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火箭男孩",10岁造燃料火箭,给天文馆纠错,官方:确实错了

妞妞谈情感 2024-04-14 00:59:02

“哇!起飞了!起飞了!”在看到火箭成功发射的那一刻,男孩的爸爸兴奋得大喊起来。

当火箭飞到200米的高空后,开始自行降落。可惜在降落过程中,降落伞没有如期打开,火箭直接从空中掉了下来,地上只剩下几块残骸。

男孩赶紧跑过去,捡起残骸开始查找原因。火箭没有正常着陆,这也成了他心中小小的遗憾。

这个小男孩名叫严弘森,2022年他因指出科技展馆内视频错误,被央视专门报道而爆火,被大家称为“火箭男孩”。

年仅10岁的他,通过自学,掌握了制造火箭的知识,并通过不断探索,研制出第一枚火箭并成功升空,成为中国自制固体燃料火箭年龄最小的研发者。

有人说,严弘森做火箭,一定是家长全程参与指导,但严爸爸却说:“严弘森讲的东西,我根本听不懂”。

天文馆暴走

2013年,浙江绍兴一家医院产房里,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严弘森出生了。

这个小生命的到来,为家人增添了无限的欢乐,但也被家人赋予了殷切的希望。

在严弘森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已经开始尝试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

为了激发他的好奇心,夫妻俩带着严弘森学习美术、乐器。不过通常是上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就吵着不学了,无奈夫妻俩也只能作罢。

说来也巧,在严弘森4岁的时候,夫妻俩带着他外出旅游,中途恰好路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于是一家人在现场观看了火箭飞天过程。

随着一声巨响,火箭“嗖”地一下直奔云端。

这一幕,给严弘森带来极大的震撼,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也是从那时起,小小的航天种子已经在心里慢慢种下。

回到家后,严弘森让爸爸妈妈为他买来大量的航天书籍。由于年龄太小不认识字,他只能先看图片,再听故事,有时看得入了迷,连家人喊他都听不到。

严弘森对航天知识如此感兴趣,这让夫妻俩十分惊喜。

从小到大,对任何事物都是三分钟热度的严弘森,对于航空知识是发自内心的喜爱。看到这一幕,夫妻俩决定尽己所能,支持儿子的航天梦。

渐渐长大的严弘森,已经不满足于看图片听故事,而是让父母教他学习写字,并学会了用电脑查资料。

后来,他又开始自学了天文、军事以及编程方面的知识,家中书架上,满满当当全是各类航天书籍。

除了大量阅读外,严家父母每逢节假日,都会带着严弘森到各地的科技馆去参观,来开阔小弘森的视野。

2022年,严弘森随父母到拉萨天文体验馆“藏域星球”参观。来到心仪已久的体验馆,小弘森兴奋的不得了,他巴不得把看到的内容全都记在脑中。

不过,在观看一段循环播放的视频时,严弘森发现了很多问题。

原来,视频中播放的明明是长征五号,却被工作人员当成了长征三号。不仅如此,火箭在上升过程中的分离顺序也存在错误,甚至连空间站对接部分也漏洞百出。

这些细节,大多数人没有留意或者说根本不懂,而严谨的严弘森却容不得有半点差错,为此气得在原地直跺脚。

观展结束后,爸爸带着严弘森找到负责的工作人员,指出了展馆存在的错误。

在经过一番仔细核对后,工作人员发现严弘森指出的问题全都属实。为此,展馆向严弘森表示了感谢,并及时改正了错误。

回到家后,爸爸将严弘森在拉萨天文体验馆纠错的视频传到了网上。没想到引发大量网友的怒赞,同时也得到央视的关注。

央视还特意邀请严弘森参加了节目《新闻1+1》,节目播出后,严弘森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喜欢严弘森的观众们,送给他一个亲切的名字——“火箭男孩”。

当然,这一切对于严弘森来说,只是个良好的开端。在他幼小的心中,还深藏着一个更为宏大遥远的梦想。

“我想造火箭”

2021年,是严弘森最为开心的日子。在这一天,他终于见到了自己崇拜已久的“探月女神”张玉花。

在张玉花的鼓励下,严弘森不再拘泥于学习书面上的知识,而是在心中树立了一个更大的目标——亲手制作一枚火箭并让它成功升空。

听到儿子的心愿时,严弘森的父母着实吃了一惊。对于制作火箭这件事,可能儿子想得太简单了。

但严弘森的父母没有指责和批判,而是鼓励他勇敢去尝试。他们一直都是这种态度:放手去做,如果实在太难,孩子自然就放弃了。

可让父母意外的是,小弘森却将火箭做得有模有样。他先是到网上查阅了制作火箭的视频,然后按照视频要求,从画图纸开始。

起初,严弘森在图纸上画了擦,擦了画,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修改图纸,他的专注程度,让父母都觉得不可思议。

