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孩子通过父母来到世界上,通过和父母的互动了解并感知世界。
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孩子依赖着父母,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
然而,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父母却无法理解他们的孩子,会损害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更遗憾的是,如果遇到NPD的伴侣,尚且还有完全终止关系的可能,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是难以完全割裂的。
有个网友说:
发现妈妈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隐秘的恐怖,外在表现得无私奉献的伟大母亲,我有苦说不出。
当自己好不容易从泥潭中走出来,有力量去发展自己时,妈妈一个普通的电话普通的沟通过后,第二天我的状态就不对了,一种魂飞魄散的感觉。
如果父母是NPD,你是否一想到自己的父母,内心对他们充满了爱恨交织的情绪?
你在这种矛盾的情感里挣扎,不知道怎么走出来。一方面,父母的确不容易,他们也受过很多苦;
而且他们生了你,还把你养大了。
NPD型的父母,一般也出生且成长在一个中毒的家庭,他们也有自己NPD的父母。他们成为今天的样子,是有原因的。
你爱他们,也心疼他们。另一方面,父母确实做过很多伤害你的事情,而且打着高尚的名义:
你从小就是父母的出气筒,你童年里充满了各种无端的指责、谩骂和羞辱。
父母是受害者,但同时他们也是施害者。
如何化解这种乌烟瘴气、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

NPD最容易伤害人的是以下5个方面:
1、把人当成工具。
简单说就是没有人性,只有兽性。
特别是恶性自恋者或者反社会人格者,他们内在缺乏仁慈与柔情的部分,也缺少必要的道德感。
因为把别人当工具,所以他们想用就用,不用就扔。他们随时会撤销对别人的关心,只要对方没有符合他的要求。他们不会因此感到内疚和难过。
因为把人当工具,所以他们看不到别人的痛苦,即使看到了,也不会有同理心。
2、施虐。
他们以虐待他人为乐,有的人信奉“欺负人是快乐之本”。
无论是同学关系,还是伴侣关系、亲子关系,他们肯定会找到一个可以控制、欺负、虐待的人,这个人是“替罪羊”,长期遭受情感或身体的虐待。
在自恋虐待者的内心世界里,没有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只会让他们焦虑。
他们只有主导与被主导,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所以,在任何的关系中,他们一定要踩在别人之上。

3、制造好坏对立。
在多子女家庭中,聪明能干的孩子会成为NPD家长的“金童玉女”,经常会被他夸奖;
木讷老实的孩子则是他心目中的“替罪羊”,经常会被打压和批评。
在公司或单位里,NPD的领导也同样会有一个或几个他特别欣赏的人,不断地夸奖;
以及另一个或几个他看不惯的人,经常被打压和批评。
这其实是NPD者内心世界的写照,他们把糟糕的自体投射到那些“替罪羊”身上,把理想化的自体投射到那些“金童玉女”身上。
无论是哪一拔人,都承受了极高的心理压力。
4、容易暴怒。
NPD者内在有一个夸大自体,这个自体需要无限的欣赏、崇拜、认可和感激,别人略微的拒绝或反对,都会让夸大自体崩解,并产生暴怒的言行。
NPD的家长特别容易发脾气,孩子会莫名其妙地被辱骂或殴打。
NPD的老师会当众羞辱学生,包括躯体暴力。
NPD的领导会公开地言语霸凌下属,或者以各种隐性的方式冷落下属。
由于经常受到这种暴怒的影响,有些孩子对于略微响一点的声音会出现惊吓反应,表现为不自觉地双脚踮地、拳头握紧,随时准备逃跑。有些员工对于上班有强烈的恐惧感,时不时地处于应激状态。
有些学生对学校有强烈的恐惧,每天生不如死,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状态。
5、情感吸血。
NPD就像神话中的吸血鬼一样,经常要从别人身上吸取能量。
他们通过强调自己的不容易、总是传递负能量、扮演牺牲者、时刻需要他人的听话和顺从,以及在别人痛苦时再来一脚等方式,不断吸取对方的情感能量。
他们还会把自身糟糕的部分投射到别人身上,在不断地贬低和打压中,对方会逐渐认同这些糟糕的感觉,变得越来越自卑。
所以,与NPD相处后,一个人会觉得疲惫不堪、心情沮丧,甚至也变得歇斯底里。

