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12时03分,阿曼智能计算卫星(以下简称“阿曼星”)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即将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阿曼国首颗卫星成功部署,也是浙江民营企业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卫二”)在航天产品与技术出海交付上的具体实践。
阿曼星是地卫二为阿曼苏丹国提供卫星产业链的全套商业解决方案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阿曼星具备高分辨率成像和智能分析功能,将在遥感数据获取、环境监测等方面为阿曼提供服务。该项目的整合交付,不仅展现了浙江企业在全球市场拓展中的勇敢探索与担当精神,也是政策导向的积极成果。
这一项目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坚持出口合规要求的前提下,中国的民营航天企业完全有能力将高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向全球市场,助力国际化发展。
国际太空商务领域的带头示范作用
@阿曼星动画效果示意图
这一事件为浙江企业在全球高技术市场的探索提供了实战经验。阿曼星及地面系统整套方案的整体交付既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中国太空技术产品出海的具体案例,它为新规在技术出口方面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展现了浙江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先行先试”的创新精神。
阿曼星及其地面系统的整合交付,作为第三届数字贸易博览会后首个高技术出海项目,在浙江省商务厅等部门的支持下,展现了浙江省企业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先行先试”精神。浙江企业在此项目中的率先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商业航天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其他中国企业如何在新政策框架下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
地卫二相关负责人指出,“阿曼星及其配套系统的成功交付,不仅是一次商业订单的达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国家的政策方向。”
从陆地到太空:全面商业解决方案的本地化落地
此次商业合作为未来更多跨国太空计算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国内首个向海外交付整套卫星及地面系统的民营航天公司,地卫二不仅承担了阿曼星的交付任务,还提供了包括地面站建设和人员培训在内的全链条本地化能力建设服务,助力阿曼提升其航天自主能力。
地卫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项目的落地是一项“太空版丝绸之路”的尝试,通过输出“太空智能体”和“太空数据”等新型太空贸易形式,展现了新一代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力量的创新与开放。
此外,地卫二还与阿曼相关部门探讨后续星座建设的进一步合作,以扩大未来的商务合作;同时,阿曼星也将加入中国的太空计算星座系统,推动国际航天合作的深入发展。
中国太空计算系统的全球布局:阿曼星是太空计算系统的重要节点
中国太空计算系统的全球布局正在加速推进。阿曼星不仅是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向海外交付的首颗卫星,更是地卫二太空计算系统的重要节点,标志着从智能卫星向太空智能体的关键跃迁。该卫星配备了行业领先的“弦”智能计算处理单元(星载智能计算机),天基分布式操作系统,支持1B参数多态大模型的在轨运行,并具备窄带通信、网络化分布式计算等前沿功能。
阿曼星主要应用于国土详查、城市规划、森林监测和灾害应急等领域。未来,该卫星将进一步拓展至分布式太空计算应用,助力全球太空计算网络的发展。目前,地卫二正积极与东方慧眼星座、良渚星座等国内外大型星座运营伙伴合作,鼓励更多全球伙伴共同参与太空计算网络的共建、共享,推动太空资源的广泛互联和应用。
庞大算力的智能管家:天基分布式操作系统
本次,之江实验室天基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天基遥感大模型成功搭载阿曼智能计算卫星。阿曼星发射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之江实验室与地卫二在太空计算系统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系统性能也即将在太空中得到实践验证。
得益于“弦”智能计算处理单元的强大算力,卫星接收到的数据,可以直接交给星载智能计算机实时在轨处理,实现“天感天算”。 但仅仅“能算”还远远不够。
每一台星载智能计算机相连,就在天上形成了一张“天算”网络。“每颗卫星会接收到不同的数据,分配到不同的任务,任务的紧急程度也不同。要对计算任务进行灵活的编排调度、高效的部署运行,就必须要搭建一个天基分布式操作系统。”之江实验室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太空计算软件专项总师张辉表示,天基分布式操作系统就像一个“管家”,能够把跨卫星的算力协同调度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计算效能。
据了解,本次搭载在“阿曼星”上的操作系统,将从底层网络联调性、在轨应用的部署运行等多个层次开展技术验证。
双方将不断深化在太空计算系统领域合作,共同推进'天数天算’和‘地数天算’的计算新范式。目前,太空计算系统还汇集了来自国星宇航、氦星光联、天链测控、航天驭星等10余家国内航空航天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推动太空计算系统的发展,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太空信息服务。
