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立陶宛政坛风云突变,新总理帕卢茨卡斯在宣誓就职后,其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华态度引发了广泛关注。
不仅更改了对中国的称谓,将其视为“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还公然对中俄关系评头论足。
这一系列举动不禁让人发问:中俄两国对此持何态度?立陶宛究竟何来的底气?
据路透社消息,12月12日,帕卢茨卡斯在就任立陶宛总理的施政报告中,明确表达了对中国的强硬立场。
然而,这一态度与其大选胜出后的表态大相径庭。10月底,帕卢茨卡斯曾指出,允许台湾地区设立“代表处”是严重的“外交失误”,并承诺上台后将首要致力于恢复与中国的全面外交关系。
然而,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帕卢茨卡斯的口风便发生了显著变化。
11月22日,他再次向中国喊话,表示立陶宛对恢复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期望两国大使能够重返岗位。
但与此同时,他也强调,立陶宛不会“无原则”地修复双边关系,领导层将坚持原有决策,继续维持与台湾地区的贸易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对帕卢茨卡斯的这两次喊话均未作出直接回应。这实际上并非中方首次对立陶宛的示好表示冷淡。
自中立关系降为代办级以来,立陶宛虽多次呼吁在贸易和外交上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其背后动机并非真心悔过,而是由于国内经济困境和企业在中国市场遭遇的排斥所迫。
中方早已明确表态,若立陶宛希望与中国沟通,就必须以实际行动支持“一中原则”。然而,三年多来,立陶宛虽喊话不断,却未见任何实际行动。
帕卢茨卡斯更是强硬表示,立陶宛不会“卑躬屈膝”地求中国,也不会断绝与台湾的联系。这种态度自然无法得到中方的回应,反而让帕卢茨卡斯感到“自尊心受损”,认为中国是在故意“羞辱”立陶宛。
于是,在沉默一周后,他无端将中国驻立代办处的三名外交人员列入“不受欢迎”名单,并要求他们在七天内离境。
这一举动立即遭到了中国外交部的强烈反驳,要求立陶宛立即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不要为中立关系的恢复制造障碍,并保留采取一切反制措施的权利。
然而,从帕卢茨卡斯上台后的言行来看,他显然没有将中方的警告放在心上,继续坚持其反华立场。
更令人关注的是,立陶宛在挑衅中国的同时,也惹怒了俄罗斯。在施政演讲中,帕卢茨卡斯将中俄关系的发展以及对白俄罗斯的支持视为“威胁”。
他宣布将国防开支维持在GDP的3.5%,并承诺每年向乌克兰提供相当于GDP0.25%的资金支持,同时在俄乌冲突期间断绝与俄罗斯的一切合作。
这一系列举动表明,立陶宛不仅将中国视为敌人,也将俄罗斯纳入了其“敌对”名单。
作为北约成员国之一,立陶宛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选择坚定地走反俄路线,可能是为了寻求法国、德国等北约盟友的支持。
同时,随着特朗普即将上台并明确表示要拆散中俄关系,立陶宛似乎也在积极迎合美国的立场,甘愿成为其“急先锋”,为美国的“宏伟计划”贡献力量。
此外,帕卢茨卡斯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3.5%的举措,甚至超过了波兰,这也符合特朗普上一任期要求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比例的要求。可以说,立陶宛在迎合美国方面可谓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立两国相隔遥远,并无历史积怨。相反,中国在中欧班列项目上曾给予立陶宛巨大支持,使其获得了不小的经济利益。
如今,立陶宛却将中国视为“假想敌”,试图通过挑衅中国来刷存在感,这种行为无疑是极其错误的。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立陶宛继续坚持其反华立场,必将为其带来严重的后果。到那时,即便立陶宛后悔莫及,也为时已晚。
因此,我们奉劝立陶宛政府能够审时度势,回归理性,以实际行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共同推动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环球网、参考消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