顾丈夫养伤,一边学习医护知识。这段经历不但没有吓退这对革命伴侣,反而让他们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

伤愈后的任辅臣不能再以警察身份活动,转而投身地下工作。他和张含光将家里改成了秘密联络点,为地下党传递情报。张含光更是以贤妻良母的形象作掩护,将重要文件藏在针线盒底下,把密信缝在衣物夹层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任辅臣接受党组织指示,以华工管理员的身份,带领两千名中国工人前往俄国。临行前,他对张含光说:"你带着孩子们在家,不要跟来。"

谁知一年后,张含光带着三个孩子,跋山涉水来到了俄国。她说:"革命的道路要一起走。"从此,这对革命伴侣在异国他乡继续并肩战斗。

三、踏上征程 远赴异国

在俄国的工地上,华工们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们住在简陋的木棚里,每天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连基本的劳动保护都没有。任辅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多次向工地负责人提出改善华工待遇的要求,却总是碰壁。

就在这时,张含光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了。面对恶劣的生活条件,她没有一句怨言,反而开始组织工人家属互帮互助。她带着一群妇女上山采野菜,研究哪些可以食用,哪些有毒。很快,她就总结出了二十多种可食用的野菜,大大改善了工人们的伙食。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张含光还在木棚区设立了一个简易医疗站。她把在东北学到的医护知识教给其他妇女,组建了一支医疗小队。遇到小病小痛,她们就用草药治疗;碰到重病号,张含光就自掏腰包送他们去大医院。

在工人中间,任辅臣夫妇很快就赢得了威信。1916年春天,任辅臣秘密组织了一场大罢工,要求改善劳动条件。罢工刚开始,就被俄国矿主发现。任辅臣被抓进了监狱,面临重刑。

张含光立即行动起来。她找到了当地八名有声望的华侨,凑了两麻袋卢布,四处打通关节。同时,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也发动群众声援。在多方努力下,任辅臣终于重获自由。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形势急转直下。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号召下,任辅臣组织两千名华工组建了一支武装力量,被称为"中国团"。这支部队作战英勇,屡建战功,后来被改名为"红鹰团"。

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红鹰团"的战士们英勇无畏,令敌人闻风丧胆。他们不但为十月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工人的力量。苏维埃中央特意为"红鹰团"发来嘉奖电报。

1918年冬天,战事进入最激烈的时期。在一次短暂的休整中,任辅臣回到后方看望家人。他将自己的证件和勋章都交给了张含光,说这些东西也许将来能用得上。

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天,"红鹰团"在一列军用列车上休整时,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任辅臣指挥部队奋起反击,但寡不敌众,最终壮烈牺牲。

噩耗传来时,留守的战士们群情激愤,要推举任辅臣的大儿子继任团长,重返战场为团长报仇。但张含光擦干眼泪,对战士们说:"红鹰团是布尔什维克的部队,团长人选应该由军部决定。"这番话,显示出一个革命者遗孀的胸襟。

四、坚守初心 默默付出

任辅臣牺牲后,苏维埃政府特别关照这位革命烈士的家属。张含光一家被安置在莫斯科红场附近的一栋住宅里,还配备了一个警卫班专门负责保护。尽管当时莫斯科物资紧缺,但他们家的生活供应从未中断过。

列宁得知任辅臣的牺牲后,专门派人了解他家人的情况。在得知张含光有回国意愿后,列宁亲自邀请他们到克里姆林宫做客。在会见时,列宁通过翻译对张含光说:"任团长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苏维埃政府永远不会忘记。希望您能留在苏联,让孩子们在这里成长。"

但张含光婉言谢绝了这份好意。她提出要回国照顾双方的父母,这个理由让列宁也无法再多加挽留。临行前,列宁特意为张含光一家签发了一份通行证,并派专人护送他们回国。

1919年深秋,张含光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铁岭老家。那一年,她刚满37岁。从莫斯科带回来的大量卢布,在中国成了一堆废纸,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并不承认苏联货币。

面对这样的困境,张含光开始变卖首饰度日。等到首饰卖完,她就靠着给人做女红维持生计。白天,她在针线活中度过;晚上,她就教孩子们读书认字,还常常给他们讲述父亲的事迹。

任家的老人们都上了年纪,需要照料。张含光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还要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她从未向任何人诉说过苦楚。在乡亲们眼里,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寡妇,没人知道她曾是一位英勇的红军战士遗孀。

张含光把任辅臣留下的证件和勋章仔细收藏起来,但从不轻易示人。她总是说:"活着的时候要做实事,人走了就让他安安静静地走。"每当有人问起任辅臣的事,她也只是简单应付几句。

就这样,张含光在平凡的日子里默默坚守了近四十年。她亲手将任辅臣的父母送走,又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大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志向,后来参加了革命工作;小女儿成了一名教师,经常资助贫困学生;次子则继承了外公的手艺,成为了一名工艺美术师。

这样的日子本该就这么继续下去。如果不是那次周恩寿家的保姆偶然提到,或许这位为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英雄遗孀,就会这样默默无闻地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世人永远不会知道,在东北的一个小城里,还有这样一位为革命付出了一切的女性。

五、晚年岁月 功成名就

听闻张含光的消息后,周总理立即派秘书前去探望。秘书带回的情况令人感慨:这位革命烈士的遗孀住在一间普通的平房里,家具简陋,但收拾得很整洁。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那是任辅臣生前最后一次与家人的合影。

周总理当即决定,要给予张含光高干待遇,安排她到北京养老。但张含光却婉言谢绝了:"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老邻居们都很照顾我,我过得很好。"

1959年春天,统战部的同志专程来到铁岭,再次向张含光转达组织的关怀。这一次,他们带来了任辅臣当年在苏联的一些照片和文献资料。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印证了张含光多年来默默保存的那些证件和勋章的价值。

当年在莫斯科,列宁接见张含光时曾说过:"任团长是我们共同的战友。"如今,新中国也没有忘记这位英勇的革命先驱和他的家人。组织上多次派人来看望张含光,但她始终坚持过自己简朴的生活。

1973年底,年近九旬的张含光身体每况愈下。这一次,她终于答应了组织的安排,来到北京就医。医院给她安排了特护病房,最好的医疗团队轮流值守。统战部的同志们隔三差五就来探望,有时还会带来一些老同志,和她聊聊往事。

在病房里,张含光终于讲述了更多关于任辅臣的故事。比如那次从医院逃生时,她是如何一针一线赶制出那件救命的白大褂;又比如在莫斯科时,列宁是怎样亲切地接见他们一家。这些往事,她藏在心里整整五十多年,直到此时才slowly娓娓道来。

1974年春天,张含光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消息传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表示哀悼。中央专门为她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追悼会,参加追悼会的有当年"红鹰团"仅存的老战士,也有张含光在铁岭的老邻居。

按照张含光生前的遗愿,她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与其他革命先烈一起长眠于此。在她的骨灰盒里,放着一枚当年任辅臣获得的勋章,这是她在世时最珍贵的纪念。

如今,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墙上,镌刻着张含光和任辅臣夫妇的名字。每年清明时节,总有人来此献上一束鲜花,缅怀这对为革命事业付出毕生心血的革命伴侣。

0 阅读:22

小小香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