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印双方刚达成协议,决定将军事力量撤回到2020年冲突爆发之前的位置,但事情果然不出意外地出现意外了。就在脱离接触后不久,印度开始策划于明年开春,在边境部署一支号称精锐的“综合战斗群”。
【莫迪】
那么,印度所谓的“综合战斗群”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呢?据印度媒体报道,这个仿照美军旅级规模的合成部队,总共大概5000人。
它集步兵、装甲、炮兵、工兵、防空、后勤和空中力量等多种作战元素于一体,打算在高海拔地区保持灵活敏捷的战斗状态。印媒表示,这支部队可能会以驻扎在东部的第17山地军为基础进行组建。
【印军】
要知道,打造一支如此规模的综合战斗群,其背后的巨大资金压力是不容忽视的。印军为其配备的T-90主战坦克,一辆的造价就超过400万美元,而一个完整的战斗群需要相当数量的坦克和步战车,加上各种后勤和支持装备,整个预算可能要翻倍。对于印度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和军事需求并重的国家来说,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尽管据印媒宣称,这样的部队在亚洲能排到前列。但问题来了:印度军队机械化程度普遍落后,坦克虽然多,但同时也缺乏能与之协同作战的步战车。这就好比拥有了一支锋利的矛,却没有强大的盾。
【军备扩充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不少印度国内军方人士,也对这种大手笔的军备扩充持质疑态度,毕竟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大规模购置昂贵军事装备,可能会影响其他更为急需的国防项目。
就算印度能够克服这些财务上的障碍,顺利组建起这一支综合战斗群,也面临着实际应用的挑战。
首先是需要漫长的训练时间来磨合部队,确保各元素的协调和战斗能力。其次,印度军队在操作复杂装备时的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为新组建的战斗群能否有效运转蒙上了一层阴影。
【解放军】
可见,看似和平的表象之下,中印边境的紧张仍在暗流涌动。协议的达成本是一个信号,象征着双方在军事对峙上有意愿缓和矛盾。然而,协议生效后不久,印度却选择加强边境军事部署,这一反常举措究竟意欲何为?
有分析认为,莫迪政府的这次增兵计划,是一种战略威慑,意在巩固印度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也是对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一种迎合。而对于莫迪个人而言,在内政压力与外交博弈之间,这样的增兵动作或许能赢得某种程度的政治资本。
不过,解放军显然早已洞察先机。在中印边境接触协议达成后,很快就部署了相当一部分驻守力量在前线,显然是在时刻准备着印度随时可能的“翻脸”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