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不忍直视的
向薇星星
2025-02-11 03:30:06
利益之下,可鉴人性;权色之下,可鉴人品;是非之下,可鉴德行;危难之下,可鉴人心。
社会上有两套规则:一套在明,一套在暗。明的那套是给底层人看的,条条道理和规则,用起来难如登天。暗的那套是给聪明人看的,看起来粗鄙丑陋,用起来事半功倍。
底层家庭的父母常常会不经意间剪断孩子身上那根最灵动的羽翼——人性中最鲜活的部分。他们总是倾向于用一些空洞而宏大的词汇去塑造孩子,仿佛那些华丽的辞藻能够为孩子镀上一层金边。
正是这种看似正确的教育方式,却在无形中为孩子的一生埋下了隐患。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他们的道德观念被灌输得满满当当,但真正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我曾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位上层社会的成功人士,他的孩子在小学时,看到其他孩子在烈日下暴晒听演讲,而领导却在树荫下讲话。
这位大佬得知后,毫不犹豫地让孩子转学到了国际学校。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但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思考。
如果换作大多数人,面对这样的场景,一旦发出怨言,往往会迎来老师和家长的严厉斥责:“你怎么这么不乖?这么不听话?这么不守规矩?”
这些“正确”的词汇,就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孩子的天性。从小被要求“守规矩”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容易陷入一种“道德过剩”的困境。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遵循着既定的规则,却忘记了如何用勇气去突破,用智慧去创造。
社会上一种普遍现象——道德过剩。这并非一种美德,而是一种对自我认知的扭曲。一个人无法接受自己身上的“黑色能量”,总觉得野心和欲望是肮脏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陷入深深的羞耻感。
人性本就是一幅复杂的画卷,既有阳光明媚的色彩,也有阴暗幽深的角落。它就像一个太极图,有阴有阳,有黑有白,平衡才是常态。
我们常常听到“真善美”这样的排序,为什么“真”要排在第一位呢?因为没有真实,善与美便无从谈起。真实是善与美的基石,没有真实,一切美德都只是空中楼阁。
做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呢?接纳真实的自己。真实,才是真正的道德。那些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总是用道德当遮羞布的人,其实是被自己强加的规矩和束缚所困。
就像我,一直以真实示人。我有干货,有超前的认知,有宝贵的经验,我当然会用它们来换取应有的回报。我拒绝自己的心血被当作免费的东西烂大街。
相比之下,付费的内容虽然需要投入,但提升自我的过程会更加高效、更加直接。那些不敢面对真实的人,或许永远只能在免费的泥沼中徘徊,而无法真正突破自我。
在生活的舞台上,“稳定”这个词被许多人奉为圭臬,仿佛它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门票。但皮哥必须告诉你,这其实是一个被高估甚至过度吹捧的幻象。
很多人害怕改变,哪怕这种改变是向上的、积极的,他们也宁愿紧紧抱住现状不放。就像一只蜗牛,即使背上的壳再沉重,也从不敢迈出那一步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你身边是否也是一群被“稳定”束缚的人?他们对“铁饭碗”趋之若鹜,哪怕月薪只有3500元,只要不失业,就觉得心满意足。
他们对婚姻的稳定无比向往,哪怕每天生活在争吵和暴力的阴影下,也觉得这是“稳定”的一部分。这种人过得不好,是因为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忍受,而不是去改变。
他们被困在自己的“舒适区”,甚至“痛苦区”,只要这种痛苦是熟悉的,他们就宁愿继续忍受。很多人宁愿在一段残破不堪、令人窒息的关系里内耗,也不愿意勇敢地走出来。
对他们来说,面对未知的恐惧远比忍受痛苦更让他们害怕。
这种荒谬的行为背后,其实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行为惯性。从小到大,他们的父母总是告诫他们要“求稳”,不要轻易尝试新事物,不要去接触未知。
结果呢?大部分人并没有真正求到所谓的“稳定”,反而陷入了平庸和无能的泥沼,甚至不惜掏空几代人的钱包去维持这种所谓的“稳定”。
真正的稳定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拥有面对变化的勇气和能力。只有敢于突破,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不应只是单调地沿着直线前行,而应学会走“Z”字形,这样的路径才能帮助我们跨越重重障碍,抵达更广阔的天地。
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一个观念:努力、勤奋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于是,无数孩子在题海中拼搏,成为名副其实的“小镇做题家”。
入职后,他们又成为公司里最晚下班的“劳模”,可遗憾的是,生活似乎并未因此而变得更好。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被误导了。
努力,并非只是刻苦和机械的重复。然而,许多人却将努力简化为这种单一的模式。他们从不动脑思考,只是盲目地重复劳动,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勤奋。
而那些处于上层的人,他们从小就教导孩子,努力是一种综合的品质,它不仅包括重复练习,更包括思维转换能力、统筹管理能力等。
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不会死板地一条道走到黑,他们懂得及时止损、总结复盘、调整策略,然后重新出发。这才是真正通往成功的路径。然而,我们却在错误的方向上,用错误的方法拼命努力,最终却一事无成。
我所描述的不过是些平凡的真相,甚至都算不上残酷,因为有些更真实的事情根本无法言说。也许,有钱人家的孩子十几岁时就明白的道理,穷人家的孩子要到四五十岁才能领悟,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唏嘘的事情。
成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 ,不谋于众,真正的高手说软话,做狠事,顶级的財,也不如半大的官,因为大环境加持。一贵压千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