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一辆崭新的轿车停在了我家门口。车门打开,秀玲走了下来,还是那般神采奕奕,仿佛岁月不曾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她笑着说:“这是我帮你家小儿子申请的助学基金,他上大学的学费不用愁了。”我愣住了,手里拿着那份文件,心头百感交集。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思绪一下子回到了1988年的那个秋天,我们一起踏上开往县城的班车,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的人生轨迹如此不同?
2023年的这次重逢,秀玲的慷慨相助,让我不禁回想起我们共同的起点。1988年,我们第一次离开南山镇,前往县城参加中专考试。那时的我们,对未来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期盼着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的友谊始于初中。秀玲家境比我好,性格开朗,学习也好,尤其是数学,一点就通。而我,数学是我的弱项,常常为了一道题苦思冥想。秀玲总是耐心地帮我讲解,不厌其烦。她还经常带些好吃的给我,让我感受到友谊的温暖。
我家的条件很艰苦,父母常年劳作,养育着我们几个孩子。母亲总是告诉我,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为了这个目标,我努力学习,希望能摆脱贫困的命运。秀玲的出现,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我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1988年中考,秀玲顺利考入商校,而我勉强够上了财校的分数线。虽然有些遗憾,但我们都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愿望。那年秋天,我们分别前往不同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进入财校学习统计专业,学校的条件比我想象中好得多。秀玲去了商校,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互相分享彼此的生活和学习。1991年,我从财校毕业,被分配到镇上的粮管所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稳定,这让我感到很安心。
秀玲毕业后,被分配到县里的南山棉纺厂当会计。她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好景不长,1993年,棉纺厂倒闭,秀玲下岗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立刻去县城看她。她住在姐姐家,虽然故作坚强,但我看得出她眼中的失落。她并没有放弃,开始四处寻找工作,最终在一家私企找到了一份会计助理的工作,虽然工资微薄,但她依然努力工作,并且开始准备考大专。
秀玲的不服输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她不甘于现状,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1997年,她拿到了大专文凭,又开始准备考中级会计师。1998年底,她成功考取了中级会计师,那一刻,她的喜悦溢于言表。
命运似乎总喜欢和她开玩笑,1999年,她所在的公司卷入经济纠纷,老板跑路,员工的工资也没了着落。秀玲被牵连进官司里,身心俱疲。但她依然没有被打倒,2002年,她重新振作,开始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
2005年,秀玲成功考取注册会计师,并被一家大型企业聘为财务总监。她终于迎来了事业的春天。而我,依然在粮管所工作,过着平淡而安稳的生活。
秀玲的成功并非偶然,是她不懈努力的结果。她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却从未放弃希望,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
从1988年到2023年,35年的时间,我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是选择,是机遇,还是性格?或许,这些因素都共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走向。秀玲的经历,让我明白,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