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也是中国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公元1776年,和珅被乾隆帝看中,青云直上,这一年内屡获升迁,从御前侍卫升任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国史馆副总裁,赐一品朝冠,赏紫禁城骑马,因此在这一年开始营建私家宅邸。
公元1780年,乾隆帝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和珅更是权倾一时,呼风唤雨,利欲熏心,野心膨胀,铲除异己,权势独揽。
公元1796年2月9日,乾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是为嘉庆帝,和珅把持朝政,嘉庆帝暗下决心铲除和珅而顺朝政。
公元1799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三,乾隆驾崩。
三天后,嘉庆帝正式查办和珅,2月18日宣布和珅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
和珅府邸,赐给庆亲王永璘,时称庆王府。
岁月变迁,庆王府经历了永璘三子绵慜、仪亲王永璇之孙奕彩、永璘五子绵悌、绵性之子奕劻的主人变更。
公元1850年,恭亲王奕䜣奉旨分府,1852年迁入府中,成为了第7位主人,由此称为恭王府。
第二次鸦片战争,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奕䜣以全权钦差大臣留守北京,签订了《北京条约》。
公元1861年8月,咸丰帝驾崩,年仅6岁的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
奕䜣与慈安、慈禧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废除顾命八大臣势力,确立了两宫垂帘听政、亲王辅政的体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
公元1895年,奕䜣病故,其孙溥伟奉慈禧太后懿旨,承袭恭亲王爵位及府邸。
1912年1月,溥伟从恭王府出逃,2月12日清帝退位,恭王府由此结束了王府的历史。
恭王府,从第一位主人和珅到清末最后一位主人溥伟,见证了大清王朝的兴盛与覆灭。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恭王府有四绝,西洋门、大戏楼、后罩楼和康熙福字碑。
西洋门,奕所建,是后花园的正门,门额“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汉白玉石雕砌,仿圆明园大水法海园门所建,西洋拱式风格,十分气派。
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慈禧太后也曾到此看戏
1936年,奕䜣之孙、著名画家溥儒,为母亲项太夫人祝寿,当时京剧界的名角云集大戏楼,是恭王府大戏楼的最后一次堂会戏。
1988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访华期间,曾点名要到恭王府大戏楼欣赏王府音乐,对中国古典乐种及其大戏楼,大加赞赏。
后罩楼,位于府邸和花园的衔接处,111间房屋连成一排,长达180多米,是国内王府类建筑中最长的楼,被形容为“99间半房子”。
后花园内有一座假山,名叫滴翠岩,太湖石叠砌而成,假山顶是整个花园的制高点,顶上的建筑叫“绿天小隐”,平台为“邀月台”,是赏月之地。
滴翠岩下秘云洞,藏有康熙“福”字碑,亦称“康熙御福”。
乾隆时期,康熙福字碑神秘失踪,乾隆帝以“布衣之相,福泽万民”八字宽慰。
1962年,周总理来考察重修恭王府之事,考古人员意外在秘云洞内发现了珍贵的福字碑。
总理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时代更迭,恭王府的命运几经波折,文物变卖,建筑破坏。
八十年代重新修复,1988年8月17日,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
2008年8月20日,大修后的恭王府府邸对外开放。
观王府,阅清史。
大清闭关锁国,终被世界潮流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