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不过这话仔细想想,其实是最不对等的事。
别误会,这这里说的 “不对等”,可不是 “不公平”。
“不对等” 是明摆着的事实,而 “不公平” 更多是个人的主观感觉。
父母养孩子的时候,孩子正茁壮成长;等子女赡养父母,父母的身体和精力都在走下坡路。
这是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也让 “养小” 和 “养老” 从根本上没办法完全对等。
但这种不对等不能简单说是错的,它更像是一道复杂的伦理难题,需要全社会一起想办法解决。

“养小” 和 “养老” 的差别,从时间的角度就能看出来。
父母养孩子的时候,花的每一分钱、每一份心思,都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回报。孩子学会走路、开始说话、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这些成长的关键节点,都让父母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了意义,充满希望和成就感。
可赡养老人就不一样了,子女面对的是不断 “走下坡路” 的情况。
父母的身体越来越差,记性也不如从前,有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全天照顾。
这种变化不光是身体上能看到的,对子女的心理也是一种折磨。
有个朋友讲起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症母亲的经历,说:“她不记得我是谁了,却还记得我小时候爱吃糖。有时候把我当成陌生人骂,可半夜又会哭着喊我的小名。”
这种又爱又无奈的感觉,让子女既要承受道德上的压力,又要忍受情感上的煎熬。

现在中国养老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七八十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常常是由五六十岁的子女照顾。
这一代子女大多出生在 60 - 70 年代,他们自己也不轻松,面临退休、生病、子女成家等各种难题。
有位 55 岁的读者留言说:“父亲瘫痪在床,我每天要给他翻 6 次身,结果自己腰椎间盘突出,路都走不了;他半夜不睡觉折腾人,我高血压头晕还得强撑着。我不敢生病,更不敢死,因为儿子刚工作,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
更麻烦的是,这一代父母和子女之间,还存在一些没解决好的问题。
很多父母在过去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把孩子养大就算完成任务,到了晚年却希望得到子女细致的关心和情感回应。
而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有些委屈没得到父母理解,在照顾父母的时候,这些情绪就可能变成隔阂。
这样一来,“养老” 就不只是照顾生活那么简单,还得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以前讲的孝道,是建立在孩子多、一家人住在一起的基础上。但现在孩子少了,大家又都往城市里跑,这种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独生子女夫妻可能要照顾 4 位老人,而且根据 2023 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在一线城市,有 70% 的老年人没办法和子女住在同一个城市。
还有更深层次的矛盾,就是社会支持跟不上。
比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大医院里全是给父母排队挂号的子女,可社区里能提供临终关怀的床位却少得可怜,还不到 3%。
专业护工也不够用,全国有证的养老护理员只有 50 万人,但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超过 4000 万,而且护工的工资还普遍比餐厅服务员低。
另外,很多人的观念还比较落后,觉得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就是不孝顺,却没想到让没有专业知识的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能会对老人更不好。

要解决 “养小” 和 “养老” 不对等的问题,得从多个方面努力。
从家庭角度来说,要接受自己能力有限,别总觉得不做到完美就是不孝。可以请专业的人来帮忙,比如买居家护理服务,或者用智能设备随时关注老人情况,这样能减轻心理负担。
社区也能出份力,提供 “喘息服务”,让照顾老人的子女能有时间休息一下,回归正常生活。
从社会层面看,要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把养老的费用由大家一起分担,别都压在个人身上。

最后,我们得重新理解什么是 “孝道”。
陪着生病的父母度过最后的时光,不一定是为了报答养育之恩,更多的是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其实是一场不对等的生命接力。
父母养孩子的时候,迎来的是充满希望的新生命;
子女赡养父母的时候,面对的是逐渐老去的暮年。
真正文明的社会,不是追求绝对的公平,而是在承认这种不对等之后,还能通过制度和人性的关怀,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