尤其是每次放学回来,当其他小朋友都在外面吵嚷玩闹时,严弘森却让父母赶紧带他回家,继续搞他的“科研”。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一张满意的图纸终于成功问世。严弘森没有就此停歇,而是马上开始实施自己的第二步计划——制作火箭。

为了给予儿子最大的支持,严爸爸当起了采购员,为严弘森购买所需的原材料。

同时,为了给小弘森提供更大的科研空间,严爸爸特意把客厅的一块地方腾出来。不但卖掉了家里的沙发,还将一些原有的装修拆除了,为小弘森打造出一个“小小科研所”。

每天,严弘森都会聚精会神得在科研所里搞研究,在父母眼中,那一张张看似天书的线路图,严弘森却解释的头头是道。

不过,严弘森也有研究受阻的时候。在研究线路板过程中,他遭遇了“瓶颈期”,看着手中的线路图纸,却不知该如何进行下一步。

严爸爸担心儿子的情绪受影响,不断宽慰着他。在爸爸的耐心劝说下,小弘森决定暂缓计划。

不过他又突发奇想,要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爸爸。

之后的每一天,严弘森便会像小老师一样,为爸爸讲解火箭的相关知识。对线路问题一窍不通的爸爸,只听得一知半解,却还要硬着头皮假装听懂了。

让严爸爸更为苦恼的是,小弘森竟然还要给爸爸安排考试,这可把严爸爸紧张坏了,整天都提心吊胆,唯恐自己考不及格。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严弘森的“瓶颈期”很快过去了,他又开始专心研制火箭,把考试的事情也忘到了脑后。

严爸爸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下,算是逃过了一劫。

从那以后,小弘森的制作之路越来越顺畅,大家都对小弘森即将竣工的火箭充满了期待。

火箭试飞

2022年6月,经过10个月的苦心钻研,严弘森研制的第一枚固体燃料小火箭终于大功告成。

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严弘森迫不及待让爸爸带他去试飞。

严爸爸在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后,终于找到一块适宜发射火箭的空地,看着孩子对自己的作品信心满满,严爸爸的心却一直忐忑不安。

他担心火箭一旦发射失利,孩子的自信心必然会受挫。不过,严爸爸的担心,在火箭起飞的那一刻已全然消失。

“5、4、3、2、1”,严弘森按下了启动键,随着烟雾散开,火箭腾空而起。

看到这一幕,爸爸兴奋得大喊起来:“起飞了,起飞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严弘森像是早已预测到这个结果,神色异常平静。

虽然火箭下落时,降落伞没有如期打开,造成了发射过程的一个小瑕疵。但对于整个飞行过程,严弘森还是比较满意的。

事后,严弘森仔细查找原因,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声称下一次绝对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严爸爸兴奋之余,将严弘森火箭发射成功的视频传到网上。结果网友们立刻就炸了,赞赏之声铺天盖地而来:小小科学家、别人家的孩子、祖国航天事业未来的接班人......

就连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授,都向严弘森发来邀请函,诚邀严弘森到哈工大的校园打卡,并希望有朝一日,严弘森能成为哈工大的优秀学子。

可谓是“一朝成名天下知”。如今,10岁的严弘森不但是网络红人,还在学校当起了“小老师”。平时,他会给同学们上航天课,带动很多同学喜欢上了航天科技。

对于小弘森来说,所有的荣誉都比不上他的科研任务。

就在去年10月份,小弘森已经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二枚火箭。他还为自己列出了一个小小规划,即每年研制一枚小火箭,而且这个计划会持续到小学毕业。

小小的严弘森,像祖国航空事业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光芒璀璨、未来可期。

孩子取得的傲人成绩,严弘森的父母一直是平常心看待。

对于严弘森未来的发展道路,他们坦言会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无论严弘森怎样选择,他们都会全力支持。

写在最后

回顾严弘森的成长之路,从最初对航天知识的渴求,到最后独立研制出火箭,

在成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小弘森却表现的异常完美。

小弘森的优秀不容置疑,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母自始至终都是最好的陪伴者。

在严爸爸社交平台的签名上,写着这样的句子:“不懂航天,但能陪伴”。

的确,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或许我们的孩子,没有严弘森的天赋异禀,但父母的陪伴却可以让孩子信心百倍、斗志满满。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让孩子有信心,有勇气去应对一切困难与挑战。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0
妞妞谈情感

妞妞谈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