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号那天,俄罗斯国防部出了个战斗情况报告。说4月4号快天黑的时候,俄军往克里沃洛格市的一家餐馆,扔了一枚特制的高精度导弹,弹头威力可大了。这枚导弹准头儿特别好,直接就把里面正在开会的乌克兰部队的头头和西方来的教官给端了。结果乌克兰那边损失惨重,85个外国军人和军官没了,还有20辆车也被毁了。
最近,俄罗斯再次对在乌克兰的北约士兵发动了攻击,这不是头一遭了。没多久前,俄军发射了一枚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目标是乌克兰国内的一座建筑,结果导致上百名乌克兰士兵和北约军官丧生。
同时,北约欧洲盟军的老大,克里斯托弗·卡沃利将军,在美国参议院的一个听证会上说了,他觉得乌克兰现在没法搞大规模进攻。
一边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境内北约军人发起猛烈攻击,另一边北约却传出了不太乐观的消息。很明显,俄乌冲突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俄罗斯和北约的立场,已经给出了一些冲突可能收尾的重要暗示。
过去三年里,北约那边不断派人到乌克兰帮忙打仗,但俄军攻击这些北约士兵时都挺小心的,通常只在关键战斗或出于重大政治考虑时,才会动手打北约的集结地。最近俄军在乌克兰对北约士兵下手这么狠,明显是想给北约点颜色瞧瞧,亮出自己的政治立场。
现在,北约里头对俄乌和谈的进展意见不合,分成了两拨。美国那边觉得,可以让美国和俄罗斯直接谈,不用扯上乌克兰和欧洲,来解决这场冲突。但德法这边呢,死活不同意美俄私下和谈,他们想的是,欧洲也得在谈判里占个位置,分点好处。
在这两边里,美国那边已经主动去找俄罗斯商量,并且拿出了一份对自家不利的矿产合约,想让乌克兰签字。他们这么做,就是想独占北约在俄乌冲突里捞到的好处。
欧洲那边呢,还是在舆论和军事上不断帮衬着乌克兰,撺掇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跟美国签那个矿产协议,想用这招当筹码,好让欧洲能在谈判桌上有个位置。
所以,现在乌克兰那儿的北约士兵,大都是德国、法国这些欧洲国家的,他们主要是去当教官,帮乌克兰军队搞训练。俄罗斯要是打这些北约士兵,一来能让乌克兰军队的培训能力变差,把他们的战争实力拉低;二来也是给欧洲那些北约国家提个醒——谁要是还接着帮乌克兰,俄罗斯可不会客气,谁再派兵去乌克兰,那就得准备好承受更大的损失了。
美国呢,它是北约欧洲那边的老大。这时候它放出风声,说乌克兰反攻没劲儿了,这不就相当于帮了俄罗斯一把嘛。明摆着就是承认,俄罗斯在战场上已经稳操胜券了,还暗示乌克兰要是再打下去,恐怕就得吃败仗了。
这其实就是说,现在美国和俄罗斯都想着先不管乌克兰和欧洲那边,直接找对方聊聊,想把这冲突给解决了。两边都在给欧洲使劲儿,想让欧洲帮忙推动一下,好让和平能快点到来。
这样一来,欧洲肯定会落到孤军奋战的尴尬局面,就算他们还坚持帮乌克兰,战争的走势恐怕也很难扭转了。
过去三年,一直盯着俄乌冲突的人,都挺吃惊的。乌克兰虽然块头比俄罗斯小得多,但居然能扛这么久,还时不时发起些挺给力的反击,好几次把俄罗斯搞得挺被动。
说白了,俄乌冲突其实就是俄罗斯跟北约在背后较劲,乌克兰更像是北约推出来的一个“挡箭牌”,目的是不让北约和俄罗斯直接动手,免得搞出核大战那种大麻烦。
现在这种情况,要是北约不继续给乌克兰帮忙了,那乌克兰估计就得自己认输,走向失败了。
美国一点点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后,情况已经有所变化。从1月开始,乌克兰挺难的,因为弹药不够,炮火支援大大减弱,防守能力也掉得很快,不少地方都被俄军占领了。就连他们大力宣扬的库尔斯克反攻,也比之前的攻势差远了,没啥成果。
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欧洲还继续帮乌克兰,也挡不住俄军的进攻,毕竟欧洲能做的很有限。美国掌握着北约的大权,所以欧洲那些北约国家根本没法全力用北约的军力去帮乌克兰,他们顶多就是攒点底牌跟美国商量商量,但结果还是没法变。
根据现在的消息,欧洲那边似乎在琢磨着要拿到乌克兰的驻军权。前不久,法新社说了,法国和英国的军方大佬在4月4号跑到乌克兰的首都基辅去了,他们商量的是怎么在俄乌不打仗之后,把军队派过去“看着停火协议别被撕了”。
乌克兰现在的情况,很可能就会成为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三方争斗中的倒霉蛋,得为这场冲突承受超重的负担。
尽管乌克兰在这场冲突中看似要输得最惨,但他们仍在努力争取最后的优势。乌克兰的头儿泽连斯基,在4月7号晚上说了,乌克兰的军队已经跑到俄罗斯的别尔哥罗德州,开始动手了。而半岛电视台在4月8号报道,乌克兰打算这周派人去美国,商量新的矿产合作。
这说明了泽连斯基政府打算通过控制更多俄罗斯地盘,来增加跟俄罗斯谈判的底气。他们还想借此提升自己的西方地位,好修改那些让他们丢面子、失权益的矿产协议内容。这种做法虽然无法左右冲突的最终结果,但却能让泽连斯基政府的日子好过不少,帮他们多拖点时间,找机会平稳过渡。
而且现在美俄两国的谈判才刚起步,两边对于怎么停火还有好多事情没商量清楚,这场冲突看起来已经注定了结局,估计短时间里是没法收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