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宋骨头最硬的大臣,上书斥赵构请斩秦桧首级,震动天下!

大城小事 2024-12-31 16:32:33

在南宋绍兴八年十一月的一个寒冷冬日,临安城内气氛异常紧张。

一位名叫胡铨的编修官向宋高宗赵构呈递了一份奏疏,要求斩杀王伦、秦桧和孙近三人。

这份奏疏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南北两朝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时,南宋朝廷内部分为两派:主战派主张继续北伐收复失地,以岳飞、韩世忠等人为代表;主和派则倾向于与金国议和,以赵构和秦桧为首。

绍兴八年的局势十分微妙。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刚刚去世,新继位的金熙宗面临内部权力斗争。

宋徽宗也在这年病逝,消息传到临安后,赵构决定派遣使者王伦前往金国迎回徽宗的灵柩,并商讨归还河南、陕西等地的可能性。

金国使者的傲慢态度让南宋军民感到极大愤慨,尤其是当他们提出要赵构下跪接受“诏谕江南”的册封时,更是激起了强烈的反对声浪。

胡铨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挺身而出的。

他并非出身显赫,只是一个普通的庐陵人,1128年考取进士时因言辞过于耿直而被排挤至第五名。

直到1135年担任枢密院编修官后,他才逐渐崭露头角。

但真正让他名垂青史的是那份《戊午上高宗封事》。

在这份奏疏中,胡铨不仅指责了王伦、秦桧和孙近三人,甚至对赵构本人也提出了严厉批评。

他认为赵构如果屈膝求和,将使祖宗基业蒙羞,百姓沦为异族臣民,官员成为陪臣,士大夫改穿胡服。

他用三尺童子不拜犬豕的例子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质问赵构怎能做出这种令天下人耻笑之事?

更令人震惊的是,胡铨直接要求斩杀王伦、秦桧和孙近三人。

他认为王伦作为议和使者,不过是市井无赖,靠欺诈手段骗取信任,最终却带来屈辱的结果。

对于秦桧,胡铨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一心求和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让赵构成为儿皇帝石敬瑭。

至于孙近,作为秦桧的副手,他完全听命于秦桧,毫无主见可言,简直就是个应声虫。

胡铨表示自己宁愿投海自尽,也不愿苟活于议和后的“小朝廷”。

这封奏疏一出,立刻在朝野间引起了轰动。

宜兴进士吴师古看到后拍案叫绝,立即刻版印刷散发出去。

南宋官吏军民争相传诵,无不拍手称快。

就连北方的金朝也被这份奏疏所震撼,不惜重金求购并研究其内容。

金人读完后感叹:“南朝有人!

”认为中国不可轻视。

胡铨的举动虽然勇敢,但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他知道赵构不是个大度的人,秦桧更是阴险狡诈。

为了保全性命,范同劝说秦桧不要轻易下手,因为一旦杀了胡铨,反而会成就他的忠名。

最终,胡铨只是被贬到了广州监管盐仓,刊印奏书的吴师古也被流放袁州。

胡铨的仕途并未因此结束。

从1142年起,他又陆续遭到罗汝楫等人弹劾,先后被贬至新州、吉阳军等地。

期间,许多官员因与他有往来而受到牵连,如陈刚中写信问候就被流放,王庭珪写诗送别也被流放,张元干写诗送行甚至被抄家入狱。

尽管如此,胡铨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坚信终有一天会得到公正评价。

果然,宋孝宗即位后,胡铨得以还朝任职,继续为国家建言献策。

直到1180年去世前,他还口述遗表希望孝宗牢记家仇国恨,收复失地。

胡铨的一生正如王庭圭诗中所言:“百鍊不屈刚为肠”,“男子要为天下奇”。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文人的骨气与担当。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胡铨敢于直言不讳,哪怕面对再大的压力也不曾退缩。

正是这种精神让他成为了南宋历史上最硬的大臣之一,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胡铨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它提醒着我们,在任何时代,正义与良知永远不应被遗忘。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坚守内心的底线,勇敢地站出来为真理发声。

胡铨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如果能坚持到底,终究可以影响更多的人,改变一些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胡铨的名字至今仍被人们铭记,成为了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源泉。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像胡铨这样的人,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0 阅读:8
大城小事

大城小事

大城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