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当年,在部队吃的每餐饭菜,都彰显了指战员们的“同甘共苦”

齐鲁赵公看世界 2025-02-11 13:00:41

在部队上,始终传承着一种精神,那就是全体指战员们“同甘共苦”。它渗透于训练、学习、战备执勤、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最令我印象至深的,当属战友们一同就餐的场景。

不了解部队情况的人,多少有人妄言,部队中有时会搞特殊化,某些干部在生活上吃小灶,这纯属无稽之谈。我对此深以为然,只因我亲身经历过,那是我军旅生涯中最为真切的记忆。

那是 1982 年,我在步兵连队担任文书。当时的部队生活条件虽说质朴简约,但却充盈着温馨与团结。每日的早中晚三餐,是干部战士生活的关键构成部分。开饭的时候,各个班以班为单位,围坐一桌,各排长会固定在所属的某个班就餐。如此安排,绝非单纯的就餐形式,更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的彰显。干部与战士们一道用餐,一同谈天,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增进了相互间的情谊,也让战士们体悟到了领导的关怀与温暖。

连部亦是一桌,正、副连长、正、副指导员,加之文书、通信员、司号员、卫生员等,约莫八人。同样在食堂里统一就餐。炊事班的同志们总是早早地开始忙碌,为大家筹备饭菜。他们做好饭菜后,自己也打上一份,司务长则会随同炊事班的人员打一份餐食。干部和战士们食用的是同锅之菜、同锅之饭,毫无特殊待遇可言。这种平等的就餐模式,使官兵们均能深切感受到部队的团结与纪律。

在那个时期,连队的食堂里,饭菜虽说简单质朴,但却饱含着家的滋味。炊事班的同志们总是绞尽脑汁,力求让大家吃得饱、吃得好。每至饭点,食堂里总是热闹非凡。战士们从训练场上归来,满身疲惫,可一瞅见热气腾腾的饭菜,便即刻精神抖擞。大家围坐一处,一边用餐,一边交流着训练中的趣事和心得。那种氛围,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记得有一回,年底连队里迎来了新兵,大家热忱地欢迎他们融入这个大家庭。新兵们初来乍到,对部队的生活尚不太适应,但很快就被这种团结友爱的氛围所濡染。就餐时,老兵们会主动为新兵们夹菜,分享自身的经验,助其尽快融入集体。这种关怀与帮助,不单体现于就餐之时,更贯穿于部队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部队的生活是严谨的,但也是饱含温情的。干部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这种平等的待遇,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尊重与信任。在部队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唯有职责与使命的差别。这种平等的理念,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位战士的心底,也成为了部队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在部队的那些年,我见证了数不清的感动瞬间。有一次,连队里的一位战士患病,大家都对他关怀备至。炊事班的同志们特意为他准备了病号饭,指导员早晚两次到班里探望他,给予他安慰、鼓励与支持。这种关怀,让生病的战士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部队奉献的决心。

部队的就餐场景,远非一顿饭这般简单,它更是一种精神的彰显。这种精神,令我在离开部队多年后,依旧难以割舍。它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懂得了平等的重要意义,也让我领会了何为真正的“同甘共苦”。

如今,我已离开部队多年,可那段难忘的军旅生涯始终是我心中最为珍贵的回忆。部队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依然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我时常怀念那些与战友们一同就餐的日子,怀念那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部队的生活,让我学会了坚毅,学会了担当,也让我懂得了珍惜。

部队的就餐场景,是我军旅生涯中最为温暖的回忆。干部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这种平等的待遇,让我感受到了部队的团结和纪律。在部队里,我们共同历经了风风雨雨,共同度过了无数个难以忘怀的日子。那些日子,尽管已过去许久,但它们始终是我心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0 阅读:38
齐鲁赵公看世界

齐鲁赵公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