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多历史悠久的国家比起来,美国的历史绝对算不上长,从正式诞生至今也不过二百余年,然而却发展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性大国。它的历史虽不长,却又格外重视历史。一直以来,关于美国历史的著述不计其数,也由此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观点、流派和结论。
“用进步的、综合的、多因素的观点从整体上考察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倡导历史学与新兴的社会科学相结合,注重历史的社会功能,强调历史为现实服务”的自由派历史学流派应运而生,美国最具声望和争议的重量级历史学家、政治评论家小阿瑟·M. 施莱辛格便是其代表人物之一。
小施莱辛格在《美国的分裂》中通过对美国历史上的三次移民高潮和它们在美国引起的排外主义浪潮的追溯,聚焦美国移民史和种族、族裔等历史问题和矛盾,深刻剖析对于美国是“大熔炉”还是“巴别塔”的多元文化社会的思考,也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走进美国核心,不得不说,小施莱辛格这种对于美国社会“多元主义”中的隐患意识是非常有前瞻性的。
美国一向被称为“移民之国”, 甚至可以说,所有的美国人其实都是外来移民或他们的后裔,他们在这同一片土地之上、同一种语言文化之下,逐渐融合在一起,并且“从娃娃抓起”,以教育的形式让一代代美国人更加认同其理念和文化,也从未停止对于“作为美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的深度思考。
也正因如此,美国社会总是被比喻成“大熔炉”,不同国籍、民族和种族身份的人们汇聚、融合、同化,然后形成新的美利坚民族。
然而小施莱辛格在《美国的分裂》指出,其实多样性从一开始就是美国的标志,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巴别塔”,并且对于美国社会究竟是“大熔炉”还是“巴别塔”进行深入分析,也对于“欧洲中心论”、“非洲中心论”等对于美利坚共同体意识的消解提出了反对的观点。
“巴别塔”出自《旧约》,巴比伦人想建造一座“塔顶通天”的高塔,却因为上帝对他们的放肆感到不快,使建塔人突操不同的语言而最终没有建成。
小施莱辛格以“巴别塔”来表达其对美国社会中撕裂隐患的担忧,含义不言而喻。
正如他在书中所写的那样,世界在收缩,但这个收缩的进程就好比一把割裂世界的锯子,一方面给全球化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加剧了分裂,“融合和分裂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在这个后意识形态时代,世界一体化程度越高,人们就越倾向于在民族和宗教信仰所定义的群体中找寻自我”。
为了保持“大熔炉”、避免“巴别塔”,公立学校成为完成同化和铸造美利坚认同基本的工具与途径,美国总统威尔逊就曾将公立学校视为美利坚的“大熔炉”,让不同人种、不同籍贯、不同阶层的孩子在那里统一接受美利坚精神的“荡涤”,变成“真正的美国人”。
而对于美国这个“移民之国”,它经历过多少次移民,就会经受多少次来自种族主义的偏见,历史上的美国曾经是个种族主义国家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白人的“种族优越性”成为美国社会活动的一个痼疾,即便是“一个新民族”正在形成,但那些古老偏见和习俗仍然存在并影响至深。
小施莱辛格从种族主义的重大影响中发掘其相对积极的一面——“美国文化终于对盎格鲁统治的鼎盛时期内,那些次等的、被蔑视的少数族裔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姗姗来迟的承认。美国教育最终也选择承认欧洲中心之外的广阔天地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然而一旦种族主义用力过猛,发展成种族狂热之后,分裂就会逐渐代替融合,差异化需要被认同、被尊重,但绝不能以放弃同化为代价。所以,如何在这个因族群、种族对立而严重分裂的世界里,将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有机地团结在一起,是美国不得不认真审视的当务之急。
小施莱辛格深度观察并结合美国社会生活史、劳工史、妇女史、黑人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对于“多元文化主义”所带来的挑战进行追根溯源的分析,他认为“把历史作为一种武器实际上是一种滥用历史的行为”,历史应该为充分认识到事情的复杂性并从中探索真知而服务,而非为自己的认同而辩护。
正如小施莱辛格所言:“历史的功能并非促进族群自尊心的提升,而是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过去;冷静地分析、判断和展望;尊重不同文化和传统,并毫不畏惧地捍卫那些使历史研究自由成为可能的普适价值,诸如宽容、民主和人权思想,等等。”
《美国的分裂》正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对美国社会的深入观察之作,即便三十余年过去,对于我们观察、了解美国社会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