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时》让我看到了对张桂梅校长的讴歌,也有教育现状的特写

王土吉 2024-10-17 16:49:06

关于张桂梅校长的影视作品目前一共有两部:

一部是电影,海清主演的,名字叫《我本是高山》,据说这部片子从口碑到票房都一般;

另一部是电视剧,宋佳主演,名字叫《山花烂漫时》,据说口碑不错。

《我本是高山》刚上映的时候,我做了一期视频,聊了关于教育尤其是城乡教育出现的问题。

首先我还是要旗帜鲜明的再次表示,我本人很敬重、很敬佩张桂梅校长。

我的观点至今仍然不变,我个人认为张桂梅校长的故事,目前不适合拍故事片,只能拍纪录片。最好是只记录事实,把情感宣泄和社会思考都留给观众们。

然后我想说的是两部影视作品把全部的主线,都集中在了张校长本人的感人事迹上,主题是歌颂张校长。

而忽略了华坪女高的那帮女学生们,她们是我国目前城乡教育的一个真实缩影。

趁着热度,我今天简单汇总三个问题,抛出来供大家和我一起思考。

第一个问题,女生和男生在求学经历中有哪些不同?

影视作品中上演的,在云南地区有很多优秀的女学生辍学,这是事实。

一项关于200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二十年前,女生更容易因为学费而辍学。

女生因为学费辍学的比例高达68.7%,而男生的这个数据只有24.5%,这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所以大家在看影视剧的时候,不仅要感受到张桂梅校长的伟大,也要看到女生尤其是农村女生们,求学的不易。

然后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男女学生在求学道路上发生了大逆转。

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2年这十年间,我国的本科生年录取人数增加了147.9万人。

其中男生只增加了15.5万人,而女生增加了132.4万人,也就是说这10年,我国的本科教育增量90%都是女生的。

这十年里,在校本科生的男女性别比大约是58:100,男生占到女生人数的58%。

全国垫底的云南只有22%,6 个本科生里5个都是女生,只有一个是男生。

经济发达地区包括东三省,男女本科生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而经济发展落后并且男女性别比高的地区,女性本科生的比例是尤其的高。

原因很多,我之前也聊过这个话题,就不再赘述了。

第二个问题:城乡学生的普高录取率存在差距,中考以后还会再分流吗?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在华坪女高筹建时期,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的高中录取率就已经存在着巨大差距。

华坪女高所在的云南,一直到2020年,云南农村学生的普高录取率也只是刚刚到10%。

而全国城镇学生的普高录取率,在2009年的时候已经超过了70%。

近几年来,各地的普高录取实际上都开始放水了。

具体的原因我之前也聊过不再赘述,我做个简单预测吧。

普高录取率再提高应该是可以预见的,就差一纸通知了。

理由很简单,有需求,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上高中;有供应,小学初中的学生马上大面积减少了。这些校舍、老师怎么安排?让他们去教高中。有人问小学老师能教高中吗?没有问题,因为高中生都是自学的。

第三个问题,知识改变命运和天道酬勤,这两句真理值得仔细品吗?

在影视作品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坚信“学习改变命运”,然后拼命的向前冲冲冲。

精神可嘉情节感人,但没有人追问一句:

为什么我们那么需要改变命运?

当我们对未来有着何种预期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农村里的孩子、大山里的孩子,才不会那么的专注于做题?

除了改变命运,我们的基础教育还能够承载哪些东西呢?

这个我也没想明白,希望和大家一块儿思考。

另外一个感受就是天道酬勤。

我本人并不否认努力的力量,努力的正面意义,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应试教育的选拔模式下,天道酬勤真的可以吗?

事实上读书考学这条路,90%的孩子其实都是不适合的。

985、211这些名校录取人数,也就是每年出生人口的1%,真正适合考学这条路的孩子,真心也不到10%。

与此同时,像衡水中学这些教育集团,会不断在社会上给大众缔造一种神话,就是只要你的孩子能够努力苦读、天道酬勤,就一定能够考出好成绩上名校,进而“改变命运”。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在社会上让人眼红的“名校”,他们考出的好成绩几乎都是通过“优质生源”+“优质教师”+“军事化管理”而取得的。

各大名校通过掐尖,把能考试、会考试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用教学能力强的老师,给他们做重复的考试训练,提高他们考高分的几率。

这些好学生就成为了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接受自己的平庸,重新获得快乐,很多中年人已经很容易做到,但在对儿女的时候就做不到了。

所以我认为目前大多数人的鸡娃,要么就鸡家长自己,要么就直接躺平吧。

0 阅读:4

王土吉

简介:不是老中医,喜欢吹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