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许世友迎接叶帅,问了好多事叶帅笑而不语:明天到你家里谈

红色天空录 2024-02-19 10:24:16

1973年12月,毛主席的一声令下,解放军八大军区司令员实行对调,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在广州生活工作了6年之后,许世友受命调任军委常委。

但他以身体不好为由,向中央提出不再工作,也不进北京,于是他来到了南京休息养病,中央表示了同意。

在他回到南京的那一年,见到了叶帅,问了他好多事情,叶帅却笑而不语说道:“明天到你家里谈。”那么,他们之间谈了什么呢?

许世友在广州

1973年12月,原本是董必武的住所广州留园7号,许世友成为了新主人。除了开会外出之外,许世友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并且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这里生活工作。

1976年许世友70岁大寿,儿子许光专门从乡下前来给老父亲过生日。在这里,爷俩也聊了许多心里话。

这天晚上,许世友问他奶奶的坟墓修得怎么样?高不高?

对于许世友来说,他最对不住的就是母亲。

当年,母亲病重的消息发到部队之后,他却因军务不能前往。

在母亲下葬的那天,他也没有送别,这让他非常对不起母亲,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事到如今,他还没能到母亲的坟前拜一拜。

许世友平常不苟言笑,但在儿子面前,他还是忍不住流露出了对母亲的想念:“我现在真的很想回家,看看你奶奶的坟头,添两锹土。她老人家一生太不容易了,我一生尽忠革命有余,报孝老母不足啊!”说着,他的眼眶逐渐湿润。

许光说道:“爸,那您就请个假,跟我们一块回去吧!”

许世友摇了摇头,突然问道山里的松树砍光没有?

儿子回答没有,原来,在50年代,许世友家乡交通不便,村里需要公路,而部队需要木柴。于是他派出一个工兵团,修起了公路,运出了100亩红松,这样一来,皆大欢喜。

许世友告诉儿子,如果还有红松就买两颗。说自己要想后事了,如今70岁,已经是高寿了。

许光明白父亲的意思,但想不通父亲为什么要土葬?许世友表示自己并没有在火葬上签字。

许光这才说道,这个事情他包下了,父亲知道孩子没有什么钱,半个月后给孩子寄去了50元钱买红松。

许光回去之后,开始办理父亲交代给他的事情,很快,任务完成。许光给父亲寄去了信报告事情已经完成。

许世友看到来信很高兴,回信说如果打完对越战争,战死了就用这口棺材。

没想到,对越战争结束后,许世友也没有机会看到这口棺材。

在广州,许世友也算是度过了一段悠闲的时光。

当他住进这里之后,就把所有的工作人员叫到一起,让楼后面的竹林圈起来养鸡,水里面养鱼,草坪开出来种菜,楼顶上搭棚子养鸽子。

当时这里的环境非常优雅,工作人员万万没想到许世友要破坏这么好的环境,去种菜养鸡。但首长的话,他们也不得不听。

在许世友到海南视察之时,所有的工作人员赶紧加入了垦荒运动中。很快,这里变成了一片良田,他们买了菜农的菜苗种了下去。

二十多天之后,许世友从海南回到这里时,那些蔬菜都已经生长开来,许世友看到笑得合不拢嘴,连说了三个好。

许世友是农村出生的,知道要想菜长得好,就要施肥,于是便让他们去公共厕所掏粪。

也就在广州街头出现了奇景,五六个军人推着拉粪车四处转悠。

果不其然,在许世友的照料下,菜地的菜茁壮成长,一根杂草都没有。成熟季节到来,不仅能自给自足,剩下的还能送人。

除了种菜,他还会养鸡。他把别墅后面的那片竹林围好,从南京运来了100只鸡,在他的饲养下,这些鸡下的蛋都特别大,7个都有一斤。

后来,慕名前来参观许世友养鸡场的人也越来越多,还有很多人都要来买鸡蛋。

当南线自卫反击作战结束后,许世友受命调任军委常委。他以身体不好为由,向中央提出不再工作。因不适应广州的潮湿气候,也不去北京,要求回南京休息养病。中央批复同意。

许世友晚年给人的一个深刻印象是,说下就下,对以往的权位毫不藕断丝连。

用他自己的话说:“田没种个够,仗没打够,书没读够。晚年只想果果读书种田的生活,别无他求。”

