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施工的噪音费发放了,到我的账户了。真的感谢法院的领导们!”
“噪音补助款我收到了。高兴!还出去吃了顿饭,庆祝下!”
“院长下次来了,我给她做豆腐吃。”
我的微信突然滴滴答答响个不停打开一看,一位熟识的老师发来一堆聊天截图。
村民们的噪音补偿款到账了!
我能想象拿到补偿款的165户村民是多么兴高采烈,又多么感慨万千。
这事最早要从2016年说起。
2016年起,某公司负责高铁项目施工,当施工至某村时,因隧道开凿难度大、工期紧,重型施工车辆昼夜穿行,产生了大量噪音。村民与施工公司多次协商未果,集体阻拦施工。2019年,施工公司与165户村民签订了噪音补偿协议,但以回公司盖章为由拿走了所有协议。然而很多年过去,村民并未收到协议约定的补偿款。
其中一户村民率先起诉了施工公司,要求按照协议对其进行补偿。经我院审理后,判处该施工公司给付村民补偿款。被告公司不服提起上诉,经中院审理后维持原判。
二审结果出来后,镇党委政府邀请我和环资法庭的同事们共同前往,一起研究剩余噪音纠纷的化解思路,希望依托示范性裁判推动纠纷一揽子化解。镇政府、司法所、村委会与被告公司就剩余村民的补偿事宜进行了反复沟通,但是被告公司只认可其中50户的补偿,其他村民的补偿因存在分歧而陷于搁置。
“陈院长,镇里能做的都做了,被告公司最近都不露面了,这事怎么办?”司法所长一脸无奈。
所长的无奈,我特别理解,也深有感触。高铁开工建设以来,引发一些因施工建设导致的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排除妨害等案件,涉及某集团下属多家公司。这些公司普遍应诉态度消极,案件推进极不顺利。但是有一个公司属于特例,虽然涉诉较多,但是配合度高,也比较顾及群众利益。
于是,我联系了这家公司的法务,商请协调被告公司尽快确定经办人员,并帮助引导被告公司主动参与纠纷化解。该公司法务表示,集团下属的部分公司虽然目前经营困难,但是作为国企一定会重信践诺,妥善解决此事,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通话后半个小时,被告公司工作人员给我打来电话,事情从此有了转机。
为了减轻群众诉累,尽快化解纠纷,环资法庭庭长带领被告公司工作人员,协同镇政府、司法所、村委会与村民反复磋商,在一周内便促成95户达成调解。对存有疑议的剩余19起纠纷,联合被告公司、镇政府共同开展实地调查,逐户走访当事人与周边村民,最终消除分歧,达成一致。
为防止矛盾纠纷反复,我院引导各方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环资法庭组织村民悉数来到村委会,现场指导司法所为村民办理司法确认需要的各种手续,准备所需的各种材料。因补偿多年不到位,有的村民不相信这次能够解决。为了增强群众的信心,也为了更好地释法答疑,我和镇党委书记全程参与、共同见证,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
司法确认完成得很顺利,被告公司的财务流程也在有条不紊进行。我经常向环资法庭庭长询问,补偿款是否到位。没想到,村民的消息比庭长还快,有的干脆直接把银行收款短信发了过来。村民们收到补偿款后,奔走相告,激动万分。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法院真把我们的事情给解决了”。
这起涉及165户村民的高铁施工噪声补偿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供稿:密云法院
编辑:徐昊 刘宇航
审核: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