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童随父进山,偷偷藏起一株人参,多年后女子嫁给了他

时髦蛋糕文化 2025-02-19 05:48:12

稚童随父进山,偷偷藏起一株人参

在清朝末年,关外之地,有座名为黑松岭的大山,山势险峻,林木茂密,常有野兽出没。

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姓李,男人名叫李大山,是个猎户,女人王翠花,在家操持家务,夫妻二人育有一子,名叫李小宝,年方八岁,长得机灵可爱,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透着股聪明劲儿。

这日,李大山起了个大早,准备进山打猎。

李小宝见父亲收拾弓箭,背起背篓,便吵着要跟去。

李大山拧不过儿子,只好答应带他一同进山,但千叮咛万嘱咐,让他紧跟自己,不可乱跑。

爷俩一路往山里走,李大山边走边教儿子辨认野兽的足迹和草木的药性。

李小宝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提出几个问题,李大山耐心地一一解答。

二人走了半晌,来到一处密林深处。

李大山停下脚步,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树木和地面,忽然眼睛一亮,指着不远处的一株野草对李小宝说:“小宝,你看那是什么?”

李小宝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株野草,叶子碧绿,茎上长着几个小红果,样子甚是奇特。

他好奇地问:“爹,这是啥玩意儿?”

李大山笑道:“这是人参,年份还不短呢。

咱们今天运气不错,碰到这宝贝了。”说着,他小心翼翼地挖起人参来。

李小宝在一旁看得眼馋,心想:这人参这么珍贵,我要是能藏一株起来,将来就能卖大钱,买好多好吃的、好玩的。

想到这里,他趁父亲不注意,悄悄溜到旁边,也挖了一株看起来年份较短的人参,藏在了衣兜里。

李大山挖完人参,带着李小宝继续往山里走。

二人又打了几只野兔和山鸡,这才心满意足地往家走。

回到家,王翠花见爷俩满载而归,高兴得合不拢嘴,忙着烧水炖肉。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炕头,吃着香喷喷的兔肉和山鸡肉,李大山拿出挖到的人参,对妻子说:“翠花,你看我今天挖到啥宝贝了?”

王翠花接过人参,仔细端详了一番,惊喜地说:“,这可是好东西,能卖不少钱呢!”

李大山点点头,说:“我打算明天拿到镇上去卖了,换些银钱回来,给小宝置办些衣物和文具。”

李小宝在一旁听着,心里暗自得意,心想:嘿我还有一株呢,等将来有机会再拿出来。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李小宝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

他勤劳能干,心地善良,村里人都夸他是个好后生。

这日,村里来了一位年轻女子,名叫赵婉儿,长得如花似玉,温婉可人。

她是逃难到这里的,父母双亡,无依无靠。

村民们见她可怜,便收留了她,让她在村里暂时安顿下来。

李小宝见赵婉儿长得漂亮,又温柔贤惠,心里便生出了爱慕之情。

他时常帮赵婉儿干些重活累活,还把自己打猎得来的野味送给她吃。

赵婉儿见李小宝人好,也渐渐对他有了好感。

不久,村里便传出了风言风语,说李小宝和赵婉儿好上了。

李大山和王翠花听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他们早就盼着儿子能娶个媳妇回来,如今见有了眉目,自是喜上眉梢。

这日,李大山把李小宝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小宝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成家了。

我看那赵婉儿不错,你若是喜欢她,爹就托人去她家提亲。”

李小宝一听,羞得满脸通红,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他点点头,说:“爹,我也喜欢婉儿,您就去提亲吧。”

李大山见儿子答应了,高兴得哈哈大笑,当即就托了村里的媒婆去赵婉儿家提亲。

赵婉儿见媒婆上门,心里也乐意,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双方商定了婚期,村里人便开始忙着筹备婚礼。

李小宝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又是盖房子,又是置办家具,整天累得满头大汗。

但他心里却是甜的,想着很快就能娶到心爱的姑娘,再苦再累也值得。

然而,就在婚礼前夕,村里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这日晚上,李小宝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想着明天的婚礼,激动得难以入眠。

忽然,他听到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在走动。

李小宝心里一惊,忙起身披上衣服,走到窗前查看。

只见窗外黑影绰绰,似乎有几个人影在晃动。

他心里暗叫不好,难道是贼人前来偷盗?

