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商言商”,这似乎是商业世界的金科玉律,当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这句箴言还能否站得住脚?
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海运的咽喉要道,李嘉诚还是顶着压力出售了旗下43个港口,其中包括了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重要港口。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交易的买家是美国的金融巨头贝莱德,那么这家美国财团企业究竟是什么来头?
贝莱德实力到底有多雄厚?
巴拿马运河近期的热度可真不小,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黄金水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可李嘉诚出售的43个港口中,就包括了这条“大动脉”两头的两个重要港口。
多年来,李嘉诚长和企业,为巴拿马经济做出了不的贡献,并且从中获利颇丰,可现在呢,这些港口却被李嘉诚出售给了实力雄厚的贝莱德集团。
中国作为巴拿马运河的重要客户,如果这些港口被美国公司控制,那么中国的海运和贸易安全可能会面临风险。
除了巴拿马运河的港口,另外41个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港口都非常重要,还有就是这次交易的背后,也不由得让人想到美国的政治意图。
特朗普这段时间一直都是盯着巴拿马运河,甚至还曾公开说过不惜动用武力也要把它弄到美国手里,而现在的美国贝莱德收购李嘉诚的港口,很难不让人想象美国是不是想通过贝莱德控制这些关键港口,加强美国在全球海运贸易中的地位。
那么贝莱德究竟什么来头?
如果说谁能从中国手里抢走港口,贝莱德可以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
贝莱德是一家看似低调的金融巨头,实际上却掌握着巨额财富,贝莱德直接管理的金融资产高达10万亿美元,间接管理的资产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万亿美元,与整个欧洲的GDP综合还要多不少。
在2022年的《胡润世界500强》榜单上,贝莱德排名127名,实力相当雄厚,那么这家公司究竟是怎么发展到现在的金融巨头呢?
贝莱德的创始人拉里·芬克,并不是一个有背景的人,但是贝莱德企业崛起却和美国政府、美联储有着密切关联。
贝莱德的业务范围很广,基金、保险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值得注意的是,贝莱德很早就开始关注中国市场了,并且在那时就开始布局了。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贝莱德是百度、腾讯、小米这些科技巨头的股东,在新能源领域,贝莱德投了不少钱在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这些龙头企业上。
可以说贝莱德的涉及领域,几乎延伸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如果这次收购长和港口资产交易成功,那么贝莱德在全球物流和贸易领域的影响力会更大,对全球经济格局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面对外界的质疑,李嘉诚并没有出言回应,而他的长和集团却回应表示,卖港口是普通的商业行为,与其他因素没有关系,当然这种说法并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
而且西方媒体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表示贝莱德在出价前,前后跟美国政府有着密切联系,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次交易行为是不是美国政府指使的。
从长和集团2024年的业绩报告来看,这些港口的发展前景还算不错,赚的钱也不少,可是这么重要的战略资源让给别人,实属让人想不通。
贝莱德的成功并非偶然,贝莱德除了投资眼光精准和资金实力雄厚外,更重要的是它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以及创始人芬克高超的政治手段。
芬克非常明白“钱和权”的道理,他从公司一开始就与美国政府建立了良好关系,并且通过各种方式讨好当权者。
在特朗普上任后,芬克迅速解散公司内部的多样化部门,以迎合特朗普的政策,还有芬克还主动提出帮助特朗普“收复”巴拿马运河计划,而这也是为何贝莱德最终促成了李嘉诚港口收购交易的原因。
除了这些,贝莱德的运作模式也非常有意思,他们不是简单的希望某个公司成功,而是在不同大家竞争对手之间都进行投资,这样以来,不管市场怎么变化,他们都可以稳赚不赔。
就拿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来讲,这两家饮料巨头在市场上的竞争一直都是非常激烈的,但贝莱德却在这两家企业都有着部分投资,所以说,不管最终谁赢,贝莱德都能够躺着赚钱。
而这种运营模式,在中国市场贝莱德依旧适用,他们持有比亚迪10%左右的股份,同时还投资了吉利、小米等多家汽车厂商,甚至还投了蔚蓝、小鹏这些造车新势力,这种模式也导致贝莱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美国,贝莱德居然能够同时给美联储和面临破产重组的美国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这就好像是在法庭上,一家企业分别对原告和被告都提供法律服务一般。
说完这些让我们回到李嘉诚卖港口资产这件事,这件事一经报道,很快引起了不小的风浪,更是有不少网友提出了疑问:“商人有没有国界?”
其实答案非常明显,就像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说的:“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没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
这句话讲的非常清楚,就是表达商人和国家是分不开的,一个没有国家情怀,只顾眼前利益的商人,也许能够一时赚钱,但从长远来看,他的商业帝国注定是长久不了的。
同时李嘉诚的举动引起了香港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港澳办和《大公报》共计连续三次发文批评李嘉诚的商业行为,强调伟大的企业家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先。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出来说话,表示关注这件事,他们的观点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商业行为都应该有所克制,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国家的利益。
文章信源
金融界2025-03-03:贝莱德增持中国工商银行、中兴通讯、友邦保险股份至5%以上
钛媒体2025-03-24:接盘李嘉诚港口的贝莱德,早已重仓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2025-03-20:重磅!李嘉诚旗下长和公布:全球53个港口贡献453亿港元收入,吞吐量达8750万个标准货柜,公司净利润207亿港元
野马财经2025-03-10:228亿美元接盘李嘉诚港口!贝莱德什么来头?
澎湃新闻2025-03-18:李嘉诚卖港口,李家超、梁振英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