于是,他回到南京开始了他真正的田园生活。

许世友回南京见到叶帅

许世友在调离南京之前,曾在人和街11号居住,这里临近大工厂,但如今他不想回去住了,于是迁居到中山陵8号。

这里曾是孙科任国民党南京行政院院长时建造的,主体建筑是一座西式二层楼房。

院子有几十亩,草坪开阔,枝繁叶茂。但许世友搬进来,一定会对这个地方进行改造。一进来,他就在东北角盖起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建筑物。

他自己设计的警卫楼,看起来不好看,却非常实用。警卫员可以在上一层观察周边的动静,下面还可能住着人。

院子里的草坪和在广州时一样,全部种了农作物。后来甚至在靠马路的围墙下修了一排猪圈。定居以后,许世友安排这些工作人员都起来干农活,分工明确。

而他自己则负责饲养十几个兔子。

当然在这里除了照料自己的农活,许世友还会见一见老朋友。

1980年6月,叶剑英来到了南京,住在中山陵5号。这里曾接待过一批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因为两人住的比较近,所以许世友也总想着去看望叶剑英。

叶剑英搬来这天,许世友提前来迎接他。许世友虽然已经退隐,但他还是非常关注一些问题,想要从老帅的嘴里了解一些事情。

每当许世友询问,叶帅每次都是笑而不语,只有一句话:“明天到你家里去谈。”

之后,叶剑英来到许世友的住处,两人进行了一番长谈。但那天他们谈了什么,除了当事人谁都不知道。

晚年的许世友,桌子上摆了一部《红楼梦》。因为之前,毛主席就说,《红楼梦》要看五遍。据他的秘书所说,一直到他去世,一遍都没读完。

其实许世友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非常好,但因为家庭从小贫穷,没有机会系统地读过书。

晚年的时候,他的活动比较单调,只能散步或者坐车,从来不去外面看电影。

因为他觉得他去招摇了,每当人家看到他都会站起来和他问好,他觉得这样会打扰别人。

所以在家里的时候,他总是抱着几部老片子翻来覆去地看。中央反对特殊化的规定下达之后,要收这些碟片,军区文化站说许世友是在这里养病,有特殊情况。

许世友却态度坚决,坚决要上交:“这个特殊,那个特殊,中央的规定哪个执行?”

在他身体还不错的时候,他非常喜欢去户外,打猎、打鱼、爬山、散步、坐汽车转悠。

晚年的他,患了痛风病,疼起来的时候,关节缝都疼,睡觉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剧痛而惊醒。每天就只能去散步,坐车了。

在许世友女儿华山的眼里,父亲虽然是我党的高级将领、国家的高级干部,但是却一直保持着和普通战士和劳动人民之间的阶级感情。

对待子女的教育尤其如此,在华山的记忆中,他几乎很少坐过父亲的专车,出门都是骑自行车和搭乘公交。

因为从小父亲就教育她,不能搞特殊。一次她和工作人员说话的声音大了一些,许世友就马上呵斥她:“你没有这个权利。”

年轻的华山也是一名军人,在去军校之前,父亲交代她两件事,要服从命令,也要完成学业,当好士兵。

在学校受到困难的时候,父亲给她的回信却是:“既然到了军校,就要坚持到底。如果你觉得活不到毕业那天,那你就要准备死,争取活!”

这些话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这却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和力量。华山也说道:“这也包含着父亲对军人、对国防事业无尽的爱。”

许世友去世前,向邓小平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死后能和母亲葬在一起,邓小平看后批示道:下不为例。这简单的四个字,也了却了许世友最大的心愿,对他来说这也是最让他欣慰的。

5 阅读:746

红色天空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天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