十亿级参数规模的视觉-语言多模态大模型进行首次在轨测试
@天基遥感大模型“天绘”界面原型图
此外,为应对多颗卫星组网带来的数据规模和数据复杂程度指数级上升的问题,之江实验室科研团队研发了天基遥感大模型——天绘。
通过地卫二与之江实验室的深度合作,“天绘”模型实现了自然语言输入的多任务视觉处理能力,使得遥感数据的分析更加高效、便捷。该基础模型能够通过遥感图像和文本提示生成丰富的任务结果,涵盖物体检测、图像分类、图像分割以及视觉问答等多种功能,为遥感数据处理领域提供了全新的应用范式,推动了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天绘”的有效训练,团队共同开发了THD-100M遥感大数据集。“‘天绘’是一个十亿级参数规模的视觉-语言多模态大模型,是针对遥感数据处理研发的大规模、高复杂度、参数众多的计算模型,能够对海量复杂数据进行实时在轨分析和处理。”太空计算软件专项副总师姚柯璐表示,“天绘”采用了统一模型架构设计与多任务协同训练技术、模型轻量化部署与边缘端优化加速等多种关键技术,具备多视角多尺度多任务等特点的高质量遥感图文对数据超过2000万条,能够提供统一的知识表征,具备图像、区域、像素三个空间维度的理解与推理能力。
天基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天基遥感大模型的稳定在轨运行,为之江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创造了一个展现其技术实力的国际舞台,也为太空计算系统的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是,该项目不仅体现了技术的进步,也传达了多方期待联合推动社会共享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为未来更多科技合作铺设了坚实的道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曾指出:“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任何地方做任何工作,都有机会为科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全新太空应用生态:以计算实现连接,以连接实现共享
@阿曼星所搭载的“弦平台”接受震动测试画面
地卫二通过其自主研发的“弦”智能计算处理单元(下称“弦平台”),在卫星等航天器上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太空操作平台,支持多方参与开发和运行“太空APP”。这种类似于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应用商店的模式,允许每一个有着不同背景的开发者自主开发太空应用,同时每个人能够共享其他开发者的应用。
阿曼星已预先搭载16个由多个单位开发的太空APP,具备实时识别和分析船只、飞机、云层、水体等目标的能力,并将分析结果传回地面。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弦平台能够在轨更新算法,确保用户的太空应用始终保持最佳性能。
“我们建立这个开放的太空应用商店,既是希望创造新的太空应用生态,也是为了让更多欠发达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能够便利地享受到太空科技的红利。”地卫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人们可以把时间花在做决策上,而不是耗费在信息处理上。
值得一提的是,弦平台已实现自动驾驶级别的太空计算能力,每秒可进行超过300万亿次的运算,预计将在2025年进行首次在轨测试验证。这为未来数以千计的太空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响应国际合作,推动科技普惠与凡人科学
@2024年地卫二与阿曼兰斯公司签订太空人工智能算法共乘计划第二阶段合作协议
地卫二积极响应全球科技合作的号召。截至目前,已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为来自20多个国家的1500多位工程师提供了太空人工智能培训,致力于推动科技普惠与公平的发展。
与此同时,地卫二已与阿塞拜疆、卢旺达、阿曼、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签订了共建太空计算网络的合作协议。这些合作不仅体现了中国商业航天的有力突破,更是构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未来的重要一步。
地卫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中国商业航天的有力突破,更是我们为构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未来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太空技术的全球影响与未来愿景
@地卫二团队在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展出阿曼星1:1模型
作为中国民营航天在全球航天市场的一次创新尝试,地卫二的太空计算项目展示了中国技术影响力与创新实力。未来,地卫二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开发更高效的星上算法与应用,为环境监测、人道主义救援、应急响应等领域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持,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们相信这是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黄金时代,”地卫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我们更注重集体力量的崛起,而不是去寻找某个'马斯克2.0'。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商业航天的推动者,正是这种协作精神将使中国的商业航天在国际舞台上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