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世界中,动物们的成长历程往往不包含与双亲的长久相伴,因此,谈及幼兽在成年后反哺亲鸟亦或反哺亲兽,在多数情况下皆不现实。
譬如说,金雕幼鸟在羽翼渐丰后,便会遭受父母的驱逐,动物界中的“啃老”一词显然无从谈起。
为何动物的子女与父母不长期相守呢?
答案是,自然资源的分配总是相对紧缺的,一旦子女成长到可以独立生活,驱逐或离去便是父母的无奈选择,不然群体同居可能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共同挨饿至死。
以猴科动物为例,长臂猿夫妇多选择独立生活,并不会与其他长臂猿过多接触。一旦小长臂猿长大到亚成年,便会被父母无情赶离,自立门户,寻觅伴侣,从而组建新的家庭单元。长臂猿种群正是通过这样的繁衍策略得以代代相传,在这样的繁衍模式下,父母与子女间并无太多温情的延续。
即便是群居的非洲杂色狼,其雌性成员一旦成年,就会离开原有群体,尝试建立自己的家园和王朝。如果女儿的领地与母亲相邻,甚至可能会出现女儿入侵母亲领地,驱逐母亲的场面,谈何孝顺母亲。
BBC的纪录片《王朝》中就有此类场景的记载,而观众在观影时亦在弹幕中斥责女儿的不孝之举。然而,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有时唯有沉默以对,不同的动物种群有着不同的生存策略,这些策略中许多与人类的生存法则和道德观念相悖。
自然界中确实也存在子女与父母长期共处的案例。
有些动物如灵长类中的狒狒和黑猩猩,形成了复杂的社会体系。在这些社会体系中,子女的一方往往会留在群体中,而另一方在成长到一定阶段时会主动离群或被群体驱逐。根据是雄性还是雌性被驱逐,动物学家们将这些社会模式分类为父系社会或母系社会。人类社会便是父系社会的一个例子,而那些儿子离家、女儿留在家中招婿的社会则被称为母系社会。
在这些社会模式中,动物们的首要目的在于避免近亲繁殖,而父系或母系社会的形成,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的偶然。无论是驱逐雌性(如黑猩猩和阿拉伯狒狒)还是驱逐雄性(如狮子和东非狒狒),均能达到避免近亲繁殖的目标。
在母系社会中,为预防父女间的乱伦行为,雄性通常仅在群体中停留数年便被新雄性取代。在父系社会中,雌性则会经常更换群体以避免母子间的乱伦。因此,无论是父系还是母系社会,都或有持久的父亲角色,形成长久的父子关系,或有持久的母亲角色,形成长久的母女关系。
例如大象群体,雄象成年后即被逐出群体,除非在交配季节,否则成年雄象不会出现在象群中,交配结束后它们也会迅速离群。然而,在这类群体中,长久的父母子女关系并不普遍。
例如,阿拉伯狒狒的社会结构为父系一夫多妻制。儿子们成年后会留在父亲身边,形成类似人类家族的群体。这些群体可能会产生类似人类父爱或母爱的情感,但动物们受限于能力,往往难以照料年迈的双亲,尤其是母亲。在王朝的权力更迭中,年老的父亲常常难逃被儿子取代的命运。
那么在这些群体中,子女会赡养年老的父母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在多数情况下,年老的父或母会选择独自离开群体,孤独地死去。例如年老的雌狮或受伤的雌狮,有时会将幼狮托付给年轻的雌狮,而自己找个安静的地方养伤或等待死亡。在大象群体中,年老的雌象感觉到生命即将终结时,会离开群体,踏上寻找传说中大象墓园的旅途。尽管这只是传说,并无固定的大象墓园,但年老的大象离群孤独终老的事实是不争的。
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
主要原因在于,即使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狮群,同样缺乏照料年老成员的能力,大自然环境的严酷使得任何不合时宜的温情都可能导致整个群体的灭亡。对于这些形成了特定社会模式的动物而言,唯一确定的是等级地位,通常长辈在丧失生存能力前,在群体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也与人类社会有某些相似之处。
灵长类动物一旦形成群体,便会形成等级分明的社会体系。在母系社会中,高等级的雌性通常会自动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拼妈”现象在这里尤为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大多数动物而言,衰老是一种奢侈。
生活在动物园中的动物,其平均寿命通常是野外同类的两倍甚至更长。这尤其适用于那些管理良好的动物园。即便是食物链顶端的猫科动物,其幼崽能存活至成年的概率在自然界中也低于1/3,更不用说其他动物了。大多数野外的成年动物在衰老之前就已经因种种原因丧命,衰老在自然界中并非常态。
2016年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动物园中的许多哺乳动物的预期寿命往往比其野生同类更长。在食肉动物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而对于寿命较长且死亡率较低的物种,动物园生活对其寿命和死亡率的影响则较小。
总而言之,在自然界中,能够有资格衰老的动物寥寥无几,雌性大象可能是其中的佼佼者。大多数动物,无论是独居还是群居,往往在衰老之前就沦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或者被大自然的无情变化所淘汰。
此外,大多数动物并不具备照料衰老父母的能力,反之父母亦无法照料过于衰弱的子女。无论幼年动物还是衰老的动物,终究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求生存。父母的照顾有限,它们无法像人类一样,利用先进的技术将本无法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后代成功挽救回来,这样的奇迹主要归功于人类的技术进步,而不仅仅是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