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高考生中,有一个“奇怪”的考生——李龙,他本来就是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实验班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以及实现了财富自由,可他却在毕业十多年后、已经功成名就的情况下,为了学医的梦想选择了重回高考的竞赛场。
实际上,李龙并不是孤例,在上海也有一名考生,原本是名校毕业生,为了学医的梦想,在毕业三年后再次参加高考,这位特殊的考生就是陈如月。
据公开消息,陈如月是2017年的应届高考生,当时她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市实验学校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的是金融专业。虽然凭借她超强的学习能力,学金融并未遭遇学习障碍,但她慢慢发现,金融不是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并在大二时发现,原来最适合自己性格的是医生,于是便萌生了学医的想法。
在大四时,陈如月申请了北京协和医院试点班项目,为此她一边本科学业收尾,一边选修相关课程,补齐专业课知识,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旁听相关课程。但由于竞争太激烈,最终未能成功入选试点班。
首次冲刺失利,陈如月并没有沮丧难过,决定重新高考。
抱着这样的信念,已经从北大毕业的她回到了上海,认真备战高考。
然而,此时她第一次高考已经过了6年,教材都全部改版了,独自复习困难重重,于是她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上海市实验学校复读。
在母校老师们的热心帮助以及自身的努力下,陈如月进行了充分的备考,并在今年6月第二次踏入高考考场,以优异的成绩入围上海交大综合评价面试,并最终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将就读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博连读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我国顶尖医学院校之一,综合实力排名仅次于北京协和医院,其临床医学专业的排名也是全国前三。虽然第一次时没能入选北京协和医院试点班,但最终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的临床医学专业,还是在自己家乡读书,也非常不错了,恭喜陈如月!
希望她学有所成,将来以精湛的医术和救死扶伤的无私精神,当一名受人们尊重的医生,成为一代神医。
陈如月和李龙,都是清华北大这两所顶尖名校的毕业生,本来他们已经拥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却为了自己的学医梦想,再次高考考场,他们为了梦想勇敢行动的精神,让人钦佩。
按道理说,作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李龙的学习能力和聪明才智也是顶尖的,为什么他再次参加高考没能成功,只考了626分,而陈如月却成功了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陈如月是一从北大本科毕业就进入复习状态的,并且在北大时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准备得非常充分。而李龙是毕业了十几年才决定重拾梦想的,脱离读书生活太久了,应试技巧生疏,并且他是距离高考三个多月前才开始备考,只有100多天时间,比较仓促,还有就是他在备考的同时,他还要照顾工作、家庭和孩子,分心了,所以准备不充分。
第二,陈如月是回母校复读的,有一群优秀且热心的老师帮她梳理新课标的学习要点,和她一起进行学习规划,并适时给予精神鼓励,让她获得了极大的助力。而李龙是通过自学的方式复习的,没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全靠自己摸索,复习的效果自然也要打折扣。
因此,李龙在脱离了读书环境10多年后,以35岁的高龄,在区区100多天时间里,独自一人梳理出新课标的学习要点,熟悉新高考的出题模式,最终考出626分的成绩,是非常难得的,足以证明他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天赋。预祝他能够被填报的2个医学志愿之一录取,实现学医梦想。
如果选择明年再战的话,不妨借鉴陈如月的经验,回母校或者去复读学校备考。在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帮助下,成绩肯定有显著提升。届时,再次考上清华大学的目标也不是不可以实现的。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牛
真正有实力的学霸[点赞]
呵呵[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我这个年龄考虑怎么吃饭[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
既然是喜欢读医,北大第一年可以转专业的呀?何必浪费几年青春?
明智。香港最顶优生数年来多首选读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