想到这里,他悄悄打开房门,拿起一根木棍,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

他循着人影来到村口的一棵大树下,只见几个人影正围在一起,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李小宝悄悄靠近,只听其中一人说道:“咱们今晚就动手,把那株人参挖出来,卖了换钱。”

另一人说道:“那株人参可是个宝贝,据说能起死回生,咱们得小心行事。”

李小宝一听,心里大吃一惊,心想:难道他们说的是我当年藏起的那株人参?

这怎么可能?

那株人参我明明藏得很隐蔽,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他正要上前盘问,却见那几个人忽然站起身来,往村里走去。

李小宝见状,忙悄悄跟在后面,想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只见那几个人来到赵婉儿家的院子里,开始挖了起来。

不一会儿,便从地下挖出一株人参来。

李小宝定睛一看,正是自己当年藏起的那株人参。

他心里又惊又怒,心想:这赵婉儿怎么会有这株人参?

难道她一直在骗我?

就在这时,那几个人挖出人参后,便匆匆离开了。

李小宝见状,忙悄悄走进赵婉儿家的院子,把那株人参重新埋了起来。

他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次日一早,李小宝便去找赵婉儿,想问个明白。

他来到赵婉儿家,见赵婉儿正在屋里收拾东西,便走了进去。

赵婉儿见李小宝来了,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笑着迎了上来。

李小宝却板着脸,一言不发。

赵婉儿见他这副模样,心里有些纳闷,忙问:“小宝,你怎么了?

怎么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李小宝瞪了她一眼,说:“婉儿,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赵婉儿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忙问:“小宝,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哪有什么事瞒着你?”

李小宝冷笑一声,说:“那株人参是怎么回事?

你为什么会有那株人参?”

赵婉儿一听,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她颤抖着声音说:“小宝,你……你都知道了?”

李小宝见她这副模样,心里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怒道:“哼,我当然知道了。

昨晚我都看见了,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赵婉儿见他发怒,忙跪在地上,哭着说:“小宝,你听我解释,那株人参不是我偷的,是我祖上传下来的……”

李小宝一听,更加生气了,吼道:“你说什么?

那株人参是你祖上传下来的?

那你为什么不早说?

你一直在骗我,是不是?”

赵婉儿哭得更加厉害了,她哽咽着说:“小宝,我真的没有骗你。

那株人参确实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但我从来不知道它的价值。

昨晚那几个人来挖人参的时候,我才知道它是个宝贝。

小宝,你要相信我,我真的没有骗你。”

李小宝见她哭得梨花带雨,心里也有些不忍,但一想到她瞒着自己这么久,便又硬起心肠,说:“哼,你说得倒好听。

那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你一直藏着掖着,到底安的什么心?”

赵婉儿见他不信自己,哭得更加伤心了。

她在地上跪了很久,见李小宝始终不肯原谅自己,便站起身来,哭着跑了出去。

李小宝见她跑了,心里也有些后悔,但一想到她瞒着自己这么久,便又硬起心肠,没有去追她。

他独自坐在屋里,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且说赵婉儿跑出村子后,一路哭着往山里跑去。

她边跑边想:小宝为什么不相信我?

我真的没有骗他啊。

想到这里,她更加伤心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她跑了许久,来到一处悬崖边,累得气喘吁吁。

她站在悬崖边,望着深不见底的峡谷,心里一阵绝望。

她想:小宝不肯原谅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不如一死了之,免得受人羞辱。

想到这里,她便要往悬崖下跳。

就在这时,忽然一阵风吹过,吹起了她的衣角。

她低头一看,只见衣兜里露出一株人参的根须。

她心里一愣,忙把人参拿出来仔细端详。

只见这株人参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似乎与众不同。

她心想:这株人参莫非真是个宝贝?

