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敦煌是我的宿命
在莫高窟的毕业实习
从北凉、北魏,到隋唐的山水、人物、建筑,从伏羲、女娲到力士、飞天,随着一个一个在我们面前敞开,我们忘记了疲惫,空气也好像变得温暖了。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华美的圣殿,完全渲染在了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和塑像艺术中。
重回莫高窟
史苇湘先生第一次给我们介绍洞窟的印象还留在我的记忆里,那些早期壁画狂放热烈的土红色调,唐代金碧辉煌的经变画和青绿山水,那各种各样的极富想象力的构图造型要,斑谰瑰丽的色彩光影,这都是北大上考古课时,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只要我一想到,迄今为止只有少数人才能够看到这么多不同朝代的壁画和塑像,我就感到一种莫明的兴奋和喜悦。/
我第一次看到《反弹琵琶》时非常惊讶。这幅壁画远比我想象的要小,但是也远比我从前在图片上看到的要更加生动。这是中唐时期的壁画,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瑰宝。一千多年来,它就一直在那里,虽然窟外是自然条件恶劣的戈壁沙漠,但正是因为壁画的存在,让这个仅容得下两三人的小小洞窟显得富丽堂皇。/
画工的技艺高超,站在壁画前,仿佛感觉有音乐从墙体里流出来,再凑近一点看,好像能够触摸到她浑身肌肉的弹性,感受到她细微的呼吸。/在莫高窟这样的自然环境里,我常常会想到李商隐的一句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夕阳还是那样的夕阳,只是人已不再是昨日之人,有多少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苍茫之中。人其实是很渺小的,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非常少,我们都只是过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