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桐城一派
敲下这个题目前,我是不是该拍个电报征求一下王秋麟兄的意见呢,但转念一想,反正又不是我叫出来的,冤有头债有主,要算账他自然会去找“懒下楼”郁震宏老师。
其实,这个题目是不是会得罪厨子王先生,我倒一点不担心,我唯一担心的是,把浓眉大眼是的王厨子单独拎出来在我的公号上示众是否合适。读我公号的粉丝都知道,我的笔下人物大多是老色匹、淫荡女,与他们为伍,秋麟兄会否觉得掉价?
人家毕竟是倍得家宴CEO,还是“浙北读书最多的厨子”,厨子这个身份好听不好听我不知道,但读书人嘛,不光我一向敬仰,人人都崇拜。同样是厨子出生的明荣兄,一大堆肉麻兮兮的话张口就来,口吐莲花般一顿输出,秋麟兄受用不受用我不知道,听得我面红耳赤。
我是绝对说不出来的。现在,我把他扔在一群蝇营狗苟堆里,这对王厨子的打击是不是太大了,他会不会怪我呢。
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因为王厨子很在意自己的光辉形象。我在推文《老底子,灵安的“商业圈”有多恐怖》中,写到老底子灵安的商业牛人,有徐祥麟、徐松麟、徐菊麟、徐学麟、徐毓麟等,王厨子看了高兴地像个三百斤的胖子,对我说:
前一刻高兴,后一刻他就蔫了。因为我马上写了高校里两个姓王的老色匹如何色诱女学生,这让王厨子羞愧难当,羞与为伍,愧于姓“王”。
王厨子的羞愧状,看得我于心不忍,惶恐不安,这真教我怕。老拜登经常跟空气握手,那我向空气保证,以后要是有姓王的再干这种龌龊事,我坚决,继,续,写,但用“wanG”来代替,叫他分不清是王还是汪。
自从秋麟兄的视频号《尝味品道》播出后,深受欢迎,粉丝暴涨,我这么调侃他,倒不是“怕你忍不住”,而是怕他的粉丝暴走,怕他们拎着菜刀杀上门来。
一直仰慕王厨子,其实一直是仰慕他的“荷叶粉蒸肉”和“西湖醋鱼”。自从看了他的视频号,我的口里水一直答答滴,胃一直在挣扎,欲寻求食物安慰。实在馋得要命摒不牢的时候,我就翻出《味道》来尝尝,免免心焦。
前几天,终于等来秋麟兄的加急电报,我欣然前往“倍得家宴”。
好家伙,去了才知道,在座的除了我,另有两位名震敝邑的大厨费国强和诸顺法,还有一位是曾经的大厨钱明荣,我有幸添陪,倍感荣幸。跟大厨们在一起就是好,除了感受吃文化,还能感受吃文化。
秋麟兄很客气,准备的菜品相当丰盛,满满一大桌。面对满桌佳肴,明荣兄恨不得当场作诗一首捧一下王厨子。
其中的两个名菜西湖醋鱼和荷叶粉蒸肉非常应景,秋麟兄最近的视频号刚刚隆重推出过。
秋麟兄一直自嘲自己的普通话不好,但在我听来,就是这种带有石湾风味的洋泾浜才接地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要是你叫那些播新闻的“肉喇叭”来讲,隔夜饭都要吐出来。
醋鱼和粉蒸肉入口,我的胃也不挣扎了,从嘴里舒服到胃里。秋麟兄要我点评一下,我实在词穷,说不出大道理,反正是觉得好吃,粉蒸肉吃了三大块,肥而不腻,入口爽歪歪。
和厨子一起吃饭的机会不多,和四个厨子一起吃饭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我格外珍惜,一边小快朵颐,一边听大厨们说他们跟服务员以往的风花雪月、悠悠往事,按照明荣兄的说法,乃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也。
秋麟兄读书多是真的读书多,开口沈从文,言必张爱玲,好像沈是他舅舅,张是他姑妈,熟的不得了。我真怀疑这个浙北读书最多的厨子,到底是被厨师耽误了的读书人,还是被读书耽误了的大厨师呢。
秋麟兄不仅读书多,而且记性好,小段子信手拈来。有一回他跟我说,宋朝有一个读书人叫彭渊材,他说人生有五恨:“一恨鲥鱼刺多;二恨金桔味酸;三恨莼菜性寒;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巩不能作诗。”
彭渊材有“五恨”,才女张爱玲有“三恨”,你知道她有哪“三恨”,秋麟兄知道我回答不出来,慢吞吞地自问自答:“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
“红楼”未完,秋麟兄的“恨意”也没完没了。说昨晚几位有趣之人在我饭店小聚,他由此也产生了“四恨”:“一恨鲈鳢太小,二恨蚕豆易老,三恨豆干花生嚼不出火腿味,四恨同桌有人不饮酒”。
有趣,有趣,这“四恨”大抵应该是秋麟兄的原创。
秋麟兄的文采,大家已经从他发在我公号上的文章《王秋麟:羔羊,一个让一代人歌哭生聚的地方》领教过了,其口才也是了得。去年岁秋,秋麟兄公子大婚,上台前他居然只打了个腹稿,就大咧咧接过麦克风信步走上婚礼台了。
大哥啊,这是你公子的婚礼,不是给“倍得家宴”服务员上早课啊,数百双眼睛盯着,你一个厨子,就算你是浙北读书最多的,也不该这么托大啊,至少你昨晚打个草稿也行,要是演砸了,人家看笑话是小事,你一世英名付之东流。
就在大家都替新郎官的老爸捏一把汗的时候,秋麟兄这边已经神定气闲,侃侃而言,历时5分钟,颇有冒号风范。脱稿讲话,对于一个厨师来说,很不容易,还时不时冒出一两句古诗词来,这水平,超过了99%以上的冒号。
这事太长脸了,不仅赢得嘉宾们的阵阵掌声,还给儿子的婚礼加分不少,至今令秋麟兄洋洋自得,牛皮哄哄,逢人便要拿出来吹嘘一下。
要我说,这牛逼只吹嘘一下不过瘾,值得大吹特吹,至少吹一辈子。
那天酒足饭饱后,明荣兄拿出一把折扇送给秋麟兄。打开折扇,一面写着“味道”,另一面写着“尝味品道”。这把扇子是专门为视频号《尝味品道》量身定做的,接下去的节目,秋麟兄手拿折扇,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逼格大升一级。
手摇折扇,颇有大师风范。
明荣兄说,会做一手好菜的厨师千千万,但能给菜肴赋予文化气息和内涵的厨师,可谓凤毛麟角。
烹饪文化,博大精深,烹饪之道,最难的是推陈出新,秋麟兄博览群书,理论于实践相结合,给名菜植入新的生命力,实乃敝邑烹饪界翘楚也。
明荣送秋麟兄折扇一把,桐城不才,无物相赠,只好作短文一篇,得罪之处,见谅之。
与厨师交朋友,最大的好处是不会饿肚子,厨师界有名言,开饭店不怕大肚皮,又云,坐得下坐得下,你快来,多一双筷子而已。
期待下次与秋麟兄的酒桌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