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再突破!隆基在憋什么大招?

光伏有深度 2024-10-08 12:56:36

这两天,股市大涨、高层发声让光伏行业又再次振奋了起来。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光伏行业就集体陷入情绪低谷,在价格、产能、销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 从硅料到组件,厂商们的压力一直都未减少,未来,光伏真正的价值又是什么?

前段时间,央视的《对话》栏目,光伏大佬们罕见同框,在《对话》现场,这些光伏行业领军者直面产业现状,直击产业痛点,共话产业未来,也在这里,说出了心里话。

在节目中,大佬们的发言,多多少少也让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其中,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写给中国光伏:行百里者半九十》中提到:今天我们总是讲内卷、讲挑战、讲周期;我觉得,越是极端条件,越是充满不确定性,越是考验行业和企业的底线与底气,越要笃定地坚守长期主义。

光伏,需要走出误区!

装一套光伏电站,能发多少电是用户在意的首要问题,不过随着光伏组件产品大量入市以及众多细节的宣传,一时间,让用户不知道光伏组件究竟该关心什么?

当下,新能源似乎开始向着“大”进攻,不仅仅是光伏,储能也是如此,但是真的就越大越好吗?不尽然!

追求大功率、大尺寸本无可厚非,但倘若大而不强则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例如现在市面上700W+的组件,这样的大功率背后,实际的效率有多少?可能23%不到。

同样,大家你追我赶的大尺寸,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还是达成了2382×1134这一共识,也并非越大越好。

众所周知,大尺寸光伏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组件面积大、重量重,边框的应力持续增加,其机械性能和耐久性可能受到影响,同时面临载荷风险、变形风险、面临热斑、切片损失、裂片、支架及逆变器兼容等问题,也会增加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组件越大,必然伴随着硅片尺寸的增大,推高整体制造以及运输与安装成本,而这,恰恰与行业“降低度电成本”的初衷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在做大基础上,硅片开始一味地追求薄片化,虽然薄片化所体现出的硅片柔韧性也给电池、组件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企业往往也忽视了其所带来的风险,过度追求薄片化,导致硅片良率难以控制,同时抗风揭、隐裂、韧性不够等潜在问题也开始暴露无遗。

由此可见,从功率到尺寸再到硅片厚度,诸多细节表明,当下的光伏组件大战已经开始走向一个又一个误区,大而不强、薄而不韧,只单纯追求表面上的光鲜是毫无意义的。

组件,说到底还是要谈效率。

倘若在目前2382×1134这一主流版型下,功率提升30W,转换效率提升1%,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同样的面积下,单位面积的发电量更多,单位面积的收益也更高。

举个例子,隆基HPBC二代电池的效率已经超过了26.5%,其实就是达到了理论效率的91%还多。而大家都知道,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效率是29%,因此,隆基HPBC二代电池已经十分接近理论效率。

按照隆基董事长钟宝申的话说,这无疑将是晶硅赛道电池效率的最后一次跃迁,想要再作进一步提升,不仅难度加倍,投入产出比也不具备经济性。

“HPBC二代,它是在一代的基础上,在效率上和性能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非基于一代的持续精进、不是一些小的创新,而是它有了一些大的结构上的变化,同时性能上有了大幅度提升。”

2022年11月,隆基在在杭州、西安、上海、南宁、苏州、广州等六城以及线上,同时面向全球发布基于HPBC一代电池的Hi-MO 6,这便是隆基分布式产品的肇始。

此后,隆基的分布式新品大多围绕6进行了焕新,包括Hi-MO X6、Hi-MO X6 Max。直到今年5月7日,隆基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面对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的产品Hi-MO 9,同时宣告了HPBC二代电池的诞生,人们开始猜测,基于二代电池的分布式新品,将会如何命名。

▲隆基Hi-MO 9发布会现场

7月4日的投资者关系交流会上,隆基董事长钟宝申就曾经透露,二代BC产品的应用将面向全场景市场,未来2个月内,公司将基于HPBC二代电池技术推出分布式系列产品。果不其然,隆基再次放出大招。据相关人士透露,隆基将于近期发布的新品正是基于HPBC2.0的分布式新品。

天下苦价格战久矣,降本并非增效!

受产能过剩、光伏技术不断成熟和成本持续下降、以及央企大体量订单集中释放影响,为夺单,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光伏竞争愈发白热化。

2023年10月,光伏组件报价首次跌破1元/W。同年12月,组件价格开始出现倒挂。2024年1月,N型组件和P型组件最低报价分别为0.87元/W和0.806元/W,再次刷新价格新低。9月,中国华电集团2024年第二批光伏组件集中采购开标,最低投标价低至0.6221元/W,再创行业新低。

图源:世纪新能源网

价格战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光伏组件价格自2023年初以来持续走低,从年初的1.8元-1.9元/W降至目前的0.7元/W左右,降幅已超六成。然而噩耗不断,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已有厂家惊现0.5X元/W,价格战仍然未见半点休战迹象。

产能扩张过度引发的恶性价格战,正在侵蚀光伏产业大厦的根基。大量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产品流入市场,不仅为项目运营埋下安全隐患,也进一步导致底线失守。

没有正常盈利,企业生存都难以为继,何谈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无序的低价竞争,如同饮鸩止渴、剜肉补疮,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社会问题。

因此,对于光伏行业当下的困境,突破内卷,高价值才是王道。正如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所言,越是极端条件,越是充满不确定性,越要笃定地坚守长期主义。

1 阅读:235

光伏有深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