NPD的父母有什么样的特征?
1. 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延伸
这样的父母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延伸,而不是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他们会认为孩子是他们的附属品,孩子的人生应该按照他们计划的来进行。
孩子会发现,自己一直是活在父母的规划中,很多目标也不是自己的而是父母为自己制定的。
孩子并不能有自己的理想,也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这样的父母甚至会厌恶甚至破坏孩子想要独自自主的计划,加强自己的控制。
如果成长过程中有这样的父母,孩子会很难学会自己做决定,甚至会害怕自己做决定,孩子们可能会习惯于和强势的人在一起。
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已经习惯于别人为自己做决定了,会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做决定,自己的人生意义就是为了满足其他人的期望。
2. 情绪勒索
情绪勒索一般会发生在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中,心理学家Susan Forward提出情绪勒索简称为FOG,F代表恐惧(Fear)、O是义务(Obligation)、G是罪恶感(Guilt)。
F会让被勒索者产生如果不做就会产生某些后果的恐惧,O是指勒索者用【本应该这样做】的表达控制被勒索者,如果不答应就会产生G,也就是罪恶感。
NPD的父母会使用情绪勒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控制。
比如,你和父母产生了一些分歧,父母希望你按照他们希望的来做,他们也许会说 :“把你养这么大,供你吃,供你读书,结果不听我们的,他就是这么不孝顺的,把我们气出病”。
父母强调了养育和被养育的关系在强调义务。
如果你不听父母的,就是不孝顺,这就带来了罪恶感。
最后强调了生气得病,又造成了恐惧感。
这就是一种情绪勒索,孩子常常会对自己有一种焦虑,也会有愧疚,习惯于去做父母让自己去做的事情。

3、装可怜
习惯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会以非常夸张的方式表演自己“过得很惨”,回避自己的责任,让别人认为她真的过得很惨而不断帮助她,以达到她吸血的目的,如果你不帮助她,恭喜你成为了被抹黑的对象。
她会向孩子传达“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我是因为你才这样,你欠我的”,比如“我上班一天如何如何辛苦,你在家不能洗个碗吗“ “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就不能……”
所有的问题都是孩子的问题:小到摔碎一个碗,大到母亲找工作失败,所有的失败都是孩子造成的,都是孩子的拖累造成的,母亲永远没有错。
我曾经靠过谁吗?我都是一个人走过来的,你怎么就那么麻烦呢?
你怎么就不能靠自己呢?
NPD感受不到你的情绪。
在这个过程里头,你根本无法从他那个地方在后期获得情绪价值。
因为他会认为凡是影响他的都是麻烦。
凡是影响到他的全部都是麻烦。
他会告诉你,整天哭丧着脸没有用啊,整天浑身充满负能量啊,你就不能坚强点吗?
你就不能不麻烦我吗?
我都可以,你为什么不可以啊?他会用这种大压力的方式,来各种各样的去刺激你。

在现实中失败的中老年NPD,自恋受损严重。
饭局聚餐的环境中,没人给它过度的关注,这加重了它的自恋受损。
于是它想搞事。
不敢找茬它的长辈和那些社会地位高的亲戚。
于是它就把毒手伸向晚辈那些晚辈尤其是未成年,它会嬉皮笑脸语气不怀好意的问晚辈“成绩怎么样”,当然不管晚辈成绩多好,它都会利用三角测量打压一下晚辈,来给自己找点排面。
或者问晚辈“工资多少”、“找对象了没有”、“什么时候结婚”“买房了没有”?
其实中老年NPD目的,就是希望晚辈回答“没有”,中老年NPD能从晚辈的不足身上找到优越感。
以缓解它的自恋受损。
它的潜台词就是,“大家看我不是这个餐桌上最差的,那个小孩才是,求求大家千万不要迫害供给我,我现在又羞耻又害怕,我已经应激了”。

