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年伊始,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新年致辞时中,回顾了一年了工作,展望了明年发展,在一段官方辞令后,这位日本最有权势的女性维持了自己少子化先锋的忧国忧民人设,下达了重磅指令。
将在今年向东京都的0-18岁未成年人每月发放5000日元。希望以此改善新生儿日渐减少的措施。
知心大姐小池女士还提及,去年全日本的新生儿不足80万,再创新低。并形容这是“足以动摇社会存亡基础的冲击性时态”,大概是为了表现新年新气象,东京都政府生怕民众感觉力度不够。
这条政策公布不到10天,东京都政府于1月12日又补了一条,从今年开始,0-2岁二胎儿童的保育费全免,不设收入限制。
在仅仅时隔5天后,1月17号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2022 年末人口比上年末减少 85 万人,为 61 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
而当我看向韩国时,一大串血红的标题:人均出生率0.84 人,不足国际安全线2.1的一半,因为人口问题恐被灭国等一大串瞩目的新闻,依次排开。当少子化的乌云逐渐笼罩全球,而中日韩这传统人口大国都全面开启负增长了,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将少子化这个问题带入全球视野的日本,是如何被少子化问题多年困扰以及日本为阻止少子化采取了哪些措施。
#1
癌症的病因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钟播回到70年代,这一时期,日本刚刚结束了第二次婴儿潮,总和生育率达降至2.05。首次低于国际生育安全线2.1。
而当时日本民众并没有在意,毕竟时值社会经济整体稳中向好,好子日还在后头呢,生娃造人这事也挺累的,慢慢来呗。于是,从这一年开始总和生育率持续走低,一直到了1989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掉到了1.57。被称为1.57冲击。也就是这一年,少子化成了社会问题被广泛认知,日本政府也开始出台各种政策开始阻止少子化问题。
至于刚刚提到的少子化种子,指的就是日本70年代出生的这代人,经过20年的生根发芽,终于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花结果,造成了全社会的少子化问题。
这一代人,迎着日本经济腾飞的年代长大,并在最合适的年纪与昭和幻梦撞了个满怀。由于成长于物质丰富的年代,相较于“团块世代”的父辈们。他们没有太多的经济压力,从而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爱好与娱乐上。结婚生娃?哄孩子太耽误我半夜策马奔腾了。
为了“不在最好的年纪留下遗憾”,晚婚晚育的思潮开始在这一代人中弥漫。说白了就是,生活好了,心境变了,放纵的灵魂又占领高地了。等到放纵到三十四才发现,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用上汇源肾宝也回不到他好我也好的午夜了,更要命的时,就连时代也和身体一样,巅峰已过,二十载繁华,昭和幻梦渐渐苏醒。
80年代末,传统的家族制度、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度和年功序列制度开始动摇。社会保障制度捉襟见肘,贫富差距日渐拉大。大时代背景下研究报告上的寥寥几字,落在一个个普通人身上就是失业破产天塌大事。当年轻人都开始用摆烂对抗世俗,你还想让我为地球online这个游戏继续提供免费玩家来让你们这帮付费玩家找乐子,想什么好事儿呢。低欲望时代正式来临。
等到了90年代,全球化的进程和互联网泡沫的蓬勃发展,让日本年轻人的三观再度打包升级了一轮。传宗接代的目的性已经过时了,生孩子的目的变成了充实家庭生活,体验为人父母的乐趣,维系爱情,巩固婚姻关系等。生育子女依然不是必选项了。加之这一时期日本男女平权活动的发展,男女生来平等的观念真真正正的融入日本的社会观念中,特别是《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和《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基本法》两部法律的颁布。让女性有了更多的社会选择。
即使今天的日本,全职主妇仍被视作一种职业,享有丈夫同等的年金待遇。但是“结婚就是女性唯一就业”传统观念已然瓦解。生孩子也就不再是妻子的必然义务了,当时的日本,生不生,生几个,妻子有了强大的话语权。而昭和正式走向泡沫巅峰,卖了东京买下美国的时代拉开了近代史最辉煌的晚宴,放眼全球,经济发展通常和生育率成反比,越是有钱,大家越倾向于满足自我的人生价值实现。越是贫穷,越是希望多生多育,将希望寄托到下一代,如果其中一个鲤鱼跃龙门,就能带来整个家族的阶层攀升。