若是把它卖了,换来的钱足够我下半辈子生活了。

想到这里,她心里又生出了一丝希望。

她擦干眼泪,把人参小心翼翼地收好,转身往山下走去。

她回到村里,见村里人都在忙着筹备婚礼,心里又是一阵难过。

她想:小宝如今就要成亲了,我却成了个孤家寡人。

想到这里,她更加伤心了,但又不想被人看见,便悄悄躲到了村口的一棵大树下。

且说李小宝见赵婉儿跑了,心里也有些后悔她这一躲,就躲到了天黑。

月亮升得老高,村子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可赵婉儿的心却像是掉进了冰窟窿里,凉得透骨。

她望着那灯火通明的李家,眼泪又忍不住簌簌地往下掉。

就在这时,她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她面前。

是李小宝,他一脸焦急,眼睛熬得通红,显然是找了她一整天。

“婉儿,你去哪儿了?

我找了你一整天!”李小宝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显然已经喊得嗓子都疼了。

赵婉儿抬头,泪眼婆娑地看着他,哽咽着说:“小宝,你别管我了,我们……我们算了吧。”

李小宝一听,急眼了:“你说什么胡话呢?

咱俩的事儿哪能就这么算了?

你是不是还在为那株人参的事儿生我气?

我跟你说,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俩的感情啊!”

赵婉儿摇了摇头,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小宝,你不知道,那株人参……那株人参其实是我家祖传的,但我从来不知道它有这么珍贵。

我本想等咱俩成亲后再告诉你的,可没想到……没想到会被你撞见,还让你误会了。”

李小宝一听,愣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样的曲折。

他一把抓住赵婉儿的手,急切地说:“婉儿,你咋不早说呢?

害得我以为……以为你一直在骗我。”

赵婉儿哭得更厉害了:“小宝,我怕你知道了会嫌弃我,会不要我。

我……我真的好爱你,我不想失去你。”

李小宝听着,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

他一把将赵婉儿搂在怀里,声音坚定地说:“婉儿,你放心吧,我不会嫌弃你的。

咱俩从小一起长大,我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株人参虽然珍贵,但在我心里,你比什么都重要。”

赵婉儿听着,心里像是被一股暖流包围着,所有的委屈和害怕都烟消云散了。

她紧紧抱住李小宝,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

“小宝,谢谢你。

有你这句话,我就什么都不怕了。”赵婉儿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幸福。

两人相拥了很久,才慢慢松开。

李小宝看着赵婉儿红肿的眼睛,心疼地说:“婉儿,你饿了吧?

咱回家吧,我给你弄点吃的。”

赵婉儿点点头,跟着李小宝回了李家。

李家此时还灯火通明,李大山和王翠花见儿子带着赵婉儿回来,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忙张罗着给赵婉儿弄吃的,还一个劲儿地安慰她,让她别往心里去。

赵婉儿看着李家人的热情和真诚,心里更加坚定了要嫁给李小宝的决心。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对待李小宝和他的家人,用自己的真心去回报他们的关爱。

接下来的几天,赵婉儿和李小宝像是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一起忙着筹备婚礼。

村里人也都被他们的真情感动了,纷纷前来帮忙。

婚礼那天,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

然而,就在婚礼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只见几个衙役骑着高头大马,一路狂奔而来,到了李家门口,翻身下马,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谁是赵婉儿?

站出来!”领头的衙役大声喝道。

赵婉儿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我是赵婉儿,不知官爷有何贵干?”

领头的衙役打量了她一眼,从怀里掏出一张文书,扔在她面前:“这是朝廷的拘捕令,有人告你私藏国宝,跟我们走一趟吧!”

