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前的十天: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流涌动
清朝末年,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1911年10月的武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神秘的气氛。
谁能想到,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风暴正在酝酿。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湖广总督瑞澄,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坐在了一个定时炸弹上,是不是觉得比早上没喝到热腾腾的豆浆还要难受?
没错,就是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了瑞澄身上。
农历辛亥年八月初九,也就是起义爆发前的第十天,瑞澄大人正在总督府里悠哉悠哉地品茶看报。
突然,一封来自外务部的密电打破了他的平静。
瑞澄慌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召来湖北提督张彪商议对策。张彪还没到,又收到了武汉英美两国领事的信函,说革命党人定于八月十五、十六这两天起事,还说陆军第三十标会一同响应。这下瑞澄更是坐立不安,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应对这场危机。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当时湖北新军的实力。湖北新军由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组成,总兵力达16104人。其中,张彪统领的第八镇有10502名士兵和702名军官,而黎元洪负责的第二十一混成协则有4612名士兵和288名军官。这支力量在当时可谓是相当强大的。
首先,总督府外围的警戒力量大大加强。特别巡警、巡防队、警务公所、消防队、马队、工程营等军警力量,全都被调来保护总督府,仿佛在为瑞澄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保护网。
其次,人员流动被严格限制。城门晚开早闭,武汉各码头的渡船晚上八点就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