而到了新世纪,日本的少子化已经化了20年了,各种社会问题在政府的努力下不能说是有所改善,只能说渐行渐远。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年少的孤家寡人很容易就变成千秋万岁的终身不婚了。
有人会问,日本的年轻人真的都不愿意结婚了吗?真不是。对爱情的向往是人类的基因序列里的本能。大多是单身男女不是不想结婚,而是结不了婚。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人口保障研究所在15年的《出生动向基本调查报告》显示。日本人对于结婚的意识,18-34岁的男女受访者选择“会考虑结婚”的比例分别是85.7%和85.3%。但是把年龄提升到25-40岁的受访者时,直接断崖式调到24.6%和26.8%。其中原因除了综上所述外,还有个新的理由--“遇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且这一理由所占比重分别高达45.3%和51.2%。这里暴露出日本当今的另一个社会性现象--“恋爱弱者”。即不擅长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异性交往的能力的人。而这类人,在御宅族盛行的当下日本,是越来越多了。
说了这么多,大概齐把日本少子化的原因捋出个大概了,90年的晚婚晚育思潮和经济巅峰物质,造成了大家对于生育本能抗拒,而新世纪到来后,整个社会泡沫破裂后带来迷茫的一代,御宅族,断舍离,低欲望逐渐涌现,慢慢演变成了如今的摸样。
而少子化造成的各种问题也在反向倒逼少子化扩大,比如生源减少学校关闭,学校没了还生啥孩子;比如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吃紧,养老金都不把牢了我还不如不生孩子多攒钱养老;比如劳动力短缺政府只能鼓励女性就业,女性就业则直接影响生育率降低;比如劳动力短缺进而造成职业生涯拉长。一个岗位要干到六十岁才退休,生个孩子以后能找到工作吗.....
少子化叠加老龄化似乎就此形成了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给少子化娶了一个超级贴切的名称:社会的癌症。难道真的就只能放任不管了吗?当然不是,老龄化对于日本历届政府都是年年难过年年过的保留副本,接下来让我看看日本这些年来都做过那些举措来对抗少子化问题。
#2
癌症的治疗
如果给少子化开张诊断证明,病因大致可以总结为三点:婚恋困难、生育成本和观念认知。找到病因,对症下药就好。
先说婚恋困难,这个看似最简单的病因其实最难解决。毕竟先结婚才能生子,但是就目前日本的社会状态,年轻人的恋爱真的让政府操碎了心。那真是啥招都想了,政府屈尊操持相亲,官方投入重金开发恋爱App。一顿操作,一地鸡毛。过程波澜壮阔,结果一事无成。
具体情况请移步之前的视频《日本人都是怎么相亲的》。
了解其中过程后,大家只能说一句官方真的尽力了,毕竟爱情这种东西没法量化,再厉害的政策左右不了费洛蒙。我们又不是三体人,做不到社会性的思维透明。
再说观念认知,这个看似最难,但是是有机会解决的。如今对于生育的社会认知是无非是自70年代起积累下来的,50年,两代人的事儿,但是如果从现在开始,全社会范围灌输生孩子的观念,一代人传一代人,社会终究会重新建立起对于生育和家庭的关注。这里举个例子,东京都曾推出了一本面向愿意生娃家庭的援助手册,即《東京子育て応援ブック》。
这本东京养娃支援手册,针对的是在东京都生活着的有孩子的家庭,从宝宝刚出生到高中毕业成年阶段的全部支援。一共分为7大部分,从孩子玩乐学习的场所、家庭育儿帮助、学习支援、资金支援、工作支援、居住支援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援助,最后提供了7种不同的官方咨询方式。
记得安倍在几年前的国会辩论上说过,作为政府没有办法逼着大家去多生孩子,但是一定会为想生孩子的家庭努力营造一个适合生娃的环境。除了经济上的援助,还要有人文关怀。
就好比这本册子,虽然内容上都是援助机构介绍和政策解读。但是通篇都在传达一个思想,生孩子是一件美好的事,如果遇到困难,不要害怕,不要放弃。这个社会都会帮助你。你只需要按照册子上的步骤去做,就能得到帮助。
我看完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娃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估计其他那些正在纠结要不要生娃的家庭看完,也能得到正向的引导吧。改变认知,就是这样开始的。
最后,也就是生育成本,这个是理论上最好解决的。因为,这是唯一可以具体量化的措施。政府开的药方也是属于简单粗暴型的猛药--撒钱!