赵婉儿一听,顿时傻了眼。

她不知道是谁告的自己,更不知道那株人参怎么就成了国宝。

她求救似地看着李小宝,李小宝也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就在这时,李大山站了出来:“官爷,这事儿恐怕有误会吧?

赵婉儿是我儿子的未婚妻,她怎么会私藏国宝呢?”

领头的衙役冷哼一声:“有没有误会,跟我们走一趟就知道了。

带走!”

说着,几个衙役便上前来,不由分说地将赵婉儿架了起来。

李小宝见状,急了眼,上前就要阻拦,却被衙役们推了个趔趄。

“你们放开她!

这事儿跟她没关系!”李小宝大声喊道。

可衙役们哪里会听他的,架着赵婉儿就往外走。

李大山和王翠花也急了,忙上前阻拦,却被衙役们推搡到一旁。

眼看着赵婉儿就要被带走,李小宝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那株人参,跑到衙役面前:“官爷,你们看,这就是那株人参。

它是婉儿家的祖传之物,根本不是什么国宝。

你们肯定是搞错了!”

领头的衙役接过人参,仔细端详了一番,脸色微微一变。

他没想到,这株人参竟然真的在李小宝手里。

他沉吟了片刻,对李小宝说:“这事儿我们得回去禀报大人再做定夺。

你先把人参交给我们,我们自会给你一个说法。”

李小宝一听,虽然心里不情愿,但也知道此时不是硬碰硬的时候,只好把人参交给了衙役。

赵婉儿被带走了,李小宝心里像是被掏空了一样,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接下来的几天,李小宝像是丢了魂儿一样,整天茶不思饭不想,就想着怎么把赵婉儿救出来。

李大山和王翠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就在一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几个衙役又骑着马来到了李家。

这次,他们的脸上带着几分笑意,显然是好消息。

“李小宝,赵婉儿的事儿查清楚了。

那株人参虽然珍贵,但并不是国宝。

是有人嫉妒你们,故意诬陷的。

现在,赵婉儿已经被释放了,你们可以成亲了。”领头的衙役大声说道。

李小宝一听,顿时喜出望外。

他忙跑到门口,果然看见赵婉儿正站在那儿,脸上带着几分憔悴,但眼睛里却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婉儿!”李小宝大喊一声,跑了过去,紧紧抱住赵婉儿。

两人相拥而泣,所有的委屈和害怕都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几天后,李小宝和赵婉儿终于成了亲。

婚礼上,两人手牵着手,向在场的亲朋好友表达着他们的感激和幸福。

村里人也都被他们的真情感动了,纷纷举杯祝福他们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从此以后,李小宝和赵婉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他们一起打猎、种地、照顾孩子,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那株人参也被他们好好地收藏起来,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

每当有人提起这事儿,他们都会笑着摇摇头,说:“这事儿啊,就像是一场梦。

但多亏了它,我们才更加珍惜彼此,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日子一天天地过着,转眼就到了冬天。

这天,大雪封门,李小宝和赵婉儿正坐在热炕头上,就着小菜喝着小烧。

窗外寒风呼啸,室内却是暖意融融。

两人聊着家长里短,偶尔传来几声笑声,显得格外温馨。

“小宝啊,你说咱这日子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咱都老了。”赵婉儿感慨道。

李小宝喝了一口酒,嘿嘿一笑:“是啊,时间过得可真快。

不过咱这日子可是越过越有奔头了,你看咱这房子,这院子,哪一样不是咱自己挣出来的?”

赵婉儿点点头,脸上满是幸福:“是啊,都亏了咱两口子齐心协力,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李小宝放下酒杯,皱了皱眉:“这大雪天的,谁来敲门啊?”

说着,他披上棉袄,走到门口,打开一看,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儿站在门口,浑身冻得直哆嗦。

“大爷,你这是咋的了?

