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博认证为“抖音集团副总裁”的账户抖音李亮回应美摄起诉案:
一名曾经在美摄工作过的工程师,离职两年半后加入了字节。在字节工作期间,写代码时重复使用了一部分他在美摄工作时写过的代码(经司法鉴定,相关重复代码占比很小,不超过美摄软件的4%、抖音的0.8%)。这种行为,属于严重违规,公司是明令禁止的,目前该员工也已经离职。
同时,他还表示,仅在中国法院,美摄就提出了超过20亿的索赔,最后法院支持了8000多万,一些自媒体报道所谓“最高法从重处罚字节跳动代码抄袭案”,显然是受到了某些误导。
在此之前,美摄科技官微发布声明称,美摄公司起诉字节跳动旗下抖音等8款产品代码抄袭系列案,历经三年七个月,近日迎来终审判决。
美摄科技表示最高人民法院近日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侵权认定的同时,对一审判决损害赔偿额偏低予以改判。
二审判决判令抖音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立即停止侵害美摄SDK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向美摄公司赔礼道歉,抖音公司及某员工立即停止侵害美摄公司技术秘密的行为,九案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约8266.8万元。
据介绍,美摄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AIGC智能视音频解决方案服务商。基于人工智能、自研视音频引擎等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产品技术授权、解决方案定制、软件定制开发、专业设计定制等服务。
近年以来,字节陆续收缩战线,XR、飞书、游戏业务相继裁员,业务收缩一方面源于大环境下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字节相关业务并未通过创新采取较大建树。
结合deepseek在近期爆火,抢走了一大批大厂大模型风头的背景,为什么大厂的创新越来越难?
字节抄袭将会将会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何种影响?
这种影响又将如何挽回?
作为一家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的互联网企业,抄袭的行为是否说明字节离创新越来越远?
对此,鳌头财经何青汉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抄袭是一种大厂病,但不是大厂懒,而是真的管不过来。
创新本就需要积小胜为大胜,颠覆式创新则更需要脑洞大开和敢于试错。
大厂尽管拥有较雄厚的试错成本,但往往缺少创业团队的那种创新活力。
这种大厂病是每个企业在发展中必然面对的,只是靠创新起家的互联网科技大厂们成长过快,往往发病更早且病情严重。
具体到此次抄袭事件,必定会有一定负面影响,但不大。
毕竟,抄袭的缘由确实并非字节主动所为,而是某个员工“偷懒”。
情况说明清楚后,也就舆论压力消散。
此外,对于用户而言,只是吃瓜,抄袭与否和用户关联不大,体验好坏才是他们是否选择字节系应用的关键。
总而言之,公司盘子太大,难免出现各种问题,也未必能及时发现。
尽管此次抄袭代码确有其事,但只能算员工个人行为,而非企业行为,也相对隐蔽而难以被企业监管部门发现。
这说明字节在监管上确有漏洞,需要进一步填坑。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