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喜欢吃“蝉”?

燕赵节度使 2020-04-10 13:45:08

《庄子·达生》篇里记载了一个故事: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他动作娴熟)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

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

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

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

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

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 ,犹掇之也 。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 ;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 ,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在这篇故事里,庄子借驼背老人之口,讲述了借“痀偻”“承蜩”的故事,说明养神的基本方法,这就是使神思高度凝聚专一。

这个典故寓意人们要做好一件事,或练成一种高超的技艺,必须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驼背老人为了粘蝉而练出一身绝技,目的是为什么呢?

是用来玩吗?是锻炼身体吗?是在养神吗?

其实都不是,他是用来吃的!

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知了猴的有很多,但吃蝉的很少见了。

但是吃蝉在古代极为常见,甚至奉为美味佳肴。

古人最早的吃蝉记载于公元前300年成书的《礼记·内则》:“ “爵鷃蜩范。”

《毛诗陆疏广要》云:“盖蜩亦蝉之一种形大而黄,昔人啖之。”

其中“蜩”就是蝉。

汉·郑玄注:“蜩,蝉也;蜩蝉皆人君燕食所加庶馐也”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昆虫·蝉》:“蜩范,所谓马蝉,形大而黑,五月鸣。”

这则记载说明公元前,蝉不仅是庶民的食物,而且也是帝王贵族的珍贵食品。

据中国营养学会专家研究,每100克蝉中含水4克,脂肪7.19克,蛋白质71.4克,碳水化合物10.9克,还有锌、钾、钙等微量元素。知了所提供的蛋白质与瘦牛肉相当,所含热量更是瘦牛肉的3倍。

蝉的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尤其含有多种氨基酸。人体有8种氨基酸无法自身合成,需要从外界摄取,而这8种氨基酸都可以通过吃知了获取。

蝉含有很多蛋白质,营养丰富,在食物匮乏的古代,蝉不失为一种营养品。

蝉除了食用,还广泛用于药用。

《神农本草经》中说:“柞蝉 味咸寒。 主小儿惊痫,夜啼,瘨病,寒热,生杨柳上”

《中国药材学》记载,食用知了有益精壮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癌等功效,蝉蜕入药,散风除热,利咽,透疹……

正因为蝉有如此多的的好处,所有古人才有捕蝉食蝉的习惯。

除了驼背老人用杆子粘蝉的方法之外,古人还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蝉向明火”来捕捉蝉。

《荀子》中说“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

据记载,古人吃蝉主要有四种方法:炙食、蒸食、瀹食和臛食。

炙食

贾思勰《齐民要术》引《食经》中载:“蝉脯菹法:搥之,火炙令熟,细擘,下酢。”

曹植在《蝉赋》中写道:“委厥体于庖夫,炽炎炭而就燔”。

其实就是烧烤。制作方法为:先把蝉捶扁,用木棍插入蝉的身体,多串几个,放在火烧烤,等烤的香味四溢之后,用小刀切开,蘸着醋吃。

蒸食

贾思勰《齐民要术》引《食经》中载:“蒸之,细切香菜置上。”

先把蝉放到碗里或盘子,再放到笼屉里蒸熟,取出后切成小块,伴着香菜吃。

瀹食

贾思勰《齐民要术》引《食经》中载:“下沸汤中,即出,擘,如上香菜蓼法”

把蝉放到沸水中焯一下,捞上来,掰开,拌着香菜吃。

臛食

就是把蝉煮成肉羹或者捣成肉酱。蝉臛不仅供生人食用,还是可以用作祭奠的贡品。

另外还有一种:

脯食

众所周知,蝉的寿命非常短暂,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夏天最多,到了秋天几乎绝迹。所以古人捕蝉,除了随吃随捕外,还将捕捉的蝉制成脯(肉干),保存起来,留着冬天和春天吃。

时至今日,全国有很多地方的人依然有吃蝉的习惯。

云南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当地人喜欢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比如傣族、布朗族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蚂蚁蛋等。

每到下级傍晚,露水将临把蝉翼打湿,傣族、布朗族就把蝉捡到竹箩里。

回家他们将去掉蝉翼,再把蝉用沸水烫死,放入小笼屉内蒸熟,取出捣碎,制成蝉酱。据当地人说,经常食用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至今,山东许多地区如菏泽、烟台等地,当地人仍然有吃蝉的习惯。养蝉已经成为菏泽的一个产业。

在浙江丽水、永康等地,知了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不管在高档酒店,还是路边大排档,知了都是不可或缺的美食,几乎到了“无蝉不成宴”的地步。丽水当地的蝉已经无法满足当地人的需求,每年丽水都要从外地购买大量的蝉来满足当地老饕们的食欲。据新闻报道,丽水人一个夏天吃掉上亿只蝉!

具体做法是:把蝉去掉头尾和翅膀,过油,放入辣椒、大蒜、姜末等其他调味品,翻炒,起锅。做好后,蝉壳酥脆,包裹着鲜香的蝉肉,喷香扑鼻。吃起来肉很结实,口感略像鸡肉,但味道又像牛肉,非常独特。

这些正是古人食蝉习俗的继承。

0 阅读:75
燕赵节度使

燕赵节度使

史书万册读不尽,偶窥残卷说古今。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