咋冻成这样了呢?”李小宝忙把老头儿让进屋里。

老头儿进屋后,赵婉儿也忙端来一碗热汤,让老头儿先暖暖身子。

老头儿接过热汤,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下去,这才缓过神来。

“谢谢你们啊,好人有好报。

我……我是从南边逃难过来的,家里遭了灾,实在是没法活了,这才一路往北逃。

没想到这大雪天的,迷了路,差点冻死在这儿。”老头儿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李小宝和赵婉儿一听,心里都挺不是滋味。

他们忙安慰老头儿,让他先在这儿住下,等天暖和了再走。

老头儿感激涕零,连连道谢。

接下来的几天,老头儿就在李家住了下来。

李小宝和赵婉儿待他如亲人一般,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老头儿也挺知趣,每天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嘴上也总是挂着感激的话。

这天,老头儿突然对李小宝说:“小宝啊,我看你是个实在人,我想跟你说个事儿。”

李小宝一愣:“大爷,你有啥事儿就说吧,能帮上忙的我一定帮。”

老头儿叹了口气:“其实啊,我是个老中医。

这次逃难,我把家传的医书都带来了。

我看你是个好人,我想把这医书传给你。”

李小宝一听,吓了一跳:“大爷,你这可使不得啊。

这医书可是你家传的宝贝,你咋能给我呢?”

老头儿摇了摇头:“小宝啊,这医书在我手里,也就是个念想。

可要是传给你,说不定还能救人呢。

我看你心地善良,是个学医的好苗子,这医书交给你,我放心。”

李小宝一听,心里挺感动。

他想了想,说:“大爷,要不这样吧。

这医书我先收着,等我学会了,我再传给我的儿子、孙子,让咱家的医术一代一代传下去。

你看咋样?”

老头儿一听,乐了:“中!

小宝啊,你可是个聪明人。

这医书交给你,我算是放心了。”

从那以后,老头儿就开始教李小宝学医。

李小宝也挺争气,每天起早贪黑地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医术的精髓。

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找他看病,他每次都药到病除,深受村民们的爱戴。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老头儿因为年岁已高,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李小宝和赵婉儿按照老头儿的遗愿,把他安葬在了村后的山坡上。

老头儿虽然走了,但他的医术却在李小宝手里发扬光大。

李小宝不仅治好了村里人的病,还开始到周边的村子行医,救死扶伤。

他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找他看病。

这天,李小宝正在家里给人看病,突然来了一辆马车。

车上下来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手里还拿着一个精致的礼盒。

“请问这里是李小宝大夫家吗?”中年男子问道。

李小宝一愣:“我就是李小宝,请问您是哪位?”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李大夫,我是京城来的。

我家老爷病重,遍访名医无果,听说您医术高超,特地派我来请您进京给老爷看病。”

李小宝一听,心里挺激动。

他忙收拾好东西,跟着中年男子上了马车,一路奔向了京城。

到了京城,李小宝被带到了一座豪华的府邸里。

他见到了病重的老爷,只见老爷面色苍白,气息奄奄。

李小宝忙上前把脉,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他开了一张方子,让人去抓药。

老爷服了药后,不久就醒了过来。

老爷一看是李小宝救了自己,感激涕零,忙让人准备厚礼酬谢。

李小宝却婉拒了:“老爷,您太客气了。

我学医就是为了救人,要啥酬谢啊?

您要是真想谢我,就多行善事,积德行善吧。”

老爷一听,更加敬佩李小宝的人品。

他派人把李小宝送回了村里,还特地修书一封,称赞李小宝的医术和人品。

从此以后,李小宝的名声更大了。

他不仅行医救人,还开始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希望他们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赵婉儿也在家里操持家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两人相濡以沫,共度余生。

后来,村里人为了纪念李小宝和赵婉儿的善行,特地在村口立了一座碑。

碑上刻着:“医德高尚李小宝,贤良淑德赵婉儿。”每当有人经过这座碑时,都会停下来缅怀这对恩爱的夫妻,感叹他们的善行和医德。

0 阅读:0
时髦蛋糕文化

时髦蛋糕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