老年NPD它就是又坏又怂。
中老年NPD比年轻的NPD更加的狠毒和无下限的。
是可以对孩子下手的。
中老年NPD它们其实已经不在意外部评价了,只要有自恋供给就行了。
因为失去了信用和年轻面容的中老年NPD,已经无法通过外在欺骗获得“正面的自恋供给”(夸奖拍马屁)了,所以这个时候它们往往喜欢吸取别人的“负面自恋供给”,即激发别人的负面情绪,以感受到了自己的强大,满足自恋。过节时他人注意力无法全部聚焦到NPD身上,让NPD自恋受损了。
所以NPD需要搞事让他人重新给它注意力。
以缓解它的自恋受损,顺便获得自恋供给。
然而由于NPD特殊脑回路的机制,导致它随时随地都会自恋受损。
恶狗一样饥不择食的乱咬人,只要有机会它们就需要打压贬低别人顺便抬高自己一下,以缓解自恋受损。NPD欺软怕硬的本质,NPD在过节聚餐期间它们往往会专挑软柿子捏,专门虐待欺负自己晚辈们。从打压侮辱贬低晚辈身上,缓解自己的自恋受损。
即便晚辈的社会地位和实际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中老年NPD了,但是由于我们传统的极端的不带任何前缀词的忠孝道德绑架,导致晚辈从小就会“让着”很多巨婴长辈。表面上是“尊重”实际上是“忍让”,故意不与巨婴长辈一般见识。
然而这种谦让,NPD不会和正常长辈一样认为这是一种尊重。
NPD的脑回路是这样的“你忍让我说明你不如我,我比你高一等所以我可以打压虐待你,哇我真厉害”。
所以在过年聚餐期间,尤其在文化越落后的地区,在极端道德绑架的加持下。
很多亲戚聚餐的场合其实就成为了中老年NPD,疯狂吸血晚辈,获得自恋供给场合的一场鸿门宴。这种场合中老年NPD是绝对安全的,并且还有长辈“身份”的加持,可以让它们狗仗人势。
所以它们可以大胆的肆无忌惮的,通过言语打压精神虐待晚辈,满足畸形虐待欲缓解自恋受损,并通过对比满足自恋供给。

NPD在恋爱中的呈现: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他一定会给你有一个高开低走
什么叫做高开低走?
你遇上的人没有你在初期跟他见面的时候,觉得这个人有才华有魅力有胆识吸有吸引力啊,风趣幽默,就各种各样的优点优势,包括家世不错,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让人一看就是一个精英人士,或者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比如说虽然现在很落魄很失败,但是他的一些逻辑,一些道理,一些语言说出来之后,你会觉得这个人很不错啊。
首先会对这个人有一个直观上的好感,那直观上的好感有了之后可能还会带有一些励志的悲惨的,或者是这种悲情的色彩在里面,这是他会给你的第一感受。
有了这个第一感受就会进入到第二步,就你们之间的联系和接触。
在你们接触的时候呢,你会接触的上面,你会认为:
哇,这个世界上怎么还有那么懂我的人,还有这么了解我的人,还有这么细心呵护我的人,他能细心到什么地步呢?
很多的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初期跟你接触的时候,一定会让你上头,让你觉得有一种恋爱脑的感觉,让你觉得遇到了此生最好的伴侣,这通常是什么?
都是一种假象。
我们看见判断NPD特征的第一点,如果在一段感情当中,在初期的时候,这个人过于太好,你根本看不到他身上的问题,注意这是危险的信号。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在是在关系的早期,如果你发现这个人快速让你上头,你找不到他的任何的问题,那么基本上就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标准之一了。
通常来说,他们在三个月到半年之间啊,三个月到半年之间就会出现断崖式分手和突然式个冷漠,然后和你断掉关系啊,然后和你拉远距离去寻求别的新鲜的血胞和刺激。
第二个部分,请问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在人际交往当中,在关系当中,他有没有什么呢?
有没有真正爱人的能力,你去体会一下,你猜一猜就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他在关系当中到底有没有爱人的能力?
NPD的爱全部都是伪装啊,都是装出来的。
是他通过模仿爱情电影模仿某经典著名桥段,然后呢了解对方的心思之后,做做绞尽脑汁做出的一种表现来表现出我很爱你,但他自己是体会不到爱这种感受的。所以只能装一时不能装太久。
那换一句话来说,NPD是空心人,他不具备感知别人情绪的能力。他在关系当中,他没有感受别人情绪的能力。
如果说一出一个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
我需要的时候,你必须在,但是你需要的时候,你就自己解决。
我需要的时候,你必须在,但是你需要的时候,你需要自己解决。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
无论对方的真面目如何
只要你还是你
你还拥有自我
就掌握着人生的主动权
我们无法劝说不要用力去爱
但我们希望在任何一段情感中
都不要过度依赖
真诚难求所以更显可贵
只要葆有希望
总有相遇在路上
如何化解父母NPD的伤?
是不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上,清理掉父母在自己内心种下的“毒”。
如果你依然对父母曾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耿耿于怀。
每次你想起来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委屈、恼怒、怨恨和受伤的情绪,这就表明你依然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上。不清理掉这些情绪,你是在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允许过去再一次伤害自己。


作者简介:柏林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转载请注明作者,商业转载及纸媒用稿,请私信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