之前总有朋友会问,在日本生个娃要准备多少钱。这个其实在之前的视频《日本医保制度详解》有过提及,这里直接说结论:取平均值来算,基本不花钱,甚至还能落点盈余。根据“分娩育儿一次性补助金”制度,每个新生儿政府补助最新标准5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6万。基本摊平生娃成本。如果要是剖腹产,这个可以视作医疗手术,医保能报七成,这50万补助甚至还有剩。同时在日本还有产后指导,生产前与生产后会有政府的专门人员来做家访,主要是来解答一些你的问题,包括小孩出生后如何选择儿科医院,以及一些生活指导,还有附近的保育园,幼儿园等等的一系列情报都会给予建议,这些,都不要钱。只要你把娃生出来就行。
如果要是身体不帮忙,常年加班肾透支了,落了个不孕不育啥的。没事,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想生娃,各大医院你去预约,这病政府免费给你治。只要你想生娃,剩下的你大胆去做。
同时,生娃补贴完还有养娃补贴。官方名称叫做:児童手当,即儿童补贴,从出生开始到初中毕业,国家会给每个家庭现金的补助,以东京都为例,具体如下:
0~3岁:每月1.5W日元;
3岁~小学毕业:第一胎,第二胎,每月1W日元,从第三胎开始1.5W日元;
中学~中学毕业:1W日元。
想要拿到这些补贴需要在宝宝出生14天之内向当地政府提交申请即可。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日本政府一共发放补助最基础的为202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0.6万。这是最基础的补贴,并没有计算日本孩子看病医保全部报销,公立学校全免费,并且2022年日本政府再度加码,对于外国人,困难家庭,儿童疾病家庭,多人口家庭四种人群进一步给与补助。具体见图。
所以综上,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日本政府保守估计要投入400万日元,也就是20万人民币的各种补助。
还是那句话,只要你肯生娃,先别琢磨钱的事儿,国家出钱帮你养。
除了给娃撒钱,政府也在尽力帮助孩子爹妈,增加就业,提升待遇,育儿假期保障等等政策各种出台,最关心的养老问题,也通过改革让养老金尽量可以钱生钱。保障国民年金的储备。
按理说,政府做到这份上了,少子化问题改善了吗。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人口保障研究所所提供的数据,从安倍政府开始,总和生育率开始逐年缓步提升,16年-19年,总和生育率从1.44提升到了1.72。距离维持人口平衡的2.1似乎并不再遥不可及。
#3
癌症的幸存
2022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相关专家分析和街头采访看了一圈,怎么看怎么眼熟。为啥不生孩子呢?我刚毕业,再玩几年不急;疫情刚失业,现在要孩子压力太大了,生娃养育成本太高,一个孩子一年动则几万支出.....相同的情况似乎已经开始在中国蔓延了。至于这只是现象还是潜在的问题,各国自有各国国情在此。
人矿和人力资源的差别是什么,罗马和牛马的界限又在哪里。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真的只是单纯的只是因为婚恋困难、生育成本和观念认知吗?少子化这个全世界都在苦恼的问题到底有没有真正可行的解决方案?那些号称解决了少子化的国家,他们到底是治愈了癌症,还是仅仅是癌症的幸存者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留给诸位自行思索。
#4
尾声
年底朋友们小聚,聊到结婚生娃这件事上。各种段子翻飞,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孙子都快当不明白了我怎么敢当爹......推杯换盏间,酒桌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再喝两杯后,散场之际,似乎最后都只剩一声唏嘘。
不知不觉,新世纪已经走到了23年了。这意味着,世界的第一批00后已经具备成为合法夫妻的权利了。但是回头看看,有多少年轻人还愿意携手走进殿堂,并将孩子作为人生的必选项。在人矿这个词逐渐出圈后,我理解他们,但仍然认为,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社会不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